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并病案

姚某某,男,62岁,农民,住陕西省城固沙河营公社,1966年1月25日初诊。

恶寒头疼、身痛一周,大便秘结四日。患者于一周前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不思饮食,脘腹作胀。经某中医治疗,先用发汗解表之剂,得微汗而表证略轻。继之转为中午及夜间寒热往来,头痛身痛,大便不畅,小便黄。又改用消导攻下之药,服后虽得大便二次,但各证依然未减。适逢杜氏假期还乡,随邀诊。

现症:头昏而痛,周身疼痛,脘痞胁满,脐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少,口苦,不思饮食,每日午后恶寒明显加剧,至夜间八时许发热,继之出微汗热退,晨起精神稍好,脉弦紧,两尺有力,舌略红苔白,舌心及根部黄腻。细审此证,初起乃系风寒夹食之证。治未得法,使热邪与积滞结于阳明,表邪又化热入侵少阳,以致形成三阳并病。治宜三经兼顾,宗大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化裁。处方:

柴胡12克、黄芩9克、姜半夏9克、桂枝9克、白芷6克、防风9克、藿香梗6克、白芍9克、枳实9克、大黄9克、生姜4片、炙甘草4.5克。

水煎服,1剂。

二诊(26日傍晚):服上药后,当日寒热即大为减轻,头痛身痛亦减,大便下老黄色粪便一次,便时肛门觉灼热,脘腹稍舒。但仍有痛感,思进米饮,脉弦缓而有结象,约五、七至一停,苔腻略退。药已中病,三经之邪均有所衰减,但为何出现结脉?令人颇费踌躇。细察其人病热减轻,精神好转,并未露正气衰败之象。方知此表里邪郁,气机不畅,脉道一时不利所致,不可多虑,仍宗上法,减去防风,桂枝改为6克,另加神曲9克、焦山楂9克,2剂,水煎服。

三诊(30日):上药服后,饮食更增,除头略昏及午后至夜有轻微之寒热外,余无所苦,脉细弦而不见结象,舌苔转薄,乃处以小柴胡汤原方加桂枝4.5克、白术9克,以肃余邪而健碑胃,服2剂,遂至痊愈。

评析从案中分析,患者初起证候着眼点有二:一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二为“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前者为风寒表证,医者易晓;后者则为兼夹宿食之辨证眼目,不容忽视。证属风寒夹食,治当表散风寒,和胃消积。但前医不察,只予解表,毫未顾及兼夹之邪。宿食在里,最易致胃家积热化燥,且里气不和,则表邪难解。表邪复化热入少阳半表半里,故其证随转为寒热往来、脘腹作胀、大便不畅等症,病机已露三阳并病之端倪。此时若能审因析证,明其机转,挫其三阳之邪,病气可望速解。但医者不识传变,滥用消导攻下之剂,冀获一效,反促津伤化燥,阳明腑实形成,导致三阳证候毕现。杜氏接诊后,洞悉病因来路,从传变入手,揭示了三阳并病的面目,为正确治疗奠定了基础。伤寒传变与感邪轻重、治疗当否、体质差异及有无宿疾等因素相关。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奇难病专家杜雨茂》。张喜奎 杜治宏 整理
2
本条ID:1415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