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辨证论治经验

周氏对冠心病、心绞痛等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仅从侍诊所得和有关论述中摘其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周氏认为,冠心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指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气虚可见气短、乏力、心悸心慌、自汗及脉细、结代等证状表现;气虚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气虚阳脱,而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危重表现;气阴两虚则在上述气虚基础上,兼见舌红或绛,无苔少津,五心烦热,脉细数等阴虚之证。标实主要表现血瘀和痰浊,其发生机理是因虚而致。气虚不运,血脉瘀滞,心脉痹阻;心阳不振,脾阳不运,则寒凝血瘀,痰浊内生。痰浊和瘀血闭塞心脉,导致血脉瘀阻,不通则痛,从而产生心前区剧痛,痛处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不少病人兼有痰浊(湿浊)阻滞表现如胸闷、气憋或肝旺阳亢等。可见标实证的病理属于瘀血和痰浊阻滞。临床上“虚”、“瘀”互为因果,虚可致瘀,瘀也可致虚。但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因此,气虚导致血瘀的病理特点,就成了贯穿于疾病全过程的主要矛盾。而气虚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形成了冠心病气虚血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病理机制。

二、治疗“冠心病”常用的四种治则

从上面对冠心病的病机分析中可以看出,气虚血瘀,痰浊阻滞是各种类型冠心病的共性。

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因此在治疗上,周氏主张采取通补兼施、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芳香开窍、活血化瘀、宣阳通痹、益气补肾四个方面。

1.芳香开窍:芳香走窜,具有开窍之功。主要针对瘀血痰浊闭塞心窍,病势危急,故开通心窍刻不容缓。周氏认为,这里的“窍”,可以理解为冠状动脉的管腔,包括广泛分布于心肌中冠状动脉所有小分支的管腔。这些管腔的某一处如突然闭塞,一般疏瘀药物因其药性缓慢而不能解燃眉之急,宜用芳香开窍之品以速奏药效。临床常用苏合香丸,口含一粒后,一般感觉有一股浓郁的芳香沁入心田,大多在半小时内剧痛就可得到缓解,胸部有开朗疏畅之感。从微观角度分析药效,可能在于这些药物都具有相当挥发性,对口腔、鼻腔粘膜之神经末梢以及呼吸道神经末梢,特别是冷觉感受器有选择性兴奋作用,使冠状血管调节发生反射性变化,促进了心肌血液的供求矛盾暂时性缓解而化险为夷。实验观察,苏合香丸中苏合香脂和冰片是起到芳香开窍作用的主要成分。

苏合香丸可由患者随身携带,一旦发生症状,可立即口服以自救。

2.活血化瘀:主要是针对“瘀”而设。“瘀”主要是指血瘀或痰浊阻塞心血管,使心血管血流痹阻不通而言。周氏还认为,如果从微观角度理解,“瘀”可理解为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高脂血症以及高凝血症的病理状态等。这些病理改变,可使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或紧束感,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用活血化瘀之品,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状态。这对帮助建立侧枝循环,恢复心肌生理功能是有益的。周氏使用活血化瘀药,多选用赤芍、丹参、川芎、红花等。必要时加用破血化瘀药如三棱、莪术、水蛭等。药量每宜重用,更能增加疗效。

3.宣阳通痹:主要是针对“阳虚不温,寒凝血涩,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胸中为阳气所居,心肺之府。心肺阳虚,胸阳不振,阳气失去温运作用而致浊阴弥漫,寒凝气滞,血脉瘀阻,痰浊内生,闭塞心脉,阻滞气机,发生胸闷、胸痛,中医称为“胸痹”。这又突出了阳虚不温、寒凝血涩、气机失调的机制所在。周氏认为,在临床上,由气机失调引起的胸闷症状,几乎为冠心病患者所共有。因此在治疗上,提出宣阳通痹。他一般使用桂枝、降香、荜拨等以宣发阳气,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用瓜蒌、半夏、薤白等以通调肺气。如此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加心脏对血液的推动力,改善肺循环,改善缺氧状态,提高心肺功能,从而有利于胸闷、胸痛症状的消除。这也是坚持心肺、气血并重的两点论原则的体现。

4.益气补肾:主要是针对“本虚”而设。冠心病患者气虚是本。气虚不运,阳虚不温,就会导致血脉瘀滞,痰浊内生。因此在治疗上,就必须采用扶正之法。周氏认为培补正气应以调治整体功能,增加抗邪能力为着眼点。具体运用上应以益气补肾之品为主。常用药如黄芪、黄精、淫羊藿等。

三、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的遣方用药

原则上述四法,是周氏在治疗冠心病时经常采用的。并根据冠心病气虚血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上述四法多是综合运用。任何仅用一法一方,或以邪实为主,忽略正虚,或以正虚为主,忽略邪实,都必然会带来某种局限性。当然,在扶正祛邪、通补兼施、标本兼顾的综合性治疗前提下,还应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注重分清轻重主次、标本缓急,在扶正与祛邪的先后次序上,灵活掌握。如病人在急性发作时,邪势正盛,应先采取芳香开窍,活血化瘀,宣阳通痹这几个攻邪步骤为主,待病势缓解后,进入慢性状态,就要针对本虚标实的病机,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既要针对血瘀和痰浊阻滞的“标实”,采取活血祛瘀、宣阳通痹,又要顾护正气,益气补肾。周氏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依据以上原则,总结出以下三组既定方药。

心痹一号:瓜蒌9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郁金15克、玄胡索20克、生山楂20克、桂枝9克、细辛4克、荜拨9克、黄芪20克、淫羊藿20克。水煎服。

本方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体现了通补兼施,标本兼顾的综合性治疗原则。适用于冠心病病势缠绵,时轻时重,而表现本虚标实者。方中针对冠心病的主要矛盾为血脉瘀滞,运用具有逐瘀、活血、通络、止痛功效的川芎、赤芍、丹参、郁金、延胡索等。这些药物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状态以及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积性的作用,因此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药。为了增强活血化瘀效果,周氏往往根据病情加用破血化瘀之品如三棱、莪术,或水蛭研粉吞服,每次1.5克,日服二次。方中瓜蒌一味,是针对肺气失调、痰浊内阻所致胸闷而用。在临床上,胸闷几乎为每个冠心病患者共有的症状,用瓜蒌通调肺气,祛痰化浊,体现了心肺、气血并重的两点论原则。为了加强祛痰化浊功效,亦可加用半夏、薤白、厚朴等品,对改善肺循环,提高心肺功能更为有效。冠心病患者所表现的胸痛,或疼痛彻背,其主要机理是胸阳不振,寒凝血滞,故方中用桂枝、荜拨、细辛等以通阳温经、散寒止痛。在临床上,周氏亦每选择加用附子、乌头、蜀椒、檀香、降香等,以增强温经散寒止痛的治疗效果。山楂善入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实验提示,山楂有降脂、降压和扩张冠状动脉之良好作用。

根据冠心病主要表现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病理共性,本方以益气补肾之黄芪、淫羊藿,达到扶正培本,增加机体抗邪能力的目的。黄芪益气运血,有利于恢复肌细胞活力,淫羊藿更是治疗冠心病和其他心病的有效佳品,可温补肾阳,上煦心阳,与黄芪相配,共奏统运气血,温通心脉瘀阻之功效。不但可以缓解心绞痛、胸闷等症,也可明显改善某些其他症状如心悸、气短、失眠等。另外,周氏还常加用党参、黄精、补骨脂、巴戟天等益气补肾之品,以增强补益疗效。

心痹二号:瓜蒌9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郁金15克、延胡索20克、生山楂20克、黄芪20克、生地20克、元参15克、黄芩9克、夏枯草20克、茺蔚子20克、首乌藤15克。水煎服。

本方是在上述基本方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因此所用活血化瘀之品与心痹一号基本相同。

所不同者,是不用通阳温经散寒之桂、辛和温肾助阳的淫羊藿,而代之以生地、元参等滋阴润燥之品。故本方适用于冠心病之属气阴两虚,阴虚阳亢,血脉瘀滞或兼高血压症状者,方中除生地、元参外,还以夏枯草、黄芩、茺蔚子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以利降压。又以首乌藤养心安神,配黄芪益气升阳,共奏气阴两补之效。如果气阴两虚而非表现阴虚阳亢,反以气短、乏力、脉沉细弱、舌淡嫩为主者,本方可减去苦寒清泻之夏、芩、茺蔚子等,而加用生脉散补气养阳,复脉防脱。

心痹三号:黄芪20克、党参20克、黄精20克、淫羊藿20克、桂枝9克、降香6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郁金15克、当归15克、延胡索20克。水煎服。

本方与基础方比较,重用大队益气补肾之黄芪、党参、黄精、淫羊藿等以扶正培本,益气升阳,恢复心肌细胞活力,故适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损害严重而致坏死,且以本虚为主的患者。然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本病所呈现的持续性心绞痛,胸闷,气憋,舌质紫暗等,系因虚而致瘀。气虚不运,胸阳不振,而致寒凝血涩,心脉痹阻,故本方同样重用活血祛瘀之品如赤芍、当归、丹参、郁金、延胡索等,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状态,复以桂枝、降香等温通心阳,统运血脉。周氏认为,为了增加疗效,在此方基础上,破血祛瘀之品三棱、莪术、水蛭;温经散寒止痛之品檀香、细辛、荜拨等均可加用。若病情进一步恶化,血压在7.8/5.2kPa或更低,表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肢厥,脉微或脉绝,舌质胖淡甚至暗紫,则为阳虚气脱之征,可在原方基础上加红参9克、五味子9克、制附片15克、干姜9克、肉桂6克。

以上三方是周氏治疗冠心病所常用之方。而在具体运用时,又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证型分类的不同,加减化裁,灵活掌握。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内经专家周信有学术经验》。温丽芬 整理
2
本条ID:14109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