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茫指下最难知”,这是前贤对诊脉深有体会的见解。中医的诊脉要达到炉火纯青程度,确非易事,需要多临证,既了解平人之常脉,也要能测患者之变脉。尤其病人处生死关头时,更要细心诊察,方可起沉疴于指际之间。有的不同脉象,主病却相同,或同一脉象也可主病各异,这就一定要有娴熟的辨证功夫。
一、脉证从舍当辨
脉证从舍,是指当临证时,患者的脉与证不相符合,要分清脉证的真假,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医碥》指出:“凡脉证不相合,必有一真一假,须细辨之。如外虽烦热而脉见微弱者,必虚火也。腹虽胀满尚脉见微弱者,必胃虚也。虚火、虚胀,其堪攻乎?此宜从脉之真虚,不从证之假实也,其有本无烦热而脉见洪数者,非火邪也;本无胀滞而脉见弦强者,非内实也。无热无胀,其堪泻乎?此宜从证之真虚,不从脉之假实也。如寒邪内伤,或食停气滞而心腹急痛,以致脉道沉伏,或促或结,此为邪闭经络而然。既有痛胀等实证可据,则脉之虚乃假虚,当从证不从脉。又若伤寒四肢厥逆、寒战而脉见数滑,此由内热格阴。何以知之?以病由传经渐致,并非直中阴经,从无热证转寒之理,既有数滑之脉为据,则外证之虚为假虚,亦从脉不从证也。”这一段论述很精彩,在辨识真假虚实方面示人以规矩。赵氏的体会是:当外有烦热、内有腹胀满而脉虚者时,应注意真虚假实的问题;当外无烦热内无胀满而脉实者时,应注意真实假虚的问题。有热象而脉迟者,应考虑真寒假热的问题;反之,有寒象而脉数滑者,应考虑真热假热的问题。总之,在脉的从舍问题上要注意:
1.密切观察患者正气的强弱,邪气的盛衰,分清标本缓急,决定脉证的从舍。正气真虚,即便是脉证不符,也要首先考虑正气而从脉为主。
2.标证急时即便有虚象也要先考虑从证。因此,决定脉证从舍,要全面运用四诊,四诊合参才能从舍得宜。
赵氏在临床辨别中风闭脱疑似之证时,外证突然昏倒,手撒遗尿,继而神志昏愦,而双手脉沉伏于筋骨,但却和柔有神,即可考虑舍证从脉,要注意是否为真闭假脱。假如患者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而双手三部脉象浮芤而大,重按空虚无根,凡遇此种情况,应考虑舍证从脉,要注意是否为真脱假闭。要透过表面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而抓住本质的关键是密切观察病情,了解邪正虚实的客观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脉证从舍不当,虚实真假不明,就会治无准的,祸不旋踵。
二、浮脉非皆主表
浮脉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说明脉搏显现部位表浅。李时珍认为“浮脉为阳表病居”,多数医家便一见浮脉即断之为表证。其实,“浮为阳脉”是可信的,这说明正邪相争于浅表较激烈,更多的反映是正气尚盛,所以《伤寒论》中的厥阴病都是见“微浮”脉为欲愈,这就是说“微浮”脉代表正气来复。因此,脉诊见浮脉,要分清见于何部,有力无力等情况。赵氏曾治贵州一干部达某,男,60岁。肺癌手术后,仍咳嗽、咯痰,痰中带有血,舌质淡暗,脉弦细,初诊以培土生金法,佐以活血养阴,方用六君子汤加归芍、百合、百部、重楼、杏仁等味为丸,服药8个月。
1983年6月复诊,诸症俱好转,惟脉右浮大于左,并无表证存在,亦未见中空之芤象。左浮大于右可作外感医,今右浮大于左,说明病邪仍潜伏在里,但正气尚能抗邪,遂从阴虚内热论,拟养阴清肺法,药用南北沙参、玉竹、天冬、百合、甘草、炒杏仁、重楼、当归、炒桃仁、决明子、赤白芍、甘草、竹沥水为丸,调治半年,迄今仍很健康。临床上还可见到,七八岁的患儿出现右大于左的浮大脉,不到一天就会发生吐泻,多数是邪陷入里。因而,不可一见浮脉即认为是表证。
三、涩脉也主气滞
“往来艰涩不畅,有如轻刀刮竹”,谓之涩脉,多主“血少”、“精伤”,亦主血瘀。但由于脉为血府,血赖气运,气不运则血必滞,所以因气滞不畅而血循缓慢致脉涩者亦不少见。如孕脉多数见滑象,但亦有见虚涩不调者,系因胞阻气滞而影响血循。因情志抑郁,或忧思过虑、或大怒血郁而影响肝之疏泄功能,亦常可见到涩脉。如韩某某,女,54岁,有慢性肾炎病史,但因与其媳妇吵架后生气,见涩脉,细察之却有力,并伴口苦、咽干、轻度浮肿、溲黄、苔黄腻。赵氏以小柴胡汤入调气之枳壳、瓜蒌、薤白、当归等品,竟数剂而涩脉即转细弦,后以补肾清湿热而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