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特点,而有的病人,临床无明显的症状可辨,常常无法判断病证的性质。如有的病人,只说本人患有某种疾病,而从主观感觉和客观诊察上,辨不出疾病的虚、实、寒、热;也有的患者,只是通过某项检查证明有某种病证,而主观感觉上未发现异常。象这类病人,临床要把握疾病的本质,得出正确的辨证结论和进行恰当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困难。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治疗前的辨证曾提出这样的要求:“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对这种没有外在表现的患者,关键在于“无者求之”,即要追寻它的病理迹象。如何进行追究呢?
一、首先要从病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中寻求线索
过去病史与现在病史往往存在着直接关系,要正确认识现有病情,必须了解病变如何发展而来。如检验发现患者有蛋白尿,若每于起床活动后尿蛋白逐渐出现,长时间站立、行走,尿蛋白的含量随之增多,平卧休息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则应考虑证属气虚不摄,治疗用补中益气汤合水陆二仙丹,有相当好的效果。如患者有风水病史,应考虑蛋白尿的出现与肺气不足、脾气不摄、肾气不固有关。如:张某,女,13岁,学生,检查有蛋白尿一年多,于1976年9月12日就诊。患者于一年前患咽痛、感冒发热后,出现面目浮肿,伴有头痛、恶心、纳差、尿少、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在某部队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用青霉素及维生素C治疗3个月,症状消失而出院。以后曾因外感复发二次,均经治疗于3周内恢复,唯蛋白尿至今尚存,现除蛋白尿+~++外,临床无异常表现。
根据患者病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疾病初期为风邪外袭、肺气不宣、脾气不运、肾气开阖不利所致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的风水病。经住院治疗3月后,病邪已除,正气基本恢复,临床表现痊愈,而疾病过程中对肺气与肾气的耗伤,则从两次外感复发与蛋白尿的出现显示出来。肾气不固是由于肾阴肾阳双方的不足,因为肾阴肾阳仍能保持低水平的相对平衡,所以患者在主观上并无阴虚则热或阳虚则寒的症状,临床显示不出明显的虚象,只有通过实验检查显示出来。据此,拟定补肾阴、益肾阳、化生肾气、固摄肾精的原则,组合了大补元煎、水陆二仙丹、黄芪大枣汤,服用12剂,检查尿蛋白(+),继服24剂,尿蛋白消失。3个月和半年后复查,尿蛋白仍为阴性。
二、从正常中辨异常,在治疗效应上验辨证
所谓正常,往往是相对而言。如有的病人心率每分钟八九十次就出现心悸、胸闷的感觉;亦有的血压在182/117kPa就有头痛、头晕高血压症的表现。因此,每当从患者的疾病中辨不出病变属性时,必须注意病证的常中之变。有些临床难以明辨的疾病,可在治疗效应上验证是否正确。如:刘某,男,62岁,于1983年5月3日就诊。3个月来经常心慌、胸痛,无明显诱因,平时无任何不适,脉缓(62次/分)。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压156/96kPa。
用益气通阳活血化瘀法治疗一周,胸痛发作三次,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后来从病历发现,患者每当胸痛发作前后,出现心率增快,每分钟85次左右,脉象变数,血压升高195/117kPa。
从患者发病与未发病时的心率、脉象、血压的变化来看,均在正常范围,而心悸、胸痛的发作,大多在心率偏快、脉象偏数、血压偏高的时候。据此推测,阴血不足,心肝阳亢是诱发心悸、胸痛的主要原因。治法改用滋阴养血、清心安神,方用《寿世保元》养血清心汤,服用6剂,胸痛未再发作。因出现大便稀,每日2次,后改用三甲复脉汤,以滋阴潜阳,服用18剂,半年未再复发。
总之,疾病的过程是复杂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无症状、无体征,不等于无病变。只要临床善于思维,从常知变,从外知内,从疾病的因果关系和疾病的变化比较中,就能够作出较为切合实际的辨证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