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某,女,85岁。
1979年11月20日初诊。
主诉:患者自30多年前发现左侧鼻翼有一红斑,一直未加重视。近两年来,左鼻腔经常不通气,并流血水,红斑也渐渐糜烂、发痒,范围日趋扩大,疼痛由轻转重。活检报告为“鳞状基底细胞癌”。做过放疗及化疗,近在观察中。
检查:左鼻翼有蚕豆板大小的肉芽,紫黑色,粗糙不平,有臭气,活动性出血。颈部扪到淋巴转移。舌薄苔,脉弦。
医案:癌肿已届晚期,叹无回天之术。所幸者舌有薄苔,胃气未绝;脉未弦动,正气尚存。
不过斯人斯疾,已抵穷途,虽师鲁阳之挥戈,能否日返三舍?方取抗癌解毒,凉血止血法。
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蚤休10克、山豆根10克、石上柏10克、龙葵10克、茜草10克、太子参10克。15剂。
外用黄连膏。
12月18日二诊。
主诉:服上方一个月,疼痛轻些,臭气已少,出血基本已止。痒仍严重。
检查:基本上与初诊相同。舌薄苔,脉小弦。
医案:不治之症,后顾茫然。改取扶正抗癌一法,不过挥戈返日,以尽医责。原方去太子参,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黄连膏续用。
评析八旬老人,身患癌症,且已晚期,可谓不可药救也。但医有割股之心,怎能坐视。
本例医案,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住病人整体情况和局部病状,选用多种抗癌解毒和扶正药物,寓抗癌于凉血之中,容补虚于解毒之内。仅治一月,后果当然难以得称人心,但目前现象上似乎出现回旋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