天麻丸,是历史著名成药,具有祛风胜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等功用。主要用于肝肾虚弱,外受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留连日久所引起的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筋骨无力等症。
本方始载于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五十四“风痹”项下,原名“易老天麻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77年版,一部)收有该方,组成药物有天麻、羌活、独活、炒杜仲、怀牛膝、当归、地黄、玄参、附子、萆薢共10味。
本方简要方义:风寒偏胜,则肢体拘挛;气血不足,则手足麻木;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虚弱,则见腰腿酸痛,筋骨无力。方中以天麻、二活散风胜湿,驱邪外解;又以萆薢利湿下行;配附子温经散寒以通痹;用炒杜仲、怀牛膝补肝肾,健筋骨,强壮腰膝;以当归补血活血,疏通经络;重用地黄合并玄参滋肾养肝,填补其空,使病邪无复入之机,诸药相伍,使之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然而,目前全国市场上出售的天麻丸,由于生产厂家较多,剂型不一,说明书上的药物组成及功效也各有差异。
除“吉林省某制药厂”印载的功效与《中国药典》相同外,其它各厂的说明书在治疗病症上,都有增加,如增加了治疗高血压病、小儿惊厥、顽固性头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这就与古方天麻丸的功效有所区别了,对此应该提出探讨。现仅就治疗高血压、小儿惊厥两症,结合药物的性能,作一肤浅论述。
(1)高血压病:应属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阳”、“肝风”等病症的范围。多因长期情志抑郁,精神过度紧张,以及饮酒过度、嗜食肥甘而导致肝肾阴阳失调,或肝阳亢而伤阴,或肾阴虚而阳亢,总之,起病在肝,根源在肾,表现为标实本虚的病理变化为多。临床一般分为:“风阳上扰”,治宜平肝熄风,如天麻钩藤饮加减;“痰火内盛”,治宜清化热痰,如黄连温胆汤加减;“阴虚阳亢”,治宜育阴潜阳,如镇肝熄风汤加减等。治法虽多,但基本原则均以育阴清热潜降为主。至于应用天麻丸治疗高血压病,根据配方中的药物性能,是值得商榷的。尤其方中羌活、独活均为辛温升散、解表胜湿之药;附子为辛热助阳,温经散寒之品,这些辛温燥烈的药物,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势必形成燥药伤阴,更会引起肝阳上亢,甚至造成肝阳无制,加重病情。
(2)小儿惊厥:“惊厥”,即指“惊风”而言。惊是“惊惕”,风是“抽风”。是一种小儿临床常见的症状。一般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以急惊风为多见。引起急惊风的原因很多,常见于热性、急性病。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引起惊风。
正如刘完素所说“热甚而风生”。过去还有“心不热不起惊”,“肝不热不起风”之说,所以惊风一症,多由热邪炽盛,侵犯心肝二经所致。急惊风的常见症状:如高烧神昏,手足抽搐,唇口撮动,牙关紧闭,两目直视,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等危急证候。治法当用寒凉之药,急以清心凉肝,泻热解毒,熄风定惊。常用药物有羚羊角、牛黄、胆南星、全蝎、僵蚕、天麻、钩藤等,如果此症用天麻丸治疗,病机变化又该如何呢?本方中虽有天麻,并非为此症而设。要知道,方中重点还有羌活、独活、附子等辛温燥烈之品,具有升散解表,补火助阳作用。如用此药治疗急惊风,势必形成“抱薪救火”,更加引动肝风,促使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