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周炳文经验方

一、家传腰痛方

组成:黄芪15~30克,当归15克,川芎9克,芍药10克,熟地15克,升麻5~8克,地龙10克,台乌8~12克。

用法:水煎2次混合,分2次1日服完。

主治:各种腰痛,不论外感内伤,凡非新感时邪,而又偏于气滞血凝,筋骨劳损者,或肾肿大均适应。

方解:腰痛多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为标辨治,关键在于气滞血凝,尤其年久不愈者,非着重气血不可,因而方中重用黄芪,补虚损,充腠理为主,合四物汤补血活血,灌注经脉而充肾气;台乌温肾除冷,善行诸气以止痛;升麻助黄芪之升走直达病所;地龙咸寒通络利腰,导湿热下行,又制升麻之升浮,以引诸药直达腰际,共奏调理气血壮腰止痛之功,故每收全效。

加减运用:兼寒湿壅滞,腰冷苔腻食乏味,加灵仙、细辛;瘀阻腰痛如锥,加桃仁、苏木;肾阳衰微,腰际酸软加山萸肉、补骨脂,或杜仲、续断、菟丝子之类。例如本院医师黄某,男,40岁,久患肾盂肾炎,腰痛如断,不时发作,几乎每月住院,长期用西药失效,小便频数急胀,尿检脓球(+++),拍片左肾肿大,疑为肿瘤,遂与本方加桃仁9克。服之即效,连服16剂,腰痛急尿基本消失,仅酸软无力,原方去桃仁,加枣皮、补骨脂,又服15剂,腰健如常人,复查尿常规正常,拍片左肾肿大消失,至今10余年未发。

二、痹证五圣汤

组成:黄芪30~60克,金银花20~30克,石斛、远志、川牛膝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通痹、清热祛湿、除肿痛。

主治:痹证急性发作、四肢大关节焮肿剧痛,以膝髋关节肿痛为主者,疗效尤佳。

方解:痹证有风寒湿痹与热痹两大类别。本方以治体虚受邪热痹为主之证,故重用黄芪鼓舞气血,通经活络,贯百脉,调营卫,密腠理为主;配银花甘寒清热解毒以除肿痛;石斛味甘益津滋阴,协同黄芪补虚损,壮筋骨助一身元气;远志温经祛风消瘀结,逐痹通闭,助黄芪贯注络脉,温润关节;牛膝性滑走十二经络,补髓填精,益阴活血,引药下降直达病所,共奏益气蠲痹清热除痛之功。

加减运用:肿胀退后脉仍滑数者,为阴虚内热,加鳖甲、白芍,或龟板,益阴除蒸而敛浮阳;若膝关节肿痛不消,膝盖畸形上下削瘦如鹤膝,为风湿壅滞,则加枸杞、苍术、独活、秦艽、萆薢、蚕砂、白茄根等益肾祛风胜湿,膝肿可消。患者冯某,23岁,3年前起,双侧髂关节疼痛,拐步勉可行走,至半年前症情加重,痛剧不能下床,日夜呼痛不已,遍医不得止其痛,外无红肿,无压痛点,低热38℃,但饮食不减,脉濡舌淡腻。初试用五积散,痛势更甚,脉转弦滑,遂改用痹证五圣汤,加玄胡、乳没、灵仙、当归、芥子,服10剂痛大减,热清烦除,可下床,不扶可移步,去玄胡,加细辛又服10余剂,其痛基本消失,惟髂关节牵强,跨下困难;原方去乳没、银花,加忍冬藤、山甲珠、伸筋藤、千年健,滑利关节,守服40余剂,4年痼疾即告痊愈。

三、念君止血方

组成:红参10~15克,大全当归30克,茜草10~15克、大黄6~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活血、行瘀降气。

主治:大吐大咯血、急性出血如涌,可防瘀块窒息,或血尽气脱之险;不论来自气道或食道均适应,为急救止血之妙方。

方解:红参大固元气,气固则血摄;全当归活血生血,合茜草可收行瘀止血之妙;大黄降气平肝泻火,气降则火降,火下则血定。故对出血如涌者可即截止,为念君公常效方之一。近一老年妇女吴某,素患支气管扩张,间或咯血,但量不多,惟此次忽然血出如涌,面色白,唇舌如纸,就诊时仍频吐不已。前医用百合固金及泻心汤合犀角地黄汤,不得止其血,见脉濡散,大有血尽气脱之急,周氏即投用“念君止血方”一剂血减,二剂全止,再服两剂血无反复,调理而愈。

四、瘿瘤(甲状腺瘤)验方

组成:海藻、昆布、半夏各9克,夏枯草15克,党参、茯苓各10克,牡蛎15克,陈皮、山甲珠、肉桂、甘草各5克,玄胡8克。

功用:散痰破气、消硬软坚。

主治:颈脖瘿瘤(甲状腺肿瘤)。

方解:瘿瘤皆由气郁痰湿瘀结所致,海藻、昆布、玄胡、夏枯草、牡蛎,散痰破结;合二陈汤加党参,益气理脾除痰清源;再配肉桂温经、甲珠软坚;借海藻与甘草相反相成作用,功效更宏,从无不良反应。如患者冯某,女,45岁,皮革工人,前脖左侧一鸭蛋大肿瘤,坚硬如石,头晕,咽吞碍事,用上方服至第20剂,药力蓄积,忽然一个晚上消失,真奇妙,再无复生。我区为甲状腺瘤多发区,此方治愈者不可胜数。

五、紫癜(肌衄)验方

组成:鳖甲12克,升麻8克,生地、黄精各15克,蚕砂、萆薢各10克,桃仁6克。

功用:凉血散瘀、祛湿解毒。

主治:过敏性与血小板减少紫癜(肌衄)。

方解:方中鳖甲入血养阴退蒸,合升麻透表解毒;配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萆薢、蚕砂祛风胜湿;桃仁破血化瘀以消斑;取黄精、甘草入脾胃、润心肺而健脾统血。如阳明热盛脉滑数者,加生石膏;大便潜血加旱莲草、仙鹤草,去桃仁。例如倪某,女,10岁,通身紫斑,两腿较甚,关节痛,血小板18万,断为过敏性紫癜,住院8天,用强的松无效而邀诊,脉弦滑大,掌心热,牙衄,尿短,而用紫癜验方去桃仁,加秦艽、栀子、茜草,3剂紫癜大敛,牙衄亦减。效不更方,守服数剂,完全消失出院。

六、滴鼻通关方

组方:鲜土牛膝嫩兜50克。

功用:破痰通关、开窍化痹。

主治:喉痹中之“紧喉风”,痰涎闭阻,发病急骤,咽喉肿痛,痰鸣涌盛者,大有闭绝之险。皆起于肺胃积热,寒痰包裹,寒热搏结所成。

用法:切碎捣烂,加冷开水20毫升,搅匀榨取汁;令患者清洗鼻腔,仰卧枕肩使头低下,用脱脂棉花吸取药汁榨流鼻中,顺势咽下即坐起,呕吐涎痰,喉关即开。继则含服桂姜汤(肉桂、炮姜、炙甘草各5克),炖汤缓缓咽下,反复咯吐涎痰,如未全通可再滴,以窍开痰净为度。后服清咽利膈汤,清除痰热风火,病即痊愈。如患者白某,男,50岁,吉安高僧,陡患此病,3天未进粒米,水难咽下,胃中知饥,而喉卡食难通过,痰声漉漉,不能咯出,周氏即在园地拔取此药,如法施用,患者立即呕吐涎痰碗许,随进稀饭三、四碗,熟睡数小时,病即愈。

(徐学义编)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脾胃学说的发挥者周炳文》。周经彬 周绎彬 周洪彬 整理
2
本条ID:1410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