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内经》提出脾胃主纳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李东垣本《内经》“土者生万物”之旨,强调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治重升发脾阳,立“甘温除热”大法,著《脾胃论》,被后世称为“补土派”。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濡润。叶氏擅长柔润养阴之法,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善。历代医家治脾胃多从补虚立论,而张子和善用汗、吐、下三法,尤重下法,认为陈莝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荣卫昌,对脾胃实证的治疗亦多创见。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运用脾胃学说不仅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还可以治疗其它系统的许多疑难病症。
一、脾胃为后天之本
人以水谷为本,脾胃是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饮食的纳、化及营养精微的输布是靠脾和胃共同来完成的。《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人体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息息相关,后世治疗水肿要从肺、脾、肾入手。又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之以养。《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脉无胃气亦死。”李士材说:“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胃肠涸绝而死。经曰: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洒陈于五脏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泉。人体之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其生化均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元气又称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但人体禀生之后,又赖水谷精微不断的滋养和补充,《灵枢·刺节真邪篇》明确指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心脉而行呼吸,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营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运行于脉中,系水谷之精气所化生;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化生于水谷之悍气。气的生成,与脾胃的受纳与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李东垣说:“元气、谷气、营气、清气、卫气、生发清阳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人体的血液,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营养滋润周身,而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也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在其变化过程中还与营气、肺气有关,《灵枢·营卫生会篇》说:“此所受气(指中焦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养生身,莫贵于此。”总之,血由脾胃运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变化而成,所以后世医家在治血病,特别是补血和止血的时候,多由治疗脾胃入手。薛立斋说:“脾胃为气血之本”、“凡欲生阴血者,宜以六君子汤为主方,若胃燥不能生阴血者,宜用四物汤以滋之。如脾胃虚寒不能生阴血者,宜八味丸以生土。”诸此治法,皆从补脾入手,确非无见之谈。
三、脾胃为升降的枢纽
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脾气主升,饮食入胃,胃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脾升则精气才能输布。若胃的受纳与和降失常,则呕恶、纳呆等症作;脾的运化与升清障碍,则腹胀、泄泻诸症生。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人体脏腑,肝肾居于下焦,肝气升发,肾水升腾;心肺位于上焦,心火下交,肺气肃降。脾胃居于中州,通达上下,升清而降浊,对整体的气机升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人体升降运动的枢纽。黄元御《四诊心源》说:“脾升则肝肾主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水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清而上温者,以中气之善运也。”故谓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四、脾胃与他脏的关系
脾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素问·五脏别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素问·太阴阳明论》也说:“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说明脾胃与五脏、四肢百骸有密切的联系。东垣认为:“脾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因此脾胃有病,势必影响其他四脏。如脾胃气衰则元气不足,心火独盛,营血大亏而生心惑、烦心、心悸、怔忡(心病);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而现头眩、胁痛,情志抑郁等(肝病);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则肺气失养,肺气虚则皮毛卫气不能卫外,肺气虚则气短,少气,或寒热咳嗽等(肺病);脾胃虚弱,则土不能制水发为水肿,土不生金,金无以生水,使肾无以藏“五脏之精”(肾病)。以上四脏之病,皆起于脾胃虚弱,故东垣主张“调脾胃以治五脏。”张景岳又有“治五脏以调脾胃”之论。他说:“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俱实,单平肝气可也(如柴胡舒肝散);心强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如柴芍六君汤);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炽盛,清火可也(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心火不足,补火生土可也(如附子理中汤);肺邪之犯脾者,肺气壅塞,当泄肺醒脾之滞(如苏子降气汤);肺气不足,当补肺以防脾之虚(如黄芪汤合四君子汤);肾邪之犯脾者,脾虚则肾能反克,救脾为主(如实脾饮);肾虚则启闭无权,壮肾为先(如真武汤)。”掌握脾胃与五脏的辩证关系,深入研究“治脾胃以调五脏”和“治五脏以调脾胃”的理论对提高临床疗效将大有帮助。
五、脾胃在病因上的重要性
人体疾病多由于外感或内伤而成,但疾病的发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就是正气的虚弱。“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四季脾旺不受邪。”盖春夏秋冬四季主肝心肺肾四脏,脾不主时而分旺四季。脾胃健运则四脏气旺,不为外邪所侮,所以不会造成外感病变。李东垣指出:“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脾胃论》)李东垣还认为脾胃不足,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成因。他说:“观《内经》所说,变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过度、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然而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脾胃一病,生化无源,内伤诸恙由生。由此观之,无论外感、内伤诸病的发生皆与脾胃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六、脾胃病的证候分类
脾胃代表脾、胃、大小肠的功能,例如张仲景《伤寒论》所说阳明病和太阴病,同样是胃肠疾病,但为了证候分类,便于辨证治疗而分立。实则阳明胃,以“胃家实”为纲;虚则太阴脾,以“腹满、食不下,自利”为纲,遥承《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阳道实,阴道虚”之论,可称为脾病证候分类的开山。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运化之枢;一则宜降,一则宜升;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所以在临床上可以从纳化、升降、燥湿几方面的病理变化来分别脾胃病的证候,辅之以寒热虚实。胃主纳,脾主化。胃纳反常,则病纳减,不能食,胃中嘈杂,或多食善饥。脾化反常,则病食后作胀,或食后思睡,或饮食不为肌肉,虽食而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升降反常,胃气不降则为噎、嗝、胀、脘痛;胃气不降反升,则为呕吐、呃逆、反胃,病在血分则呕血。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困倦思睡,腹胀腹泻,四肢无力,饮食不为肌肉而消瘦;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而致脱肛、阴挺、“内脏下垂”、泄泻、大便滑脱不禁等。内湿多由脾虚,外湿亦可由外深入于内而伤脾。脾阳虚者易从寒化,胃热者易从热化。纳谷不香,中脘饱闷,口甜而粘,头身重困,腹痛便溏泄泻,舌苔白腻,脉濡而细,当责之寒湿困脾;胸腹痞闷,不思饮食,身重体困,面目身黄,溺赤便结,或溏而不爽,苔黄而腻,脉象濡数,则责之胃蕴湿热。脾虚阳衰,湿邪内渍,为泄、为饮、为肿,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谓。胃滞胀满,邪从燥化,则为“胃家实”之证。脾为孤脏,以溉四旁,脾病常影响他脏。诸如肝脾不和、心脾两亏、脾肾俱虚、脾虚及肺等等,自有证候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