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活血化瘀法

近年来,随着对活血化瘀法研究的深入,活血化瘀的应用亦日益广泛。但是,如何正确地使用活血化瘀法,仍然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人身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因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气血失调是一切疾病的病理基础。“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气血相互为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帅血行,血母气生,两者不可分离。在病理状态下,“气有一息之不行,则血有一息之不运”,气不行而血不运,血不行则瘀滞。瘀滞的部位可以沉积于一隅,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阻滞,也可因脏腑功能失调而瘀滞在某一脏腑,因而导致瘀血为患的种种病变。

无论瘀血为病如何复杂,但瘀血证的出现都与人体阴阳气血虚实有关。要正确使用活血化瘀法,就应当对阴阳气血虚实进行细致的辨证,医学名著《医林改错》可谓集活血化瘀之大成,该书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五十种血瘀证,二十种气虚证,应用范围之广,其他医著难以相比。

但是,活血化瘀法的应用仍应据证而施。王清任认为:“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医林改错》)气实,气虚,血实,血亏,都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或瘀阻而形成血瘀证;进而论之,阴虚,阳虚,阴阳偏盛偏衰,都可致血瘀证。因此,辨清阴阳气血虚实诸证之所生,才能将活血化瘀法运用得当。

活血化瘀法,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原则制定的。

而“疏气令调”原则的运用,又必须结合气血虚实而兼顾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这里的“定”、“守”、“决”、“掣”,就是依据辨证所得结论而要求怎样运用活血化瘀法的。该法的运用,不是见瘀治瘀,而是从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出发,辨证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要正确使用活血化瘀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掌握辨证规律

对瘀血的辨证,除把握其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应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去辨治瘀血。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辨虚实。虚实是辨治大纲,正如王清任所言:“因虚弱而致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因病久而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元气自复”。气有虚实,血有亏瘀,使用活血化瘀法应详加辨识。

(2)辨标本缓急。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瘀重则逐瘀,瘀轻则活血,否则易犯虚虚实实之弊。

(3)辨脏腑。

脏腑辨证是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不明脏腑则不可以言医,不知病之所在则用药无方。

(4)辨经络。

经络有正经、经别、络脉之分,瘀血程度有浅深轻重之别,因此,使用活血化瘀法,应依据不同经络和瘀滞的程度而处方遣药。著名医家王清任分上、中、下而运用通窍、血府、膈下、少腹等逐瘀汤,实为活血化瘀之楷模方剂。如能再根据不同经络的病所,加入一些必要的引经药物,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辨治的效果。

2.要权衡药物用量

活血化瘀药物有一个基本共性,即少用则活血,多用则破血,瘀重则重用,瘀轻则轻用,且宜随正气强弱而配伍不同的扶正药物。同时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病程长短、疾病轻重等等,都是使用不同药量的依据。所以,王清任说:“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

3.要讲究服用方法

服药方法,不可忽视。一方面因活血化瘀药往往易伤正气,应中病即止,不可过阴;另一方面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祛邪达到扶正,或扶正达到祛邪,或攻补兼施。素来拟方用药,斟酌分量,考究服法。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在明理知在成行的赵金铎》。朱建贵 赵超英 整理
2
本条ID:14097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