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60岁,某国驻华大使。病历号:631169。
初诊日期:1985年10月10日。
问诊:诉15年来右胁经常隐痛不适,夜寐欠佳,多噩梦,但无恶心呕吐及厌油腻食物,饮食及二便正常。4年前曾在法国作B超检查,诊断为“肝内结石”。既往曾患“黄疸型肝炎”,已治愈。
望诊:发育良好,营养佳,腹平坦。舌质正常,舌苔白,根部微黄。
闻诊:言语、声音正常。
切诊:腹软,肝脾不大,脉象右沉弦滑有力,左沉滑略细。
B超检查示:肝右叶内可见一个0.5cm强光团,后部有声影。诊断:肝内小结石,余未见明显异常。
辨证:肝经湿热蕴结。
治法:疏利肝胆,清利湿热,佐以化石。
处方:用自拟燮枢汤加减。
柴胡10克、黄芩10克、炒川楝子12克、茯苓30克、片姜黄10克、皂刺6克、泽泻20克、猪苓20克、鸡内金12克、郁金10克、生明矾2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布包)、珍珠母30克(先煎)、车前子12克(布包)、土茯苓30克。7剂。
0月17日诊:右胁隐痛减轻,舌苔尚白,根部黄苔已退,脉象沉滑略弦。前方去生明矾,加王不留行10克,泽泻改为25克。14剂,水煎服。
1986年4月17日诊:服上方14剂后,胁痛消失,饮食、大便均正常,睡眠好,唯小便有时混浊。又于上方去珍珠母,加焦四仙、红花、白蒺藜;金钱草改为40克、海金沙改为25克,继续服用。此后因下肢酸痛,曾加用威灵仙、牛膝等。
4月24日诊:诉自我感觉良好,舌苔薄白,脉象和缓。4月18日B超复查,提示:肝内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强回声。肝胆未见异常,肝内结石已消失。为巩固疗效,处方如下:柴胡12克、黄芩10克、炒川楝子12克、茯苓30克、炒鸡内金12克、泽泻20克、法半夏10克、厚朴9克、炙远志10克、炒枳实10克、金钱草30克、藿香10克、红花10克、焦三仙各10克、土茯苓30克。14剂,隔日煎服一剂,服完停药。
1986年12月在法国做B超检查提示:肝内结石消失。
评析本例以右胁疼痛为主症,《灵枢·经脉篇》云:肝之脉“布胁肋”、胆之脉“循胁里”、“过季胁”,可知其病是在肝胆二经。其胁痛已达15年之久,知其已久痛入络,肝络不和故也。
本证缘于肝郁化热,又湿邪内阻,因而湿热郁滞于肝胆之经,故诊为肝胆湿热蕴结,结为砂石,滞于肝络。燮枢汤系焦氏验方,为燮理枢机而设,用之以疏利肝胆,并加清利湿热之品,更用鸡内金(俗称“化石丹”),以利肝胆砂石排出。15年痼疾,从此而愈,足见焦氏辨证论治之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