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癌的中医病机与辨证
妇科肿瘤主要指妇女内、外生殖器的良、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恶性肿瘤有子宫体癌、卵巢恶性肿瘤、恶性滋养叶细胞癌、外阴与阴道癌等。现代医学认为妇癌的发生,与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祖国医学对于妇女生殖系统,有诸多专用名词,如女子胞、胞脉、胞络、胞中、子门、子户、子肠、阴户、毛际等,而“子宫”之名,则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曰:“女子风寒在子宫,绝育十年无子。”就其生理功能而言,当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对于各种妇癌,虽无相应的病名,但根据各种妇癌的症状表现,属“崩漏”、“带下”、“症瘕”、“石瘕”、“积聚”等病范畴。“子宫”为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故藏中有泻,泻中有藏,精气充实,月事以时下。其生理病理,于脏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于经络,与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相系。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藏血,主疏泄,气血之调畅有赖肝脏之调达,故前人有“肝为女子先天”之说。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气血得生,则肝脏血海盈满。肾藏精,乙癸同源,精能化血,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素问·上古天真论》)。冲任督脉,皆起自胞中,李中梓曰:“中极之下为胞宫,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而出于会阴。”而“冲脉为十二经之血海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围身一周。督脉者,起于会阴,分三歧为任冲而上行腹背,故诸经者,皆联属于带脉,支络于督脉也。”冲为血海,上能灌诸阳,下能渗诸阴;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具有输注全身之阴液,调节阴经气血的功能。冲任督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通过脉络联系肝、脾、肾三脏,依赖脏腑气血的滋养,陈自明曰:“妇人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阴阳和平,经下依时,若劳伤不能制约,则忽然暴下,甚则昏闷。”故妇癌的发生,在脏腑责之于肝脾肾,在经络责之于冲任督带。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亏虚,则经脉失养,冲任失调,督带不和,诸病乃生。
《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傅青主女科》曰:“况任督之脉既虚,而疝瘕之症必起。”《诸病源候论》曰:“崩中之病,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气虚,不能制约经血,故忽然崩下,……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王九峰曰:“肝为藏血之脏,脾为统血之经,心境不畅,肝不条达,脾失斡旋,气阻血滞,痞满生焉。五志不和,俱从火化,火烁真阴,血海渐涸,故月事不以时下,必致血枯经闭而后已。”《妇科玉尺》曰:“妇人积聚之病虽属多端,而究其实,皆血之所为。”妇癌总由气滞血瘀,气常郁滞,血常不足所为,故舒肝养血为治病之要旨。
妇癌的主要症状,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或五色带下,腹中包块,或腹部疼痛,可各症兼夹。
其辨证关键在于辨虚实。妇癌之虚,一为妇癌好发于年老体弱之人,妇人以血为本,年老血亏,经脉失养,外邪易于乘虚侵入而致病;二为就诊病人,多属中晚期,癌瘤本身的耗气劫血,致气虚血亏,或已经手术或放、化疗后,令气血耗损,正气虚衰。然虚证之人,可因禀赋差异及病因不同,而有脾虚、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之异;妇癌之实为邪实,与寒凝、气滞、血瘀、湿毒等相关。虚实之辨,在于主症与全身症状的辨证,虚实常常夹杂。其辨证要点,详见下表2。
表2妇癌主症的辨证症状辨证实虚文献腹部肿块阴道出血带下赤白腹痛较为硬实,固定不移,根基深藏,腹壁紧张,青筋暴露,肤色暗晦,面色土黄漫肿根散,常可移动,边界欠清,腹部松软,水肿凹陷,肤色苍白无华“夫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二症病在肝脾,……”(《临证指南医案》)常有一次出血量多,血色瘀红,暗晦瘀块常有持续出血淋漓不尽,血色淡红,或鲜红“凡妇人交接即出血者,多由阴气薄弱,肾之不固,或阴分有火而然。
味腐臭味腥臭若脾虚气陷不能摄血者,……若脾肾虚弱,阴气不固者,……若肝肾阴虚不守者,……若阴火动血者……。”(《妇人规》)带下腥白,小腹冷痛(寒湿)带下量多色黄,脓稠臭秽(湿热)带下量多色白,似痰似唾(痰湿)带下黄黑,兼有“瘀”证(瘀血)带下量多,疲倦乏力,纳呆便溏(脾虚)带下色黄,或红,量少,五心烦热(肾阴虚)带下清冷,终日淋沥,腰膝酸冷(肾阳虚)“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此皆带下。”(《金匮要略》)刺痛或锥痛腹部拒按得寒则舒大便秘结病灶新发隐痛或钝痛腹部喜按得温则舒大便秘结或溏烂错杂多为久病“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
二、妇癌的中医辨治特色
妇癌的中医治疗,包括辨证、辨病、对症治疗三方面,在辨证方面,由于妇癌的病机总由冲任失调、气血失和所致,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故其临床表现,也有相同的证型。在癌瘤初起,以邪实为主,则为气滞血瘀、湿热瘀毒;疾病后期,正气渐虚,则多表现为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疾病初起,治宜疏肝理气、活血祛瘀、解毒抗癌,在辨证基础上,可用大黄蟅虫丸、桂枝茯苓丸,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莪术、茅根、仙鹤草等;癌瘤发展渐至正虚者,鳖甲煎丸加田七、地龙、山慈菇、七叶一枝花等扶正抗癌。辨病治疗方面,宫颈癌早期可选用三品一条枪、莪术油等局部治疗;子宫体癌、恶性滋养叶细胞癌、卵巢癌及其他肿瘤引起的腹腔广泛转移,可选用榄香烯、喜树碱、穿心莲内酯、鸦胆子乳等治疗。对症用药方面,以带下多为主的,可选用白果、凌霄花、龙骨、牡蛎、海螵蛸止带;出血量多者,可用人参粉、田七粉、云南白药、阿胶止血;腹痛甚者,可用肉桂、吴茱萸、炮干姜止痛散寒;桃仁、苏木、元胡索、五灵脂、蒲黄等祛瘀止痛。另外,妇癌在手术、放疗、化疗的同时配合中医治疗,可以达到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带瘤生存的目的。
三、妇癌的中医康复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性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来实现的。
卵巢是主要的内分泌腺,通过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前叶的反馈作用,调节性周期。这与中医学的肾——冲任,天癸——胞宫的功能极为相似。各种抗癌治疗手段,包括卵巢切除、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均使体内性激素的调节受到破坏,使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破坏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平衡,导致下丘脑——垂体轴的分泌功能紊乱,再进一步影响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从而出现了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如潮热、出汗、心烦、胁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易怒、抑郁、性欲减退、恐惧等精神性症状,并出现皮肤松弛、乳房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变形、多毛症等内分泌紊乱症状。此类患者周氏称之为“三性人”,即在社会性别上为女性,在生理性别上为中性,在临床表现上为男性,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证,治宜滋肾养肝,常用小柴胡汤加用紫河车、蛤土蟆、山萸肉、肉苁蓉、龟板等,以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达到代替部分性腺轴的功效,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肾阴虚、肝火旺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机能活动的增强有关,补肾能改善垂体和肾上腺功能,使紊乱了的神经体液调节机理趋于正常。而肝病与植物神经紊乱有关,“肝主疏泄”,包括植物神经的某些功能作用。滋肾养肝法使此类病人免除因补充雌激素类药物而致肿瘤复发的恐惧,并能使病人从心理上、生理上恢复到较为健康的状态,从根本上提高了生活质量,解除了患者的难言之隐,这也是中医康复治疗的优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