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男,30岁,1990年2月8日初诊。一月前因感冒后颜面浮肿、尿少、腰酸、尿蛋白+++,在某医院诊为“急性肾炎”而住院予抗炎等对症治疗后,浮肿基本消退,然其蛋白尿始终在++~+++之间,遂来求治中医,自觉畏风寒,无汗,时咳,痰不多,色白,咽部不适,小便不畅,量中等,大便尚调,脉小弦滑,苔薄白腻。中医辨证:卫气不固,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治节失权,水湿溢于肌肤,治宜宣肺利水,上下分消。
处方:
苦桔梗15克、苦杏仁15克、薄荷12克、桑叶皮各15克、茯苓皮12克、蝉衣9克、玉米须30克、车前子草各12克、白茅根30克、瓜蒌皮15克、地龙15克。
7剂。
二诊:小便畅,尿量增加,仍咳,查尿蛋白+,脉濡,舌淡苔薄白微腻,仍宗上法,略加扶正之品。处方:
生黄芪10克、白术12克、苦桔梗20克、北连翘12克、炙杷叶15克、干茅根30克、白茅根30克、生苡仁30克、茯苓皮15克、蝉衣6克、车前子草各15克、防风10克、僵蚕12克。
10剂。
三诊:服上药后,自觉体力增加,小便畅和,咳嗽减轻,然两天前因天气突变,加之冒雨感寒,咳甚痰多而稠,纳差腹胀,脉滑数,舌淡胖周有齿痕,苔薄黄腻。此原有湿毒未尽,又感冒风寒,且有化热之象,治宜宣肺清热,健脾利湿三路分消,宣化上焦则水道能调,治节有衡;斡旋中州则水湿运化有序;清利下焦则湿有去路。处方:
苦杏仁15克、苦桔梗15克、北连翘12克、茯苓皮30克、大腹皮30克、生苡仁30克、藿佩各12克、白通丝10克、薄荷12克、蝉衣10克、煨草果3克、淡黄芩6克、干芦根30克、鸡内金10克。
5剂。
四诊:邪去而正安,咳嗽见止,尿量正常,尿蛋白+,缠绵难去。刻诊所见:畏风寒,时自汗出,体倦易乏,脉浮,舌淡苔白有津。仍一派卫气不固之象,治宜仿玉屏风散意酌加清利之品。
处方:
生黄芪18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僵蚕12克、苡米30克、苦桔梗12克、炙杷叶12克、茯苓10克、干芦根30克、玉米须30克、蝉衣6克。
14剂。
五诊:查尿蛋白(-),小便畅,体力有加,嘱其常服玉屏风散以调治,慎起居,随访2年未出现蛋白尿。
评析蛋白尿为肾脏疾患常见,为现代医学概念,中医古典医著无明确记载。高氏认为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由脾所化生,肾为之封藏,故治疗多从脾肾论治,或益气健脾,或滋肾阴温肾阳,但往往缠绵难愈。高氏独辟蹊径,结合其发病大多有风湿等外邪犯肺,先有表证,后有身浮尿少,尿中出现蛋白等规律,创宣肺利湿,上下分消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基本方为:苦桔梗10~30克、苦杏仁10~30克、连翘10~15克、炙杷叶6~12克、薄荷6~12克、蝉衣6~10克、干芦根30克、玉米须30克、车前子草各10~20克、生苡仁30克、地龙10~15克。其中桔梗、杏仁一升一降以宣肃肺气,薄荷、蝉衣、连翘以疏风清热,炙杷叶、干芦根理肺化痰,生苡仁、车前子草、玉米须淡渗利湿,俾邪有出路,地龙既可利水又能增加机体免疫能力。本例患者因肺气不固,外邪内侵,肺失宣肃,不能为之通调水道,水湿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且金水相生,肾不得肺之肃降而封藏失司,则出现小便不利而见尿有蛋白,治当宣肺固表利湿上下分消,以基本方加固表之剂或加健脾之品,尤在三诊中加用煨草果与黄芩,取其性相反相激,醒脾燥湿,斡旋中州,以利除湿。若邪去而正未安,则重用芪术之类固表营卫,使正复而安,精微得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