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在针灸理论上的贡献,自然首推《金针梅花诗钞》一书,把针灸理论从繁芜中作出条理,针灸方法在混乱中得到升华,但另外在不可埋没的贡献中,有许多尚未能引起重视与注意,现就“移光定位针刺心法”与“法时辨证取穴法”作一介绍,这是目前另两种体系完整,方法周密的时间针法,分述于下:
1.移光定位针刺心法
(1)方法的由来:这是一种按日按时与子午流注针法理论体系相同而方法又有不同的针刺方法,系前人之首创或是另有师承,已不得而知。在《诗钞》的末页中,原稿曾附有《家传移光定位针刺心法歌》一首,计三十四言,并无注文。周氏根据原文,列为表解,并应用于临床,此与世传之“时间针灸法”相较,实有过之而无不及,特陈述于下,以供同道比较和应用。
家传移光定位针刺心法歌
移光定位妙用长,五脏五腑十干详:
甲胆乙肝小肠丙,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是肺,壬属膀胱癸肾藏。
心包三焦统气血,包纳阴干焦纳阳。
十二支应十二时,干支脏腑互依赖,
阳子寅辰午申戌,阴丑卯巳未酉亥。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井荥腧原经与合,日时纳穴以此详,
欲识井荥五腧穴,六十六穴有篇章。
六阴亦有六原穴,七十二穴不荒唐。
中都通里孙列缺,水泉内关一同行。
阳干日穴阳腧值,阴日阴时阴腧入。
阳支时穴首侠溪,少商解通委使出;
阴支时穴首行间,曲商腕阴中渚得。
阴阳互换日时同,脏腑相通功仿佛。
日时纳穴有三针,时穴病穴君宜择。
(2)推算和应用
①天干与脏腑相配的关系仍以传统法为准。取五脏五腑以应十干,即甲日应胆,乙日应肝,丙日应小肠,丁日应心,戊日应胃,己日应脾,庚日应大肠,辛日应肺,壬日应膀胱,癸日应肾。从子时起,亥时终。每干轮值一经,而不再是阳干流注到阴干,阴干流注到阳干那种混乱的关系。
②纳穴仍然是阳日气纳三焦,阴日血纳包络。三焦之五腧穴配阳日阳干之流注,包络之五腧穴配阴日阴干之流注。
③仍以十二辰应十二时,即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十二经的十二个值时穴,在阳干值日分别为侠溪,少商,解溪,通里,委中,间使。在阴干值日分别为行间,曲池,商丘,腕骨,阴谷,中渚。均按木火土金水的关系顺次向下排列。
④阳干配阳经阳时,阴干配阴经阴时。甲丙戊庚壬为阳干,在时取子寅辰午申戌,在经取肝心脾肺肾以配之。阳经的井荥腧原经合,分注阳干的六个时辰;阴经的井荥腧原经合,分注阴经的六个时辰,是为值日经穴。阳支的子(胆),寅(肺),辰(胃),午(心),申(膀胱),戌(心包);阴支的丑(肝),卯(大肠),巳(脾),未(小肠),酉(肾),亥(三焦)六个时辰内,各经与脏气相应之穴,是为值时经穴。
⑤阴经的六个原穴,按照《千金》及《大全》的意见,分别采用中都(肝),通里(心),公孙(脾),列缺(肺),水泉(肾),内关(包络)以代之。而不再以腧代原。连同原有的六十六个五腧穴,共为七十二穴。各值日经的流注关系,按照井荥腧原经合顺经往下开,每日是起于井而终于合,亦有所出为井与所入为合之义。
⑥阴干或阳干值日,每日均有六个时辰无穴可开,在阳干值日如为阳日阴时,即取阴日五输穴以补足之,阴干值日如为阴日阳时,即取阳日五输穴以补足之。例如甲干值日,阳时取本经之五腧,阴时即取下一天乙干值日之五腧,值时穴也按此例推,阴阳相倚,脏腑互通,于理甚合。
⑦值日经穴与当日的天干相应,值时经穴与当时的脏气相应,纳穴则与气血的阴阳相应,第一针先取值日经穴,第二针再取值时经穴,第三针最后取纳穴,作为顺阴阳而调气血的常规三针,得先后,为补为泻,则依病情而定,此为时穴。如时穴与病证相符或针已获效,则不必另配病穴,如不符或针未得效时,则另取病穴以配之。
※ | 时辰 | 脏腑 | 值日经穴 | 值时经穴 | 纳穴 |
甲干(胆)值日 | |||||
甲子 | 胆 | 窍阴金 | 侠溪水 | 关冲金 | |
乙丑 | 肝 | ||||
丙寅 | 肺 | 侠溪水 | 少商木 | 液门水 | |
丁卯 | 大肠 | ||||
戊辰 | 胃 | 临泣木 | 解溪火 | 中渚木 | |
己巳 | 脾 | ||||
庚午 | 心 | 丘墟 | 通里 | 阳池 | |
辛未 | 小肠 | ||||
壬申 | 膀胱 | 阳辅火 | 委中土 | 支沟火 | |
癸酉 | 肾 | ||||
甲戌 | 心包 | 阳陵土 | 间使金 | 天井土 | |
乙亥 | 三焦 | ||||
乙干(肝)值日 | |||||
丙子 | 胆 | ||||
丁丑 | 肝 | 大敦木 | 行间火 | 中冲木 | |
戊寅 | 肺 | ||||
己卯 | 大肠 | 行间火 | 曲池土 | 劳宫火 | |
庚辰 | 胃 | ||||
辛巳 | 脾 | 太冲土 | 商丘金 | 大陵土 | |
壬午 | 心 | ||||
癸未 | 小肠 | 中都 | 腕骨 | 内关 | |
甲申 | 膀胱 | ||||
乙酉 | 肾 | 中封金 | 阴谷水 | 间使金 | |
丙戌 | 心包 | ||||
丁亥 | 三焦 | 曲泉水 | 中渚木 | 曲泽水 | |
丙干(小肠)值日 | |||||
戊子 | 胆 | 少泽金 | 侠溪水 | 关冲金 | |
己丑 | 肝 | ||||
庚寅 | 肺 | 前谷水 | 少商水 | 液门水 | |
辛卯 | 大肠 | ||||
壬辰 | 胃 | 后溪木 | 解溪火 | 中渚木 | |
癸巳 | 脾 | ||||
甲午 | 心 | 腕骨 | 通里 | 阳池 | |
乙未 | 小肠 | ||||
丙申 | 膀胱 | 阳谷火 | 委中土 | 支沟火 | |
丁酉 | 肾 | ||||
戊戌 | 心包 | 小海土 | 间使金 | 天井土 | |
乙亥 | 三焦 | ||||
丁干(心)值日 | |||||
庚子 | 胆 | ||||
辛丑 | 肝 | 少冲木 | 行间火 | 中冲木 | |
壬寅 | 肺 | ||||
癸卯 | 大肠 | 少府火 | 曲池土 | 劳宫火 | |
甲辰 | 胃 | ||||
乙巳 | 脾 | 神门土 | 商丘金 | 大陵土 | |
丙午 | 心 | ||||
丁未 | 小肠 | 通里 | 腕骨 | 内关 | |
戊申 | 膀胱 | ||||
己酉 | 肾 | 灵道金 | 阴谷水 | 间使金 | |
庚戌 | 心包 | ||||
辛亥 | 三焦 | 少海水 | 中渚木 | 曲泽水 | |
戊干(胃)值日 | |||||
壬子 | 胆 | 厉兑金 | 侠溪水 | 关冲金 | |
癸丑 | 肝 | ||||
甲寅 | 肺 | 内庭水 | 少商木 | 液门水 | |
乙卯 | 大肠 | ||||
丙辰 | 胃 | 陷谷木 | 解溪火 | 中渚木 | |
丁巳 | 脾 | ||||
戊午 | 心 | 冲阳 | 通里 | 阳池 | |
己未 | 小肠 | ||||
庚申 | 膀胱 | 解溪火 | 委中土 | 支沟火 | |
辛酉 | 肾 | ||||
壬戌 | 心包 | 三里土 | 间使金 | 天井土 | |
癸亥 | 三焦 | ||||
己干(脾)值日 | |||||
甲子 | 胆 | ||||
乙丑 | 肝 | 隐白木 | 行间火 | 中冲木 | |
丙寅 | 肺 | ||||
丁卯 | 大肠 | 大都火 | 曲池土 | 劳宫火 | |
戊辰 | 胃 | ||||
己巳 | 脾 | 太白土 | 商丘金 | 大陵土 | |
庚午 | 心 | ||||
辛未 | 小肠 | 公孙 | 腕骨 | 内关 | |
壬申 | 膀胱 | ||||
癸酉 | 肾 | 商丘金 | 阴谷水 | 间使金 | |
甲戌 | 心包 | ||||
乙亥 | 三焦 | 阴陵水 | 中渚木 | 曲泽水 | |
庚干(大肠)值日 | |||||
丙子 | 胆 | 商阳金 | 侠溪水 | 关冲金 | |
丁丑 | 肝 | ||||
戊寅 | 肺 | 二间水 | 少商木 | 液门水 | |
己卯 | 大肠 | ||||
庚辰 | 胃 | 三间木 | 解溪火 | 中渚木 | |
辛巳 | 脾 | ||||
壬午 | 心 | 合谷 | 通里 | 阳池 | |
癸未 | 小肠 | ||||
甲申 | 膀胱 | 阳溪火 | 委中土 | 支沟火 | |
乙酉 | 肾 | ||||
丙戌 | 心包 | 曲池土 | 间使金 | 天井土 | |
丁亥 | 三焦 | ||||
辛干(肺)值日 | |||||
戊子 | 胆 | ||||
己丑 | 肝 | 少商木 | 行间火 | 中冲木 | |
庚寅 | 肺 | ||||
辛卯 | 大肠 | 鱼际火 | 曲池土 | 劳营火 | |
壬辰 | 胃 | ||||
癸巳 | 脾 | 太渊土 | 商丘金 | 大陵土 | |
甲午 | 心 | ||||
乙未 | 小肠 | 列缺 | 腕骨 | 内关 | |
丙申 | 膀胱 | ||||
丁酉 | 肾 | 经渠金 | 阴谷水 | 间使金 | |
戊戌 | 心包 | ||||
己亥 | 三焦 | 尺泽水 | 中渚木 | 曲泽水 | |
壬干(膀胱)值日 | |||||
庚子 | 胆 | 至阴金 | 侠溪水 | 关冲金 | |
辛丑 | 肝 | ||||
壬寅 | 肺 | 通谷水 | 少商木 | 液门水 | |
癸卯 | 大肠 | ||||
甲辰 | 胃 | 束骨木 | 解溪火 | 中渚木 | |
乙巳 | 脾 | ||||
丙午 | 心 | 京骨 | 通里 | 阳池 | |
丁未 | 小肠 | ||||
戊申 | 膀胱 | 昆仑火 | 委中土 | 支沟火 | |
己酉 | 肾 | ||||
庚戌 | 心包 | 委中土 | 间使金 | 天井土 | |
辛亥 | 三焦 | ||||
癸干(肾)值日 | |||||
壬子 | 胆 | ||||
癸丑 | 肝 | 涌泉水 | 行间火 | 中冲木 | |
甲寅 | 肺 | ||||
乙卯 | 大肠 | 然谷火 | 曲池土 | 劳宫火 | |
丙辰 | 胃 | ||||
丁巳 | 脾 | 太溪土 | 商丘金 | 大陵土 | |
戊午 | 心 | ||||
己未 | 小肠 | 水泉 | 腕骨 | 内关 | |
庚申 | 膀胱 | ||||
辛酉 | 肾 | 复溜金 | 阴谷水 | 间使金 | |
壬戌 | 心包 | ||||
癸亥 | 三焦 | 阴谷水 | 中渚木 | 曲泽水 |
天淳堂按:“移光定位”出自《素问》,其原意为随着日光的移动来确定节气的位置。这种取穴方法是周楣声老先生的祖传之法。其大体与子午流注纳甲法相同,只是增加了阴经的六个原穴,使该法扩大了取穴范围,由原来的66个,扩充为72个而已。每日开穴次序,即成为井、荥、俞、原、经、合,并在一经固定不移。且将72穴分为值日经穴、值时经穴、纳穴这三种。值日经穴取纳甲之经脉穴位,值时经穴取纳支经脉穴位,纳穴则取三焦经脉及心包经脉穴位。每次开穴必用此3个穴位,若病证应取穴位与应开穴位同,则如此而已,否则加取主病之穴。
1.阴经增加了六个原穴,即:中都(肝),通里(心),公孙(脾),列缺(肺),水泉(肾),内关(包络);已用此种颜色标出。
2.表中未标明五行属性的穴位,皆是原穴。
2.移光定位和子午流注针法的比较
生物的生理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周期性和规律性,直至近代才为人们广泛地注意,遂有“生物钟”与“生理钟”之说。我国古代对此早有认识与理解,并已上升为精湛的理论体系。《素问·藏气法时论》就是以天之十干与人身藏气盛衰的关系所推理出的治则及预后专章。而篇中的后半部也与时间针法紧密联系。因此,不论是子午流注或是移光定位针灸方法,其最初与最早的根源,均是在《内经》天人合一与脏气法时的思想指导下,对人体生命科学的探索,就是想把自然界的阴阳矛盾和生克制约的这些周期性现象和节律,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流注的盛衰节律互相配合,同十二经的主要腧穴相联系,按日按时顺阴阳而调气血以取穴治病,而不为某穴专治某病或某病必取某穴那种狭隘的观点所约束。
不管这两种方法是否能符合于上述要求,从理论基础上说,均是无可非议的。但通过分析与比较,则两者的优劣,又是十分明白与显然的。
(1)子午流注针法的缺点
①名义含混,与“以名求实”的要求不符。子午乃是阴阳进退的分界线,流注乃是比譬人身脏腑的气血盈亏有如潮汐与月有朔望。根据这种关系用以作为按日按时针法的命名,是正确的。但是“子午”一词,含义广泛,天文家、术数家、道家以及医家等等,均可应用。唯物主义的科学可以与之结合,唯心主义的迷信也可加以利用。这就失之于浮泛和空洞。
②在十天当中有十个时辰的大缺口。物质世界阴阳转化的运动周期,本来就是如环无端,浑然一体,决不允许有等待弥补和填充的巨大漏洞。原来的子午流注配穴法,每日都是阴经交于阳经,或是阳经交于阴经。阴经的流注,起于阴日阴时,终于阳日阳时。例如胆经是起于甲日甲戌时之阳日阳时,终于乙日甲申的阴日阴时,只有11时。肝经是起于乙日乙酉的阴日阴时,终于丙日乙未的阳日阳时,也只有11时,每日交一次,每日差一时,最后交到癸日就空下了十个时辰。因此肾经的流注就不能起于癸日的癸丑,而是提前十个时辰起于癸亥,无法与甲日的戌时相交。在甲子十日再周表上可见到癸干值日时有十个时辰的大缺口,难道人身的生理循环到此即能发生中断吗!汪石山是反对子午流注配穴法的,对于这一漏洞也未明白提出。虽然可以用戊与癸合的方法对之进行弥补,使之有穴可开,但天然的完整圆圈是不能镶嵌填补的。
③十二经流注的跨越不能与当日的日干相符,在甲子十日再周表上,可见甲日是胆经值日,而流注时刻则是起于甲日下午之戌时,而终于乙日下午之申时,这就差不多占据了乙日白天大部分的时间,而甲日大部分的时间又是让癸日的流注所占据,这样一来,各经的流注关系,都变成了彼此跨越和退让。不仅与值日的经穴不符,也与脏气法时的关系不合。子午乃是阴阳的分界线,界线不表,越跨凌乱,不能从当天的时干中马上找出应开的时穴,而是要从前一日往下推,确是难以自圆其说。
以上的两大缺点,可以从甲子十日再周表上可以一望而知,如果认为子午流注的关系乃是干支的顺序关系,不是当天脏气法时的关系,必须用五门得变的方法进行弥补,将是愈补愈乱,只能使脏气法时的关系,屈从于干支的轮流而无法使干支学说为脏气法时的针法服务,这种关系是应该分清的。
(2)移光定位针法的优点
①名义明确,是子午流注学说的真正根源。《素问·八正神明论》说:“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答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义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六微旨大论》对移光定位一词,又再次提出并加以阐释,光,乃日光和月光,位,乃孔穴的位置,即根据日光和月光移动的规律,而采取相应的孔穴针刺治病,这是符合于生物节律与内外界环境统一性的基本规律的,可见“移光定位”一词,用于按日按时的针灸方法,其意义是极其明确切贴。
②移光定位的脏气周期,与干支的周期是首尾一贯,关系鲜明,决无中断与跨越的凌乱情况,可以从当天的时辰当中,马上找出应开的时穴,能符合脏气法时与阴阳进退的一般关系。
可见移光定位针法,无论是从理论体系与具体安排上,均是远远超出于子午流注针法之上,是时间针灸学另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与有待验证与开发的园地。
3.法时辨证取穴法
四时之寒暑,一日之晨昏,人身脏腑之机能活动莫不与之息息相关。故脏气法时,是中医天人相合的基本思想体系之一。而顺阴阳以调气血也就是针灸与药物的重要守则。子午流注与移光定位的针灸方法,仅是以穴应病,即不论病证的千变万化,而取穴的规律则是一成不变的,这似乎有失于凝固和板滞。而“法时辨证”乃是以十二脏腑的见证和证状发作或加剧之时间为准,再根据生克制约与脏气法时的原理而选经配穴。可以与子午流注及移光定位法互为羽翼而相得益彰。
比如肺与大肠属金,在子丑时肝胆木气旺盛之际,而肺与大肠之见证,则在此时发作或加剧,如系金气亢或木气被乘,就可在申酉时取用肾与膀胱经的要穴或五行相应穴以滋水涵木。
如系木气亢盛,每交子丑之时金受反侮,则可在寅卯时,取用肺与大肠经的要穴或五行相应穴以助金伐木。其余各时各脏可以类推。这种以病应时,以时应经,以经选穴的思想体系,并非周氏首创,本来就是散见于中医及针灸文献之中,不过未曾条理陈列而已,一经指出,自可显示其应有的光辉,列表说明于下。
法时辨证取穴表
脏气 | 证状发作或加剧时间 | 针灸时间 | 取穴法则 |
木气(肝、胆) | 子丑 | 虚申酉肾与膀胱经 | 滋水涵木 |
实寅卯肺与大肠经 | 助金伐木 | ||
火气(心、小肠、包络、三焦) | 午未戌亥 | 虚子丑肝与胆经 | 助木生水 |
实申酉肾与膀胱经 | 壮水制火 | ||
土气(脾、胃) | 辰巳 | 虚午未心与小肠经 | 补火生土 |
实子丑肝与胆经 | 助木制土 | ||
金气(肺、大肠) | 寅卯 | 虚辰巳脾与胃经 | 培土生金 |
实午未心与小肠经 | 泻火救金 | ||
水气(肾、膀胱) | 申酉 | 虚寅卯肺与大肠经 | 助金生水 |
实辰巳脾与胃经 | 培土制水 |
当然时间医学和时间针灸学,都是古人和今人在探索人体奥秘时所作出的许多尝试与设想,是否能真正与人体生命科学相符,尚不能有何凭证和肯定。周氏在这方面所作出的阐述,只是对子午流注、移光定位和法时辨证等几项针灸方法,能有一明确的理解和区分,便于选择、对照和应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