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与伤寒关系之探讨

一、伤寒孕育了温病,温病发展了伤寒

中国医学到了汉代,张仲景作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其中《伤寒论》按六经分证系统讨论了外感疾病的治疗规律,至今仍被奉为圭臬。2000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注释,已有了重大的发展。但《伤寒论》毕竟详于寒而略于温;到清代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是一个重大突破。邓氏认为,伤寒孕育了温病,温病发展了伤寒,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凡例说的“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

温病学说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即所谓寒、温之争;温病学说形成后,又有寒、温分合之争。邓氏认为,对于温病派与伤寒派,必须从其历史发展上去加以研究。可以说从伤寒学说发展到温病学说,是临床实际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由于社会发展了,疾病谱也不断变化。临床医家已越来越感到对许多温热病按《伤寒论》六经辨证及辛温之剂不能解决,应当对仲景学说进行修正、补充。如刘河间重视火、热的一面,而吴又可重视戾气、疫毒,等等。因此,邓氏认为,温病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补充了《伤寒论》“略于温”的不足,可以说温病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但假如认为既然是发展了,便可以一笔抹煞了伤寒派,取消了伤寒派的宝贵的经验——方与法,那也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温病派微不足道,而一笔抹煞了温病派数百年来的治疗经验,也是不对的。伤寒与温病的学说和方法同样是我国医学宝贵的遗产,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对临床治疗进行研究与实验,进而加以发扬。

二、寒温合流,关键是辨证上要统一

过去认为伤寒与温病两学说有如水火之不同,两种辨证方法是不能统一的。其实,《难经》说:“伤寒有五”,已把温病归属于伤寒,张仲景继承《内经·热论》及《难经》之精神而作《伤寒论》。所以《伤寒论》中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等关于温病的论述。但是由于时代所限,仲景之论确实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热。相形之下,温热病的辨证论治确为温病学家之所长,过去两派之争,实际上是因他们各有所长所致。基于两派本是一脉相承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应长期分争对立的认识,邓氏主张把两派之所长,首先结合临床实际,在外感病的范围,从辨证上加以统一,实属必要,这是寒、温两派走向统一的关键所在。

为了研究统一辨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邓氏以外感的病因、病机加以分析。

关于外感的病因,有其认识的发展过程。晋以前,认为:

①冬时触冒风寒;

②感而即发为伤寒,不即病到春发为温病;

③冬不藏精到春发病为温病;

④非其时有其气可发生时行病。

总之人体不能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外邪自皮毛而入者为外感病。明代吴又可认为外邪厉(戾)气,杂气从口鼻而入,则发为瘟疫病。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对前人学说作了总结,认为外感之因是:

①气候、环境的变化;

②正气不足以拒邪(冬伤于寒、冬不藏精);

③致病物质(戾气、杂气)的伤害。

这是比较全面的外感病因的论述。由此而论,外感病的病因存在共通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对外感病的病因之认识是可以趋向一致的。

从病机来看,伤寒、温病亦存在共通点:

①伤寒分六经,是病邪从三阳至三阴,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温病分卫气营血与三焦,也是病邪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伤寒化热入里病及阳明,温从表(卫、上焦)入里病及气分、中焦,三者的主证是一致的,只是温病学派补充了不少内容而已。

②寒与温之为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已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推而广之,以大量文献和临床实践来看,温病也有寒化之证。《温病条辨》中焦篇和下焦篇都有寒温证治,就是明证。

③病邪由表及里的病机认识是共通的,若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之病机加以比较,阳明、中焦气分的证候也是基本相同的;但三者又有其不同之处,说明三种辨证方法各有长短,必须统一起来使互相补充,才能达到较为全面。

外感病辨证应如何统一?过去有几种方案:

①以六经为统一纲目;

②以卫气营血为统一纲目;

③以表里寒热虚实为统一纲目。

邓氏根据旧有文献,近几十年的临床报导以及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拟订外感病统一辨证纲要如下:外感病的病程变化,有一定的演变规律,前人名之为“传经”或“传变”等。这是祖国医学在“动态观”、“天人相应观”与“整体观”的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宝贵理论。疾病的传变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①邪气的性质与环境的影响;

②患者的体质;

③调摄护理与治疗之得失。

以上诸因素的影响使疾病的“传变”的证候表现变化多端,若能灵活掌握上述之纲要进行辨证,则纲举目张,免致茫无头绪。

三、展望邓氏经

多年的研究认为,千百年来对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以《伤寒论》为宗师,自金元以降,有“六气皆从火化”(刘河间)之说,又有古方不能治新病(张元素)之论,宋代《和剂局方》这一官颁药典多用温热之剂,医界治病多用温药,流弊不少,因此治发热性疾病开始有寒、温两派。明代吴又可独树一帜,提出瘟疫多于伤寒十倍,遂开温病学说之先河。清代叶天士集前人之大成加上他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温热之论。对病因病机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说,辨证论治以卫气营血为提纲,遂与伤寒派寒邪自皮毛而入,沿六经而传变之旨大异。温病学说至叶氏开始自成体系,脱离《伤寒论》之藩篱,再经吴鞠通之《温病条辨》与王孟英之《温热经纬》之补充整理,温病学说乃进入成熟时期。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医学术界酝酿着把《寒》、《温》两派统一起来,邓氏于1970年写成《中医发热性、传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见《中医学新编》)试图将《寒》《温》学说合冶于一炉。

又于1981年在其专著《学说探讨与临证·外感发热病辨证刍议》一文中,再次将这一问题提出,加以补充修正。

展望将来,邓氏有以下几方面看法:

1.中医学是综合性的科学,它重视宏观,重视整体,重视动态观察,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外感热病亦不例外,其理论必须保持这些特点,发扬这些特点,其中还应加强结合运气学说之研究,希望能有人能利用天文、气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的成就去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这一研究一定会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2.引进西医的分析科学方法进行辨病,在准确辨病的基础上,按中医寒温辨证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辨证,实行辨证-辨病-辨证之方法,从而摸索出各个病证的规律,写成包括发热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病学》。到那时,就可以不再用《伤寒学》与《温病学》去教育学生了。但此一工作不是十年八年所能完成的,中医院校学生今天还必须学习《伤寒论》与《温病学》。邓氏还主张把《伤寒论》扩大为《伤寒论学》,即把自仲景之后一些伤寒名家的理论与见解统编入教材中,使之成为一门现代的课程,不单只教学生以仲景原书。

3.论发热,除外感发热一大类之外,还有内伤之发热,这是中医学一大特色,这也是西医学至今未有而中医领先的伟大成就。“甘温除大热”之说倡于金元时代,距今已六七百年了,用甘温如参、归、术、芪之类治疗39~40℃之高热,这是中医之绝唱,应大大加以发扬、提倡与普及。因此在《发热病学》应加入“内伤发热”的内容。其中包括阴虚发热、阳虚发热、阴阳俱虚之发热。这样一来,这本巨著,自宏观到微观,从外感到内伤,从寒到温,从中到西,都包括无遗了。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中医学家邓铁涛》。邓中光 刘小斌 邱仕君 整理
2
本条ID:14137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