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起源于古代哲学,历史上唯心论者运用得较多。随着历史的推移,学术界对中医五行学说的内涵了解甚少,在把古代的五行学说视为循环论、机械论的同时,亦把中医的五行学加以批判否定,60年代初就有人主张把五行学说从中医学教材中废弃。
应当怎样的看待中医的五行学说?邓铁涛自60年代初起,研读先秦诸子百家之说及历代医家对五行学说的论述,并结合自己多年临证教学实践经验,先后发表了“中医理论的核心”、“中医五行学说的辨证因素”、“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等论著,体现了他既继承中医五行学说的精华,同时又主张将其具体落实于五脏,以“五脏相关说”称之,更好为中医临床教学科研服务的指导思想。
一、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之一
中医学作为一个医学理论体系,究竟有没有“核心”?邓铁涛在回答此问题时,指出中医的阴阳五行,虽然带着古代哲学的“胎记”,但它与医学结合之后,已成为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它通过阴阳五行的分类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生理病理联系和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之相互关系进行了归纳。因此,它应该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医的五行学说,主要落实于脏象学说。脏腑配五行这一抽象概念,是经过历代无数医家的临证实践提炼出来的。把人体的功能归纳为五大系统(五脏),内外环境都与这五大系统联系起来,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可概括于五者之中,并在医疗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古代的学者在对五行与五脏相关联系方面已做了很多研究,如汉代张仲景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作为《金匮要略》的总论。宋代钱乙对儿科提倡五脏辨证,研制泻白散、泻青丸、泻黄散等著名方剂,白、青、黄,分别代表着肺、肝、脾。金代张元素从脏腑出发,进行药物研究著《脏腑药式》,按五行五脏辨证用药。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即以脏腑为纲目归类临床复杂病证,而五脏六腑者,亦即五行也。楼氏曰:“昼读夜思,废飧忘寝者,三十余载,始悟千变万化之病态,皆不出乎阴阳五行之病态。……五脏也,六腑也,十二经也,皆一五行也。”邓铁涛赞同上述医家的学说论点,并指出古人虽然已经认识到五行的中心实体是五脏,但仍沿用五行的理论框架受其束缚,存在着名实不符、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的缺陷,这则需要我们去研究改进。
二、中医五行学说的内涵
要改进提高发展中医的五行学说,就要对其内涵进行探讨。邓氏认为,中医的五行,饱含着辩证法的因素。例如五行的相生相克,就不单纯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问题;也不单纯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问题。五行相生相克,都是在相生的同时又寓有相克的关系,在相克中又寓有相生的关系,这两个条件是正常现象所必须具备的。如果五行中只有相生而没有相克,则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如果只有相克而没有相生,则万物无以化生。所以,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运行不息。
五行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因而构成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正常关系。例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它们互相资生的关系。而肺金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肝阳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滞;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这就是它们互相制约的关系。当这一关系失去平衡,互相资生或互相制约的某一环节出现偏差,就会发生疾病。为说明这一理论,邓氏早于70年代初,曾绘画五脏相关病机图用于教学,现将图中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1.肝病与他脏的关系。有肝木乘脾土、木火刑金、肝不藏血致心虚(木不生火)、木盛火炽(肝木过盛致心火炽盛)、肝虚及肾等病理变化。从上述可见,金本克木,但临床上则多见木火刑金之证,较少见金乘木之证。肝木乘脾土所见为实证,而肝虚之证多及于肾。
2.心病与他脏的关系。有火旺烁金、血不养肝、火不生土、心肾不交、引动相火下损肾阴等病理变化。从上述可见,心主火,肾主水,肾水本克心火,但两者的关系却可因心火引动肝火而损及肾阴,水与火宜交不宜分,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映水火两脏矛盾的统一。
3.脾病与他脏的关系。有脾虚肺弱、土壅木郁、脾虚肝横、心脾两虚、土不制水等病理变化。从上述可见,土壅木郁、脾虚肝横,均可以引致肝气横逆之证;土本克水,但脾虚反引致肾水上泛。脾病导致心肺病者,以虚证为多。
4.肺病与他脏的关系。有逆传心包、肺虚及脾引致痰水凌心、肺虚水泛、肺虚不能平木等病理变化。从上述可见,火本克金,但肺虚引致脾虚,使水饮凌心,心反受累;肺本为肾之母,但肺虚及脾、脾不制水,而使肾水泛滥,形成水肿;金本平木,但金虚不能平木,肝火易动,则证见肺虚肝盛。
5.肾病与他脏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病重、病久必及肾,伤害元阴元阳。主要病理变化有肺肾阴虚、肾阴虚肝阳亢、脾肾阳虚、肾水不能上济心火、亡阴亡阳、阴阳离决等。从上述可见,肾在五脏中,其作用不亚于心脏。先天之本不能恢复,则病将不愈。肾阴与肺、肝之病比较密切,肾阳命门则与心、脾之病较密切。肾水实证较少,若有之则多属膀胱。
从治疗上看五行的生克关系,邓氏经常引用《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理论加以指导。一个肝木盛实、肺金虚弱的患者,应该如何论治?可以有三个方案:
①平肝补肺;
②平肝补脾;
③泻心补肾水。
根据《难经》的意见,第三个方案最好,不论针灸或用药都可以用这个办法。中医有隔一隔二的治疗方法,实受五行生克在诊疗上运用的影响,如果中医治疗有空洞的肺结核患者时,就想到应用“培土生金”的办法,重用补脾的药物,产生了效果,这就是“隔一”之治。又例如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中医过去没有这个病名,现在认识了这种病,根据中医理论,这种病的病机多属肝郁脾虚,治疗原则上,一般用舒肝(疏肝)健脾(补脾)为主,使肝木舒畅而脾土旺盛。虽然目前中医界对该病病机看法还不一致,但是在五行肝和脾的理论指导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治肝病者不能不顾及脾,治脾者不能不顾及肝,这些基本原则还是相同的。
五行学说除了脏腑相关外,还有五脏与五官四肢百骸的相互关系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如肝开窍于目,木旺于春之类,在治疗上都有实际意义,并有临床治验案例。
综上所述,邓氏以为中医的五行学说,不应把它简单地视为循环论、机械论,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也饱含着许多朴素辩证法思想。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实质上是脏腑组织器官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体内各调节系统促进和制约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指导临床治疗的过程,实质上是使人体遭到破坏的内稳状态恢复正常的过程。但今天我们是否仍沿用“五行”这个名称,则需要认真考虑。
首先,中医五行学说虽来源于哲学但不等同于哲学。假哲理以言医道,乃中医学术特点之一。由于寓哲于医,一些中医基础理论带有哲学的色彩,义理玄妙,难以为现代读者所接受,这正是我们要整理中医基础理论,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原因之一。今天,中医现代化的呼声高了,我们何不及早剥去中医“五行学说”的哲学外衣,还其“五脏相关学说”的科学内核之实呢?其次,中医五行学说没有停留在《内经》时代,其内容不断发展充实,今天已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前夕,大量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的成果,已为五行学说正名五脏相关学说提供了依据。对于这点,大家都有共识:所谓五脏相关,就是指在人体大系统中,心、肝、脾、肺、肾及其相应的六腑、四肢、皮、毛、筋、脉、肉、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在生理情况下,本脏腑系统内部、脏腑系统与脏腑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之间、脏腑系统与自然界社会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相互促进和制约,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协调机体的正常活动;在病理情况下,五脏系统又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曰:五脏相关。
三、五脏相关说取代五行学说
80年代后期,邓氏正式提出:“五行学说应正名为五脏相关学说”。这主要是近二三十年来,他一直运用五脏相关的理论解决临床难题,指导研究生进行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研究的成果证实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例如对冠心病的辨证论治。邓氏认为冠心病其病位虽然在心,而与他脏相关密切。治一脏可以调四脏,调四脏可以治一脏,此即张景岳五脏之气互为相使之意。处方则是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及除痰的温胆汤。调理脾胃可以安五脏,心与胆通,治心宜先温胆,胆通则心自安,故温胆汤成为邓氏治疗冠心病痰湿证的基本方。他的研究生梁德任,通过对50例冠心病病案资料分析,取得“脏腑相关学说治疗冠心病”的科研成果。
又例如对充血性心力衰谒(心衰)的临床研究,邓氏指导研究生李南夷,通过45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又总结出“五脏相关,以心为本”的理论。心衰病位在心,而与五脏相关。在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肺、脾、肾、肝都起一定的作用,将心孤立起来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心衰的病因病机。久患肺胀,失于肃降治节之功,通调水道不利,水津不布,痰水内结,则可遏伤心阳,阻塞心气;久患肾病,肾虚火衰则水饮内停,上凌于心;久患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气血生化无源,脉道不利。心衰以心病为本,他脏为标,治疗重点应调理心脏的阴阳气血,并重视脾肾二脏,兼以益气健脾,温阳补肾。这一研究,为邓氏治疗心衰的两个验方——暖心胶囊、养心胶囊的中药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用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既可以继承五行学说的精华,又可以赋予现代系统论的内容,体现中医学整体观的理论,解决中医五行学说名实不符、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的矛盾,使中医的理论更易于为现代学者所理解掌握,有利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