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所言之肝病,乃指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条达所致之胁脘胀痛,胁下症积,腹胀腹水,食积食滞,饮食减少,面色黧黑,身体虚羸诸症。此概属中医之胁痛、症积、鼓胀等疾病范围,系西医肝脏系统慢性疾病。
慢性肝病,多表现肝强脾弱,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之特点。诊治中,必须辨析确当,掌握要领。
胁痛,胁下症积,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肿大等。肝失疏泄条达,致气滞血瘀、胁下症积(肝肿大),此为邪实,予以攻补兼施之法,始为切当。对此,古人早有明训。《内经》云:“因其重而减之”、“坚者削之”、“血实宜决之”。李中梓谓:“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张洁古亦谓:“养正积自消。”胁下症块,肝脾肿大,为血瘀而成积,必予舒肝理气、祛瘀削坚,乃治此病之重要原则。但在祛瘀泄实的基础上,亦要兼顾正气,辅以健脾益气、调养气血之品,以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即所谓“扶正以祛邪”,这又是中医治肝病必须从整体出发所应遵循的治疗方法。舒肝理气宜用柴胡、香附、郁金、枳壳;养血柔肝宜用当归、白芍、枸杞、沙参;祛瘀削坚宜用丹参、延胡索、三棱、莪术、鳖甲、牡蛎;健脾益气宜用黄芪、台参、白术、云苓、鸡内金、砂仁。
1956年,余曾治侯某,男,43岁。于1956年3月间自觉右胁下疼痛,经东北某医院检查,诊为慢性肝炎疑似合并肝癌,家人为此苦恼,患者又拒绝一切检查。要求中医治疗。余诊时,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黧黑,两胁胀闷疼痛,右胁为甚,触之有症块(肝脾肿大约肋下四横指,质硬),脘腹䐜胀,纳食不佳,体倦神疲,舌质暗淡,脉沉弦。余认为,证属肝郁日久,气血瘀滞,积聚不散而为症,形消体倦乃气血亏损之象。拟调肝化症、补脾益气、攻补兼施之法。
处方:
柴胡9克、炒白芍20克、丹参20克、郁金15克、香附9克、延胡索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三棱9克、莪术9克、鳖甲20克、砂仁9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服药10余剂,症状好转。后又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又连续服药30余剂,身体逐渐恢复,诸症亦随之消失,经检查肝肿大已缩至肋下二指,质较前变软,脾已摸不到,西医各项化验均正常。以后又服中药数十剂。两年后随访,情况良好。
鼓胀一病,亦属慢性肝病范围。《内经》云:“鼓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命名,是形容腹胀如鼓,腹皮绷急。而这里腹胀又兼见“色苍黄,腹筋起”之征,这说明此腹胀的发生,非纯因气滞,还兼有血瘀、积水等综合因素形成。色苍黄,腹筋起,状似蜘蛛(腹壁静脉曲张),为血瘀;腹胀如鼓,为气滞、水停所致;色黄为脾土衰败之征。此病后世亦有称之为蛊胀。一般多见于肝硬化、血吸虫等疾病所出现的腹水体征,是肝功能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可以看出,此病亦表现出邪实正虚的特点,血瘀肝硬,腹水潴留,此为邪实;肝木乘脾,脾虚失运,此为正虚。故治疗此病,亦宜调肝祛瘀,补脾利水,采用攻补兼施的原则。《金匮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此说明肝病所致腹水,除脾虚不运的原因外,还由肝失疏泄条达,气血瘀滞,血不循经,津液外渗,水液潴留而成。因此治疗肝硬化腹水,除补脾利水外,还须通过活血祛瘀,消除血脉瘀滞,以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这就是《内经》所谓“去菀陈莝”的治疗原则。可见活血祛瘀法,不仅对消除肝硬变血瘀有利,而且亦可起到通脉利水的作用。行气祛瘀之药如前所述,其健脾利水之品可用五皮饮、台参、白术等。
1972年曾治赵某,男,48岁。患慢性肝炎已8余年,近年来腹部胀满,日渐腹大,西医诊为肝硬化腹水,曾住院治疗服用利尿剂,继则抽腹水二次,其腹大不减。苦于无术,转请中医邀余为诊。
诊见,腹大如箕,脐眼外突,青筋暴露,臂、颈、胸等处均见蜘蛛痣,面色黧黑,轻度浮肿,脘痞纳呆,泛恶欲呕,呼吸气促,疲倦乏力,形体瘦削,两胁胀痛,可触到症块(肝肿大约季肋下二横指,质硬;脾肿大约四横指)。尿少而赤,舌苔黄糙腻,舌质暗淡有瘀斑,脉沉弦。证系肝失条达,血瘀成症,肝强脾弱,血不利则为水,脾阳虚则湿聚,水不去而潴留于内,故有腹水之患。治宜舒肝化瘀,补脾利水,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处方:
柴胡9克、当归9克、炒白芍20克、丹参20克、郁金15克、三棱9克、莪术9克、香附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大腹皮20克、猪苓15克、茯苓皮15克、泽泻15克、白茅根20克。
水煎服。服药10剂,小便增多,腹围渐减,知饥能食。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又连服20余剂,诸症悉退,肝功能亦恢复正常。
根据余40多年的临床经验,治疗慢性肝炎,针对邪实正虚的特点,要始终掌握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在活血祛瘀方面,我通常是轻重药物并用,以当归、白芍、丹参、郁金、延胡索等轻缓药物为常用之品,还辅以三棱、莪术等重品以破血祛瘀,磨削症积,如此以增强化症消积的效果。祛瘀药与行气利水药同用,这又是我治疗肝硬化腹水所常遵循的用药准则,往往收到满意的效果。从整体着眼,兼顾正气,培补脾气,这是中医治疗肝病所独具特点的治疗原则,它既可以起到攻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恋邪的效果,又可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扶正以祛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