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医学术战略问题

一、前言

凡重大的、全盘性的并能决定整个局面而赖之以左右存亡兴衰的谋划,称战略。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以“功同良相”自喻而未闻“功同良将”自譬,所以不想到战略,当然这是开玩笑之词。其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平平稳稳地过着日子,根本就不必要想到这个问题。可是步入19世纪中叶(最明显的界线是鸦片战争)开始,对中医不利的条件接踵而来。进入20世纪前半期,许多不利的条件嬗变为支支毒箭,后半期,似乎已有“危机四伏”之感。如果我们再因循坐视或自我欣赏,总有一天,中医之术成了透明的空壳,一如蝉蜕,内中空无一物而谁又不敢否认你还是须眉毕现,形态完整。

面对种种挑战,如要毫无计划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一迎战,则大大违反了“以计伐战一当万”的古训。必须抓住一两个主要矛盾,重点攻破。因之,我们就应该遵循杜甫“射人射马,擒贼擒王”的名言,研究一点振兴中医的战略了。

二、主在学术

我们开始来找“马”寻“王”,正视眼下明摆着的问题吧。

1.西医突飞猛进,中医踯躅踟蹰。原因是前者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后者为左派的倾向西医,右派的抱残守缺。

2.不少中青年中医,身在曹营心在汉;名义上是中医,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日趋西医化。因为他们总有“西医比中医高明”之感。这种感觉不是主观的而的的确确是客观的。

3.壮年中医,虽然也还忠心尽职于中医事业,但一遇到疑难症,无法以中医解决者,即乞灵于西药,原因是中医理论基础实在太少太空。

4.老年中医,可以说是现在中医事业的擎天石柱了。可是他们所拿出来的绝技有多少?一新耳目的少得可怜。当然一方面不可能人人都怀绝技,但有些人诚如韩愈所谓“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更可叹的是“才美外见”者在武大郎为老板的店中当伙计,不准你比我高,而且这点在青壮年队伍里也有出现。

5.中西医结合工作干了多年的确出了不少成果。唯可惜的是“西盛中衰”,主角都由西医来挑大梁。中西医结合等于植物无性繁殖的嫁接一样,不论父本或母本都需选择其优良精良者;否则决不能培养出良好的第二代。现在这个工作,基本上以西医为主角,而且中医这个父本(或母本)里把最最精髓所在的“天人合一”、“辨证论治”两个法宝,已淡到似有若无的地步,试问能结合出50%的中医血统吗?这样下去,中医只能安乐地、光明地、体面地消失。

有人认为中医获奖科技成果累累,你毋庸杞人忧天。那末,请翻阅一下199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中医新知识辞典》附表三所列10年获奖科研项目统计表中共计322项,其中绝大多数是中药西制、药理研究、剂型改进,还有一些“述而不作”的巨著,而真正从中医传统理论深入而得来的成果不到10项。这种情况使人不能不担忧日本人“废医存药”的教训将在中国重演。

以上五点归纳起来为“领导”和“业务水平”两者。领导问题非本文讨论范围,恕不置喙。

业务水平,是学术问题,学术是每一个专业的灵魂。那么不言可喻,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提高中医的学术来振兴中医的门庭。

三、怎样振兴

笔者认为,求根索源,即从基础理论入手,是振兴中医学术的关键。换句话说,真正努力提高中医队伍的素质。工作入手具体地分为四者:对经典著作的适当处理;对历代名著、名家的继承;紧跟时代的大胆纳新及改变模仿西医一套教学方式方法。

1.整理《内经》,对经典著作适当处理

一谈到触动经典问题,最为敏感。张介宾怀着赤胆忠心而写了《类经》,却被人痛骂为“割裂经文”的千古“罪人”。解放之初,章次公提出“五行是否为中医学术的精髓”,全国就掀起了一个“五行之争”,争得满城风雨,一夜之间一位名老中医成了中医的“叛徒”。余云岫写了《灵素商兑》攻击《内经》,使人难以容忍,但其中确有几处是搔到痒处、触着痛区,我们应该虚心的深思。今天提到这个问题是“走钢丝”的危险游戏,但只要你出发点纯正,明智之士定能谅解的。百多年前余听鸿抨击西医用气管切开术谓:“余谓呼吸不在喉而在肺,肺气通,喉虽肿秘,有鼻可通,一二日不妨。若肺气秘塞,鼻中亦无呼吸,虽颈旁开十孔插银管,亦徒然耳。”当时中医无不欣赏他见识之高,但百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有人附议?《内经》中有不少已与时代不符的东西,而且我们还在争取走出国门。例如《灵枢·邪客篇》的“天圆地方”、“地有九州”、“地有十二经水”等,20世纪的你能附议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天不足西北”,的确,我国高原大山集中于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确东南都是海洋。但拿到摩洛哥等国家去他们能接受吗?建议集中全国有水平的中医,给予充分的时间去整理《内经》。这项工作王冰早在公元8世纪就开了先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整理?

2.《本草经》暂作文物来保管

谁也没有这一套本领,凭《本草经》来治疗现代的临床疾病。因之不必整理,作为文物保管即是。

3.《伤寒》、《金匮》力加阐明和好好发挥其隐藏之秘

小柴胡汤至今风行在东南亚地区,不是偶然的事。更切身体会的是《伤寒》、《金匮》中30多首成方,帮助我们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上提高不少疗效。甚至治愈了几个“不治之症”。要知喉科在中医整个地盘中仅仅是一角弹丸之地,如其在整个中医领域里充分发挥作用,获益是无法估计的。

4.对历代名著一部一部地精选

历代名医哲匠,撰述甚丰。每部著作必有其独到之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相互抄袭,主观臆说,党同伐异等等。浩瀚书海,费其毕生精力,亦难以读完。因之建议,把所有历代名著,加以精选。办法:

(1)以时代先后为序。(2)同样论点,第一部(即时代在先)搜录,第二三部(在后的)删去不收,例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头论第三十》(1186年)已有“耳聋治肺,鼻塞治心”之说,则《医学纲目·耳聋》(1565)、《温热经纬·疫证条辨·24条》(1852年)的可以删去不录,当然如其后者有新的观点、论说及新的治法,还是应该原文照录。(3)假如可能的话,撰写一部分门别类的《百家学说集》。(4)《医案》及陈士铎风格的文献,应该照单全收,不可妄以自己的想法去修润它。笔者曾私淑《续名医类案·恶寒·戴原礼治松江诸仲文案》治疗一个夏天不敢洗澡、不吃西瓜的奇寒病人,及一个进了七年附子、细辛、鹿角胶、鹿茸而愈吃愈冷的男性青年人,终以前者投大承气汤,后者投葶苈大枣汤而阳和旋转,遍体回春。不过必须知道,这种标新立异的治法,只能作为“启迪思路、激惹灵感”之用,绝对不能盲目追随,依样画葫芦。(5)对无作用的书,封存在图书馆仓库里去。举一个例子,一个喉科医生,除了张宗良《喉科指掌》、许连《咽喉脉证通论》、朱翔宇《喉科紫珍集》、郑梅涧《重楼玉钥》、潘诚《喉科心法》、郑氏《喉白阐微》、黄维翰《白喉条辨》、陈耕道《疫痧草》、曹心怡《痧喉正的》、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外的百余部喉科书,即你读通、读熟、深入、掌握,但一到临床即自叹无法应付,这类“纸上谈兵”之物,要它干什么!反而中了它的误导。只有封存,最为上策。《刘刻遗书·与周次列举人论刻先集》早就说过:“大抵学问文章,善取不如善弃。”这种割舍的“弃”,正是最好的提高手段。

5.紧跟时代的大胆纳新

长江后浪催前浪,宇宙今人胜古人。任何事物如仅仅吐故而没有纳新,这个事物最终定然绝迹灭种。这种吐故纳新,不外乎以下两个形式:

(1)中医本身刻意创新、推进、发展,这是几百年来不断地进行着的,有先例、有经验,言可从略。

(2)认真地向西医学习。西医的优点,早已谁都承认。但有人说,你如师西学西,中医必然变成西医,但我未见学习了英文、日文就要变为英国人、日本人的。这里所谓师西学西,绝非现在的“中西医结合”。我们要学的,是学术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是工作形式、工作方法问题。当然有时也无法区别开来。唐代的孙思邈,善于正确吸收外来的医学学说。他的办法是把外来医学的营养尽量地吸收过来,运用中医理论去溶解它、同化它,最后成为纯中医的东西而充实了中医。我们应取这种“你的,变一变,就是我的”主义态度。例如笔者曾有《仿内经》之作,内有云“无形之气者,心为音声之主,肺为音声之门,脾为音声之本,肾为音声之根。有形之质者,声带属肝,得肺气而能震颤;室带属脾,得气血之养而能活跃;会厌披裂属阳明;环、杓关节隶乎肝肾”(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建国40年中医药科技成就》430页)。另外,以声带疾病而言,可利用西医的检查来供中医作辨证依据。如:声带充血:红艳者属风热;淡红者属风寒;久病、色暗晦者属瘀证;声带肿胀:急性属风痰;慢性属顽痰;虚证属脾虚;声带小结属痰或瘀;声带息肉色红属瘀,色白或灰属痰;声带麻痹松弛外展者属虚;类似痿症,紧张内收者属实,类似痹症;声带闭合不密,多属肾不纳气。以上两例西医的营养吸收不少,但中医的气息毫无淡化,确实可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6.改革教学模式

现在的教学模式,完全模仿西医院校的一套,用于中医弊端百出,其中最为有害于中医本身的致命伤,就是绝大多数学员一出校门即千方百计的想转业西医。其所以然者,诚如1994年2月21日《中国中医药学报》“蚁穴应该在大好形势中找”一文中谓:我们必须知道,由一个毫无医学知识的人培养成造诣极深的西医名家,其经过是“懂→通→熟→精→至精”。学校是负责“懂→通”两级,“熟→精→至精”则靠本人了。中医不然,是“懂→通→化→熟→精→悟→神”七级。“化”是掌握“固定安排,灵活应用”(只有中医独具而西医所没的)的“辨证论治”。

“悟”是要深刻认识为什么要这样辨证论治的“知其然及知其所以然”。“神”,并非神仙之神,是在辨证论治手段中裁方取药,达到左右逢源、信手拿来的神而化之、神通广大。所以中医教学的份内之事,要负责“懂→通→化”的三级。

西医教学负责“懂→通”,学生一出门即体会出学习的一套法宝很有用。中医丢了“化”的一级来模仿西医,走上岗位就感到学来的一套,在临床上一无用处。或谓中医教学中对“辨证论治”讲之又讲、言之又言了。其实你没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只是纸上谈兵,毫无一用的。或谓我们不是也有临床实习吗?其实这套方法是从西医那里照抄的,他们是适合的,我们就格格不入了。纵然课堂上大讲特讲,蜻蜓点水样的短期临床实习,和没有讲、没有实习,仅仅是“五十步与百步耳”。

四、结束语

宋代明道先生程颢(1032~1085年),教人提高学术水平的办法是:“凡人才学,便须知着力处。”在学术上入手,正是着力之处。整理文献、改善教学方法,正是着力之处。如能行之有力,总有事半功倍之效。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当代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开拓者干祖望》。干千 俞无名 整理
2
本条ID:1415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