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女,74岁,家庭妇女。
初诊:病史:两周前夜半突然发生腹痛,就近去某省立医院急诊,疑为胰腺炎、胆道感染,用阿托品、庆大霉素并中药治疗。此后反复发作,连续注射庆大霉素10余日,腹痛有所缓解,但未尽除,时轻时重。罹病两周后,突于午后4时许,恶寒发热,体温高达39.6℃,服“解热止痛片”一次,汗出,体温下降。不到1小时,体温复升至39.2℃,乃邀急诊。
现证:恶寒发热,神志清楚,头眩晕,周身不适、倦怠,不思饮食,未曾呕吐,口不渴,腹中隐痛,轻微作胀。查其腹部柔软,并无板实、压痛之感,舌质鲜红,光剥无苔,脉象滑数。
辨治:断为里有气郁,复遭风热外感之证。与银翘散、四逆散原方合用与服。
次日午后8时复诊:热势更高,体温40℃,汗出,且午后有往来寒热之状,口微渴,心烦躁,已三日未解大便,舌质鲜红,光亮无苔,脉转洪数,腹中隐痛如前状。断为少阳、阳明合病,且阳明证多,有入腑内结之势。治以清泄阳明为主,兼枢转少阳,导行腑气。用白虎汤合小柴胡汤化裁与服,旨在使上焦得清,津液得下,腑气通行,热去津回而缓解。处方:
柴胡18克、生石膏45克、知母12克、粳米12克、甘草6克、沙参30克、枳实9克、板蓝根24克。
2剂急煎,每3小时服药一大杯,日夜连服,嘱每4小时测体温1次,作好记录。
次日午后8时三诊:得知昨日夜半开始退热,今晨热尽,体温36.5℃,午后未回升,大便已解,腹中不痛,知饥,舌上已有薄白苔,舌质正常。观其脉静身凉,神清气爽,乃以竹叶石膏汤加谷芽去半夏,生津养胃作善后调理。3日后走访,病已痊愈。
评析恶寒一证,是仲景辨别阴阳表里的重要临证指标。阳明为三阳之里,自无表证可言。但阳明初感外邪,阳气内郁,热邪尚未发散之际,也有一时性不发热而恶寒者,或发热恶寒兼见者,必待热邪蒸发,则恶寒自罢。故《伤寒论》第183条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第184条云:“……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临床所见,阳明病患者,每多于恶寒或寒战之际前来就诊,此时与太阳表证之恶寒如何辨别,则是论治的关键所在。若属阳明初期之恶寒,误用发汗解表,必定伤其津液,助长热势;若属太阳表证,误用寒凉清泄,使表邪遏郁,不得外解,则会促使病情恶化,甚至造成变证、坏证,此仲景所谆谆告诫者。本案初诊不识其恶寒为阳明病初起之一时表现,误作表证投解表之剂,伤其津液,故次诊时热势更高,大有阳明气分之热将入腑内结之势。其往来寒热表明邪热旁涉少阳之域。幸好所投是辛凉解表剂,若是麻桂辛温之品,可能已成坏病矣。于是,改用重剂人参白虎汤加板蓝根,清泄阳明邪热而生津液,加柴胡枢转少阳,加枳实导行腑气,旨在使上焦得清,津液得下,腑气通行,热去津回而愈。
郭氏观察到,发病初期不发热而恶寒,或发热恶寒并见,而属阳明病者,必具下列三条:一是热势高。病人恶寒或寒战虽不自觉发热,或扪之亦不甚热,但体温测量已是高热;二是烦躁、脉滑数。病人外证似无热候,但烦躁不宁,脉滑数疾,为内热暂未外散之象;三是亡津液。这是阳明病的主要成因,即使病之初起也比较显著,这当从舌象、二便与口渴与否去辨识。此诚可谓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