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某某,女,62岁,1988年8月22日初诊。
患者自诉1986年初,心前区经常发闷、憋气、喜长叹,去某医院作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每遇劳累、情绪激动或饮食不节时均可诱发,发作时,除胸闷加重外,还伴有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有时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片可获暂时缓解,但不能根治。近日来发作较为频繁,伴失眠、心悸、疲乏无力,血压时有偏高。
查患者形体较胖,颜面略㿠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细弦略滑,苔薄白,质淡略暗。
诸症合参,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治以宣阳通痹,理气活血。以自拟的心痹一号加减:
瓜蒌9克、半夏9克、赤芍15克、川芎9克、丹参20克、红花9克、郁金15克、降香6克、桂枝6克、生山楂20克、泽泻9克、黄芪20克、淫羊藿15克、三七粉3克(冲服)、延胡索20克。
水煎服,连服10剂。
1989年9月2日,二诊。
服药后,自感胸闷、憋气明显减轻,心前区疼痛的程度和频率均减。但活动后仍有气短,心悸感觉。自汗、大便干,苔脉如前。
治疗:原方去泽泻,加郁李仁20克、酒军6克,继服一周。
1989年9月9日,三诊。
自诉胸闷、憋气已消除,劳累后心前区时有疼痛,但一过即逝,大便已通畅。
治疗:上方去酒军,继服一个月。
半年后随访,除劳累后稍感气短外,诸证皆除,心前区疼痛再未发作。为了巩固疗效,患者仍间断服用原方。
评析“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根据周氏经验,本病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该患者表现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动则加重,并伴神疲乏力,易汗,脉沉细等,皆为气虚、阳虚之证。气虚不运则血脉瘀滞,心脉痹阻;心阳不振,脾阳不运则寒凝血瘀、痰浊内生。可见痰浊与瘀血皆为在本虚基础上产生的标实。痰浊和瘀血闭塞心脉,不通则痛,从而产生心前区闷痛不适。故治疗时,周氏采取心痹一号为基本方,加减化裁,以达标本兼顾,通补兼施,综合治疗之目的。方中重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品赤芍、丹参、川芎、红花、郁金、延胡索、三七粉等,以冀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状态。本病例所用活血药物量大力专,可见周氏对冠心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的。方中瓜蒌与半夏同用,目的是通调肺气,祛痰化浊,以希进一步改善肺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这也是周氏治疗冠心病重视心肺气血并重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
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病理共性,方中以益气健脾补肾之黄芪、淫羊藿,以及通阳温经之桂枝、沉香,以达扶正培本、散寒止痛之目的。
上方诸药配伍合理,针对性强,所以能切中病情,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