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五脏辨证理论运用于临床各科

中医临床各科的辨证,都与《金匮》以“五脏论杂病”有关,邹氏有鉴于此,故将五脏辨证理论运用于内、妇、儿、眼、喉、疮疡、皮肤、骨伤各科临床中,不仅在理论上达到了规范化,而且在诊治疾病时方便实用。现在就分科简介如下:

1.在内科方面分五脏之病、证

肺的疾病有感冒、咳嗽、哮喘、肺痨、肺痈等。症状有鼻塞、喉干、咳喘、痰鸣、胸痛少气、忧悲、肌肤甲错、毛发焦枯等。

心的疾病有心痛、心悸、失眠、癫狂、血证等。症状有神昏、谵妄、烦躁、多梦、惊悸、怔忡、发狂、面赤,舌红、绛、青紫,汗液变化等。

脾的疾病有痰饮、积聚、泄痢、水肿、臌胀、痹证、痿证、脘腹痛等。症状有四肢酸软、食少便溏、便下脓血、便秘腹胀、消谷善饥、口唇诸病等。

肝的疾病有眩晕、中风、厥证、痉病、破伤风、痫证、郁证、疝气等。症状有头目之候、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屈伸不利、颤抖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少腹、阴部之候等。

肾的疾病有消渴、淋证、遗精、阳痿、遗尿、癃闭等。症状有腰痛酸软、耳鸣、齿齘、小便不利诸证、尿浊、精冷、骨节疼痛等。

2.在妇科方面,无论胎、产、经、带,皆以肝为主,本叶天士“肝为女子先天”之论。因肝为藏血之脏,其气疏泄,妇女以血为本,情志又多抑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又与肝经密切相关。如果肝不藏血则任脉虚,血海枯,可导致经乱、经闭;肝失疏泄,情志抑郁,也必引起多种妇科疾病。肝经失调,还可导致五脏病变。

3.在儿科方面,北宋钱乙奠定了以五脏为纲的证治基础,提出了五脏虚实及常用治法。

肝实则目直视,大叫、呵欠、项急、烦闷;肝虚则咬牙,多欠气。肝病有泻青丸之方。

心实则多哭,发热饮水而搐;心虚则困卧,悸动不安。心病有泻心导赤散。

脾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脾虚则吐泻生风。脾病有益黄散。

肺实则闷乱,喘促而渴饮;肺虚则哽气,长出气。肺病有泻白散。

肾有虚无实。肾病有六味地黄丸。

4.在眼科方面,本“五轮”、“五脏”以辨证论治。引《审视瑶函》之说:“目有五轮,属乎五脏,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轮属标,脏属本,轮之有病,莫不由脏气不平所致。”邹氏重视“察轮识病”:风轮变色,肝经受邪;血轮胬肉,心经余热;胞睑肿胀,脾经湿热;气轮红赤,肺经有火;视瞻昏渺,肾经郁热。

5.在喉科方面,也强调五脏证治。咽连胃管,其气通于脾,故多脾湿胃火之证,如口疮、牙痛等病。喉连气道,其气通于肺,喉病多肺热津伤之证。肝失调达,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则成梅核气、廉珠喉痹之证。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肾阴不足,多致失音、虚火喉痹之证。

6.在疮疡方面,更从五脏证治理论上,提出疮毒化火,入于血脉,外发皮肉之分而形成阳证疮疡,内陷筋骨之分而形成阴证疮疡。若为逆证,邪气盛则疮毒内攻脏腑,则形成“走黄”之证,正气虚而疮毒内陷脏腑,则形成“三陷证”。

7.在皮肤病方面,也强调五脏辨证,指出发病部位虽在皮肤,但无不影响五脏。本病多湿则关系到脾,化火痒甚则关系到心,多风多虫则关系到肝,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成为虚寒之证则关系到肾。

8.在骨伤方面,则从皮、脉、肉、筋、骨五体之伤,而内损及肺、心、脾、肝、肾,不仅为骨骼之伤。凡伤皮而致肺虚者,则见面色淡白,唇爪无华,舌质淡,脉虚大;伤肉而及脾者,则见面黄肌瘦,舌胖苔腻,脉濡而缓;伤血脉而及心者,则见瘀血凝滞诸证;伤筋而及肝者,则见面色青,脉弦紧;伤骨而及肾者,则见面色黧黑,腰痛神倦,二便失常,脉沉而细等证。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医易会通派承先启后人的邹学熹》。马华新 整理
2
本条ID:1412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