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成药与治法

中成药是历代医学家在临床上广为应用的重要剂型,用之得当,效如桴鼓。怎样使用中成药,并非是很简单的事,必须具备一些中医治疗法则的基本知识,才能用之得心应手。今从如何用治法指导中成药的床应用的角度,变一点粗浅的体会,以期就教于使用中成药的医者与患者。

一、治法与中成药的关系

中成药的历史非常悠久,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出现了中成药的雏型。《内经》也记载了一些有关膏、丹、丸、散的剂型。迨至《伤寒杂病论》对中成药的配伍、制作、服法、禁忌等则有了更为详细的论述,书中记载的成药已达五十九种之多,其中丸剂占二十种,散剂占三十六种,为中成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所载的中成药绝大多数沿用至今,若能依法用之,临床疗效卓著。其主要原因,即在于这些中成药都是在严谨的治法基础上配伍研制而成的,并在治疗法则的指导下运用于医疗实践。如涌吐剂瓜蒂散用以祛除稽留在上脘之停痰宿食;泻下剂三物备急丸治疗心腹诸卒暴百病;三物小白散治疗寒实结胸;和解剂四逆散治疗肝脾不和、阳郁不达而致的四肢厥逆;补益剂肾气丸治疗肾气虚致的虚劳、消渴、痰饮、脚气、妇人转胞;理中丸治脾阳、胃中虚寒的腹满泄泻、喜唾涎沫;活血剂抵当丸沼下焦蓄血证;鳖甲煎丸治疗疟母等,充分说明张仲景临证使用中成药是建立在治法的基础上的,后世医家也无不是按照这一规律而将中成药进行演变、发展、扩充,使之日益丰富多彩的。

二、使用中成药必须以治法为指导

许多中成药往往是以治法命名,使人一看就能大体上了解其功能与主治,便于临床使用。

如《景岳全书》之万氏牛黄清心丸,就具有清心开窍的功能,用于痰热蒙闭心窍而致的神志昏迷、谵语高烧等证。朱丹溪的大补阴丸,一看就会知它有滋补肾阴的作用。李杲的补中益气丸,功在补益中气、升举清阳,能治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胃体下垂、子宫脱垂之证。中满分消丸,就有使引起中焦胀满之水湿痰饮诸邪分利消除的功用。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均说明中成药与治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假如使用中成药一旦离开了治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赵氏建议以后创制的新中成药,在不与原成药名目重复的前提下,最好能参考治法命名为好。

中成药具有使用、保存、携带方便的优点。临床上只要能够正确地辨证论治,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选用切合病情的中成药,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前人有谓“丸者缓也”,因此,一般认为很多慢必病及一些疾病的善后调理,运用成品药则较汤剂恰当。但是,很多成品药又往往是急诊所必须,如有名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如能合理使用,均可挽救垂危于顷刻。

由于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医药工作者在挖掘中医方药遗产、创制新方新药等方面,都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中成药大量生产,名目繁多,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但是,对于它们的运用也必须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将治法和病情紧密的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药达病所,消除疾患。

首先是对某一治法的适应证及应用的范围,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选择与治法相应的中成药。清·程钟龄尝云:“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八法可以演绎、派生出若干法。如汗法,《内经》认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从而可以看出汗法是针对外感病而设的,它是指服用药物,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等作用,使机体分泌汗液,从而达到祛邪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外感疾病一般被分为感受风寒与感受风热两大类,故汗法也就随之而有辛温发表与辛凉解肌之别,故临床使用成品药也应严格区分。如风寒袭表犯肺,宜服荆防败毒散或通宣理肺丸,以辛温疏散,宣肺解表。若风热袭肺,则应选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以辛凉疏解。若属夏季时令外感,则应选具有清暑、化湿作用的解表药如清暑益气丸,藿香正气丸等。切不可一见感冒,不加辨证,任意投服,否则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

又如补法,是按照《内经》“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治疗原则确立的。通过补益气、血、阴、阳、心、肝、脾、肺、肾等的不同方法,扶助人体正气,达到兴奋、强壮、激发、提高人体机能的目的。补法的应用,一般以气血阴阳为纲,如脾肺气虚用补中益气丸,气阴两虚用天王补心丹,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

其次,对于中成药的药物组成、主治功能必须了解清楚,一种成药与另一种成药之间的共性及不同点也必须要加以鉴别,这样才能在临床选药时与病情吻合。在这一方面,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效法。例如用以治疗温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的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均具有清邪热,开心窍,拨乱反正之功。直至今天,在一些传染病患者处于高烧、昏迷、痉厥等危重阶段,应用这些药品,往往可使患者转危为安。但在具体的运用时必须明确三者之间的异同。一般认为,三药当中,紫雪丹的镇痉作用较强,适用于高热、抽搐为主的病症;安宫牛黄丸解毒豁痰之力较强,适用于高热、神昏、谵语为主的病症;至宝丹开窍之力较强,适用于昏迷为主的病症。由于药物的组成及效用不一,在运用上就要有所区别,充分说明中成药必须根据辨证施治原则应用的重要性。

中医治疗疾病,一贯主张“先议病,后议药”;议病即辨证,议药即论治,将理、法、方、药一气贯通。因此,临床治疗上使用中成药必须了解每一种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功能特性,并与治法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才能确实使中成药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是在长期的、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愿同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一道,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在总结运用中成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研制新的剂型,进一步丰富发展中成药这个伟大的宝库。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在明理知在成行的赵金铎》。朱建贵 赵超英 整理
2
本条ID:14097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