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药物归经

在中药的药性理论中,除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喜恶须使等理论外,还有“归经”的学说。

“归经”是研究、指明哪些药物主要对哪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明显治疗作用的学说,这一学说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的。

中医中药是同一理论体系,医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不能分割开的整体。中医治病必须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关于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医家们常用理、法、方、药四个方面来概括。这四者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理”,又贯穿在法、方、药三者之中。由此可以看出,方与药占了辨证论治的相当比重。所以,中医必须对中药的药性理论有深刻的认识,熟练地掌握它的各种规律性,才能很好地完成在理、法指导下,准确的进行处方、遣药,如果离开了中医理论,便不能准确的辨证立法,更谈不上论治。如果离开了中医的药性理论,便不能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处方遣药,所以古人强调用药的重要性时,说用药如用兵。可见中药的药性理论是十分重要的,从而也可以看出归经学说的重要性。

用归经的理论来研究中药,是达到深刻认识中药,熟练掌握和运用中药的一种方法,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现仅就药物归经学说,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药物归经学说的产生与意义

古代临床医家们,为了总结药物产生治疗作用的规律性,渐渐在药物的研究中,形成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理论,经过临床实践还感到这些理论尚不能满意地解释药物的作用和药物对疾病产生治疗效果时与各脏腑经络间的不同关系。例如同是热性药,进入机体后,有的可治脾寒,有的可治肾寒;同是辛味药,进入机体后,有的可疏肝气之郁,有的可解太阳之表,有的可散脾胃之结。散表寒的药,不治里寒;补肾虚的药,不能治心虚;补肺虚的药,不能治肝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家们注意到从药物与机体间的关系去探究。对药物作用的理解不能单纯看作是药物自己的作用,乃是药物进入机体后,机体对药物产生反应而出现的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的气质性能各有特点,机体脏腑经络的气质功能、特性也各不相同,因而药物和机体各自的敏感性和选择性也不一样,这就构成了药物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特殊作用。故此,药物进入机体后,机体的某一部分、某一脏腑、某一经络或某几脏、几经,对此药物的作用特别有所感应,就常可显示出突出的疗效。《内经·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医家们还根据各脏腑经络发生疾病的特点来观察药物的作用,通过观察哪些药物对哪些疾病有特效而知其主入某脏某经。

如《内经·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通过观察疗效,则可知能治抽风、眩晕、震颤的药能入肝;可治因寒而收引挛急的药多能入肾;能治胸部郁气闷胀、咳、喘的药,多可以入肺;能治水湿停滞不化而产生浮肿、水肿、腹满的药则可以入脾;能治血中毒热而生疮疡的药,则多能入心。

如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说:“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可见古人在临床用药的实践中,认识到了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具体表现在药物与脏腑经络间有比较明显的密切关系上,以这种关系来阐明某药主要与某一脏腑、某一经络或某几脏腑,某几经络产生明显的治疗作用。这种论述药物与机体,具体脏腑、经络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则称之曰“药物归经”学说。这一学说是按药物作用于身体某部位(定位)分类的一种方法,用以补充四气五味(定性)和升降浮沉(定向)理论的不足,使对药物作用的研究更深入了一步,确定出药物作用的定位性概念。

归经学说的产生,是对药物作用研究的发展,是历代医家通过无数的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对药性理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是对药性理论逐步阐发补充的结果。从而使药性理论越来越完善,渐渐掌握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性和特殊规律性。对不同脏腑经络的疾病,采用不同归经的药物,则可产生显著的疗效,这对辨证论治,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看出药物归经学说是来源于多年的临床实践,也是经得住实践考验的。今后,还要对药物归经学说继续进行研究,使药性理论更进一步向前发展,渐臻完善。

二、药物归经学说的主要内容

药物归经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灵枢·五味篇》说:“五味入胃也各有所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等等。经过历代医家运用,到宋元时代的张洁古在《珍珠囊》中把《内经》的理论具体运用到药性理论中而明确地提出了药物归经的理论,又经李东垣、王好古等医家的阐发而形成了药物归经学说。这一学说不但使《内经》的理论得到了有力的验证和发展,而且给后世医家在临床上灵活运用中药以很大的启示。认为药物有五味,五脏有苦欲,各随脏气喜恶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例如同一酸味的五味子,既可用于收心(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又能用于补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具有酸味的白芍,既能用于敛肺,又能用于泻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以酸泻之)。另如同是辛味药,既有细辛的辛散,又有知母的辛润;同是苦味药,既有白术的苦燥,又有黄连的苦泻,等等。由此可见,要使药物发挥优良的治疗作用,必须密切结合脏气喜恶、病变性质、药物气味,使之互相合适,才能正确地掌握与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医疗效果。深切地了解药物性味而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疗效显著。如归经不明,无的放矢,即难获良效。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在处方时还要注意采用“引经报使”药,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今将药物归经学说的主要内容归纳介绍如下:

1.五入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内经·至真要大论》)。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内经·宣明五气篇》)。

2.五欲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内经·藏气法时论》)。

3.五苦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内经·藏气法时论》)。

4.五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内经·宣明五气篇》)。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内经·五味篇》)。

5.五伤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内经·五脏生成篇》)。

6.五胜

酸伤筋,辛胜酸。苦伤气,咸胜苦。甘伤脾,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咸伤血,甘胜咸(《内经·五运行大论》)。

7.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见后页。

肺虚实泻实泻子:泽泻、葶苈、桑皮、地骨皮。

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苡仁、木瓜、橘皮。

泻火: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

通滞:枳壳、薄荷、生姜、木香、杏仁、厚朴、皂荚、桔梗、苏梗。

补虚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芪、山药。

润燥:蛤蚧、阿胶、麦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冬。

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标本清热——清本热(清金):黄芩、知母、麦冬、栀子、沙参、紫菀、天冬。

去寒温本寒(温肺):丁香、藿香、款冬花、檀香、白豆蔻、益智仁、砂仁、糯米、百部。

散标寒(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大肠虚实泻实泻热:大黄、芒硝、芫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

泻气: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补虚补气:皂荚。

润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苁蓉。

燥湿:白术、苍术、半夏、硫磺。

升降:升麻、葛根。

固脱: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

标本清热清本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散标热(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去寒——温本寒(温里):干姜、附子、肉果。

胃虚实泻实泻湿热:大黄、芒硝。

消饮食:巴豆、神曲、楂肉、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补虚化湿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

散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果、人参、黄芪。

标本清本热(降火):石膏、地黄、黄连。

解标热(解肌):升麻、葛根、豆豉。

脾虚实泻实泻子:诃子、防风、桑皮、葶苈。

涌吐:豆豉、栀子、萝卜子、常山、瓜蒂、郁金、韭汁、藜卢、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

泻下:大黄、芒硝、礞石、大戟、续随子、芫花、甘遂。

补土补母:桂心、茯苓。

补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陈皮、藿香、葳蕤、砂仁、木香、扁豆。

补血:白术、苍术、白芍、胶饴、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

标本除本湿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萸、南星、草蔻、白芥子。

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

渗标湿: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小肠虚实泻实热气分: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血分:地黄、蒲黄、赤芍、栀子、丹皮。

补虚寒气分: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

血分:桂心、胡索。

标本本热寒之(降火):黄柏、黄芩、黄连、连翘、栀子。

标热散之(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

膀胱虚实泻实热(泄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补下虚养阴清热:知母、黄柏。

通气散寒:桔梗、升麻、益智仁、乌药、山萸肉。

标本本热利之(降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柏、丹皮、地骨皮。

标寒发之(发表):麻黄、桂枝、羌活、防己、黄芪、木贼草、苍术。

肾虚实水强泻之泻子:牵牛、大戟。

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补之补母:人参、山药。

气分:知母、元参、破故纸、砂仁、苦参。

血分:黄柏、枸杞、熟地、锁阳、苁蓉、萸肉、阿胶、五味子。

火强泻之(泻相火):黄柏、知母、丹皮、地骨皮、生地、茯苓、元参、寒水石。

火弱补之(益阳):附子、肉桂、益智仁、破故纸、沉香、川乌、硫磺、天雄、乌药、阳起石、茴香、胡桃、巴戟、丹参、当归、蛤蚧、覆盆子。

精脱固之(涩滑):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萸肉、蛤粉。

标本本热攻之(下):即承气诸法。

标热凉之(清热):元参、连翘、甘草、猪肤。

本寒温之(温里):附子、干姜、官桂、白术、蜀椒。

标寒解之(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心虚实火实泻之泻子:黄连、大黄。

气分:甘草、人参、赤芍、木通、黄柏。

血分:丹参、丹皮、生地、元参。

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补母:细辛、乌梅、枣仁、生姜、陈皮。

气分:桂心、泽泻、白茯苓、远志、茯神、石菖蒲。

血分:当归、熟地、乳香、没药。

标本本热寒之泻火:黄芩、竹叶、麦冬、芒硝、炒盐。

凉血:生地、栀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三焦虚实实火泻之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

吐:瓜蒂、沧盐、韭汁。

下:大黄、芒硝。

虚火补之上焦:人参、天雄、桂心。

中焦:人参、黄芪、丁香、木香、草果。

下焦:黑附子、肉桂、硫黄、人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标本本热寒之上焦:黄芩、黄连、栀子、知母、元参、石膏、生地。

中焦:黄连、连翘、生地、石膏。

下焦:黄柏、知母、生地、石膏、丹皮、地骨皮。

标热散之(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胆虚实实火泻之(泻胆):龙胆草、牛膝、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补之(温胆):人参、半夏、细辛、当归、炒蕤仁、炒枣仁、地黄。

标本本热平之除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和之(解表):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肝虚实有余泻之泻子:甘草。

行气:香附、川芎、瞿麦、牵牛、青皮。

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术、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丹皮。

镇惊:雄黄、金箔、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箔、铅丹、龙骨、石决明。

搜风:羌活、荆芥、薄荷、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皂荚、乌头、防风、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血竭、没药、川芎。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标本本热寒之泻木:芍药、乌梅、泽泻。

泻火:黄连、龙胆草、黄柏、苦茶、猪胆。

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和解:柴胡、半夏。

解肌:桂枝、麻黄8.五脏苦欲补泻药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酸泻之——赤芍。实则泻子——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虚则补母——地黄、黄柏。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以甘泻之——甘草。实则泻子——甘草。

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虚则补母——生姜。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以苦泻之——黄连。实则泻子——桑白皮。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炙甘草,以甘补之——人参。虚则补母——炒盐。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诃子,以辛泻之——桑白皮。实则泻子——泽泻。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以酸补之——五味子。虚则补母——五味子。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以咸泻之——泽泻。实则泻子——赤芍。

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虚则补母——五味子。

9.引经报使药

手少阴心: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藁本、黄柏。

足少阴肾:独活、知母、肉桂、细辛。

足太阳膀胱:羌活。

手太阴肺:桔梗、葱白。

手阳明大肠: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阴脾:升麻、葛根、苍术、白芍。

足阳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阴心包络:柴胡、牡丹皮。

足少阳胆:柴胡、青皮。

足厥阴肝:青皮、吴萸、川芎、柴胡。

手少阳三焦:连翘、柴胡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

以上7、8、9三表,是据《本草纲目》序例简化整理。张山雷说:“洁古老人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向无单行本,仅见于李濒湖本草纲目序例中……”张氏又参考《医学指归》等著作,在原来基础上作了“疏通”、“补缀”、“纠正”而著有《脏府药式补正》一书,请参考。清代景日眕在所著《嵩厓尊生书》中有“五脏苦欲宜恶谱”,亦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清代姚澜著有《本草分经》,均可作参考。

在药性理论的研究中,医家们还特别指出药物有它的两面性,有“利”的一面,也有“害”的一面。如《内经》曾说“酸生肝”,但又说“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指出了五脏皆有宜、有禁。

《内经·至真要大论》中更明确地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通过这种辨证的看法,使临床用药既能按照不同的归经去选药组方,调治脏腑经络的疾病,又可使人随时想到“过犹不及”利害相连的告诫,从而指导临床医师不致造成实实虚虚之误。

三、药物归经学说的临床运用

归经学说对指导临床用药,起着重要作用,对确切选择药物进行组方遣药和提高疗效有极大帮助,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结合病例,谈几点个人在临床上运用归经学说的肤浅体会。

董某某,男,22岁,工人。北京某医院住院病人,病历号C98224,会诊日期1975年11月27日。

简要病史:一年多来牙龈时常出血,每次发病都需要经口腔科处理,才能缓解。因此,已经一年半未能上班工作。本次发病后,虽经口腔科医生处理,但仍出血不止。住院后,又于11月9日拔除左上门齿两个,将其出血处的血管进行结扎、缝合。但手术后,牙龈仍出血不止,影响饮食,经大量止血药物注射、口服等,均不能止血。于11月27日应邀会诊。

现在证:左上门齿处及牙龈出血,血色鲜红,满口牙龈肿胀,心跳,右头部有随心跳而上冲跳动的感觉,口渴能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老黄。脉象数,左手弦滑有力,右手弦细,略滑。

辨证:阳明经的经脉入齿中,齿龈属阳明经(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患者年轻体壮,脉象弦滑有力,知是实证,口渴能饮,牙龈出血,舌苔色黄、脉数,知为胃经实热;大便秘结,舌苔老黄,脉滑数有力,是大肠热结之象;牙龈出血其色鲜红,结合左手脉大,弦数有力,知是血热妄行;心跳、上冲及后头跳动感,是热炽化火,血随气升,气随血上而致。综观脉症,诊为阳明经(胃和大肠)火热炽盛,血热妄行而致之齿衄病。

治法:清泻阳明,凉血止血。

处方:

生石膏45克(先煎)、生大黄6克、知母9克、黄芩12克、生地24克、元参30克、麦冬9克、白茅根30克、大小蓟各15克、生藕节30克。

水煎服,4剂。

方解:根据治法要求,采用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方中以生石膏清阳明经气分邪热,生大黄泻阳明经血分结热为主药。配知母、黄芩入肺胃二经而助主药清泻阳明火热之力为辅药。

再据治法中有“凉血”的要求,故又选入生地、元参入肾壮水,凉血降火。又考虑到已病了10余天,出血又多,大便秘结,舌红,既有手阳明大肠结热的一面,又有出血、病久、伤津的一面,故再加麦冬入肺胃二经凉血生津(合生地、元参、生大黄,为增液承气汤的主要成分)共为佐药。又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加白茅根、大小蓟、生藕节入胃经以凉血止血为使药。同时,生藕节兼有活瘀的作用,使血止而不生瘀。

治疗结果:服药后,当天夜里,出血明显减少,可以安睡。次日大便通畅,头已不晕,血已止。二诊时,在上方中又加生赭石30克、旋复花9克、白芨9克,又服6剂,即痊愈出院。以后又服药18剂,正常上班工作。此后多次追访,齿衄从未发生。

四、药物归经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药物归经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密切联系临床实践,进一步加以研究,并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提高,以使其更好地为解除人类疾苦服务。在研究药物归经学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密切结合辨证论治的医疗体系去进行研究。

2.要用整体观去观察、研究药物的归经,要看到药效是机体反应与药物性能相互发生作用后产生的,必须把内外因素(机体、药物、气候、环境、病理生理等)联系起来分析观察,不要孤立地、片面地去追求药效。

3.药物归经不单是使药物达到病所的问题,而是在于调节有病脏腑经络以及其他脏腑经络之间的功能活动,使之影响整体,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4.欢迎现代科学工作者,用原子示踪、同位素扫描等等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探讨药物归经的作用原理。但要注意密切联系中医理论。

5.《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也是研究中医的一种很好的模式。

最后,必须指出,药物归经虽然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拘泥于一药入一脏、一经,刻板机械地去生硬套用。因为每种中药本身即具有它的复杂性,再加上各种不同的炮制和配伍变化则更为复杂。所以必须结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相须相使等理论以及脏腑经络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等去应用。更不能认为归经学说已经十全十美,它还有一定的缺点,如味苦的有的不入心;色红的也有的不入心,色白的有的入胃,入肾的不一定都咸,入太阳的有的也入太阴,也有许多药品可以通行各经,尚有许多药还不知道它主要入何经何脏腑。另外,历代医家对同一药物的归经描述,有的很不相同,等等,有待今后的医药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和补充。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深研辨证论治的焦树德》。阎小萍 整理
2
本条ID:14166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