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往,皆从“内虚邪中”立论,用药偏于辛散燥烈。金元以降,始有“主火”、“主气”、“主痰”、“主虚”之论,以及“真中”、“类中”之分,使祖国医学在中风一病的理论现实践上渐臻完善。赵氏推崇明代张景岳“非风”之论,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之说,并渊于《内经》“煎厥”、“薄厥”、“大厥”的有关论述,认为中风之成,本在“积损颓败”、“本少滋荣”。其致病原因,无外年老体衰、精血亏耗;起居不节、劳倦过度;膏粱厚味、酒色斫伤;忧思喜怒、劳心伤志等因素,戕害真元之气,而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倾,气血逆乱,复被外因引动,卒然痉厥,如暴风骤起,知矢石之中的,发为中风。
然精血亏损,水不涵木,肝阳化风,掀忧横逆,侮肺金、动心阳,逆行脾胃之分,出入升降之机被窒,气化因之失常,故有气滞、血瘀、生痰、蕴湿、化火诸变,形成中风病机中标实的一面。
“本虚标实”的发病机理,决定了中风之治,亟当审明标本缓急、虚实闭脱。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赵氏认为:中风闭证,治标实为先;中风脱证,固本虚为急。尤其强调,除非纯虚无邪、真气欲脱之证,不宜过早滋腻呆补,若逆而用之,必致痰火、湿浊、菀陈、败血胶痼不化,不仅贻误病机,其则招致神志昏蒙不苏、肢体沮废难复的不良后果。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风又根萌于机体阳气之变动,故用药大忌辛燥升散,非柔润不足以调和。
鉴于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及中风“本虚标实”的病机规律,赵氏临床治疗本病,总以柔肝熄风、清利肝胆、解郁化痰、凉血泻热、益气活血、清心开窍、回阳固脱诸法则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的有关病理机制的论述,病证合参,归纳出:缺血性脑病,治以活血通络为要;出血性脑病,以凉血散血为先;脑血管痉挛以滋肾柔肝、益气活血为主的治疗纲领。并选用补肝肾、益精血、清营凉血而无滞腻助邪之弊;熄肝风、止痉厥、益气活血而无辛散燥烈之虞的药物,拟成柔肝熄风汤、活血通脉汤,以及凉血清脑汤等方剂(见本文经验方),通过临床验证,发现确能提高施治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