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排泄、分泌功能严重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多种慢性肾脏病,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是内科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目前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
赵氏从事肾病的临床专题研究,有机会接触了不少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以中医学的脾胃学说为指导,运用健中运、和脾胃的基本法则,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医学虽无“肾功能衰竭”的病名,然在历代的医学文献中,类似的记载却十分丰富。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关格”、“癃闭”、“哕逆”、“水肿”等近似病证的描述。《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中,更为详尽地记述了“关格”一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并明确地指出本病的严重性,确属难能可贵。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寓真阴,为三焦之源,故“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此非不能滋”。
肾病迁延不复,更加失治、误治、饮食劳倦、七情相荡、寒暑交侵,必然导致肾气衰败,从而引起机体的阴阳失调,水火失济,五脏六腑机能活动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命火衰则肾不蒸化,火不生土则脾不运化,土不生金则肺不宣化……终致上下不并,三焦痞隔,升降出入之机失调,气化功能障碍,湿浊水毒潴留体内,水因气壅,气因水闭。正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五脏阳以竭也……精孤于内,气耗于外……气拒于内,形施于外。”湿浊水毒之邪,或上蒙清空,或下闭决渎,或寒化伤阳,或热化伤阴,致成本病病机中阴阳俱损、气血双亏、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复杂变化。然证虽万变,皆不离“脾肾衰败,湿浊壅滞”之宗。
赵氏常以“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为生化之源”、“中运乃升降之枢”等基本理论为指导,抓住调理脾胃、斡旋中运这一关键而标本兼顾,俾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滞邪,初步取得了改善症状,缓解病情,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功能而延缓或阻止肾衰的发展,制止出血倾向,提高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含量,控制稳定血压等效果,使一些患者得以带病延年。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脾胃的关系
1.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水湿,肾功能衰竭患者,大都具有肿满的见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必然导致机体物质代谢的严重紊乱;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认为,脾肾在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水谷的纳化,精气的产生与转输等,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濡养。
同时,代谢过程中的废水浊物,又通过脾之转输、肺之肃降、三焦之决渎、膀胱之气化而排出,从而维持机体的“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的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辟地论述了水液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虽然是通过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但脾胃的运化转输、散精排浊的功能,确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从而也就说明,诸种水湿肿满之证与脾胃功能失调的密切关系。盖脾主湿而恶湿,一方面脾失健运则水精不布,滞而为湿;另一方面,水湿潴留,也必然困脾害胃,导致中运不健,水湿泛滥。因此,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证候大多表现出既有精气不布而产生的虚的一面,又有湿浊水毒潴留壅滞而导致的实的一面,即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脾为肾之主,肾为胃之关。《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又《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肾为胃关,脾为肾主,决定了脾胃与肾在生理、病理过程中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
肾气的蒸化,是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传导排泄水液糟粕的原动力,是关门之正常开合启闭的主宰。若肾气衰败,败关门失司,火不生土,水湿不得蒸腾运化,必然反侮脾土而成泛滥无制之势,从而出现少尿、无尿、严重蛋白尿和高度水肿,抑或小便清长、夜尿频仍之变。是故《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有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水溢则为水胀。”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脾之所以为肾之主,一方面是指脾胃化生精气以保肾;另一方而是指土能制火,即脾胃以其升降转输、运化水湿的功能,保证肾脏水火既济的生理状态。若脾胃虚损,化源不济,肾精失充,则腰膝酸软,神疲懈怠。水不涵木,木少滋荣,阴浊上逆,多致血压增高、脑转耳鸣。土不制水,肾邪反侮,水湿泛滥,形不与衣相保。这正是病理过程中的肾病殃脾和治疗学上肾病治脾的理论依据。因此,《素问·诊要经终论》指出:“少阴终者……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说明少阴终则脾气绝,故腹胀闭上下不通,太阴终则肾气泛,故面色黑而死,这与终末性肾衰临床上多表现为脾肾衰败、胀闭呕噫、上下不通的证候特点是十分相契的。
2.脾胃为生化之源
举脾赅胃,皆属中土;脾居中央,化生精气营血而源源不断地溉濡四旁。是故《灵枢·邪客篇》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之间,而不休者也。”说明脾胃之生理功能,主要在于受纳、腐熟、运化水谷精微之气,上奉心肺,化气生血。在外则充养肌肤皮毛,在内则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得滋养,腑精神明,生气不竭。据临床所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因脾气衰败而生化不及,谷不生精,血失化源而致队阳俱损、气血两亏、身体极度羸弱、血浆蛋白及血色素下降,血不荣心而惊悸失眠、面色㿠白无华、舌体胖嫩、舌质暗淡、脉细无神。脾主统血,全赖乎气,气不摄血则便下黑粪、鼻衄、齿衄、皮肤出血点及紫癜……脾气衰败,阳和不敷,血气失于温煦而瘀滞不行,又往往成为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形成机理。因此,临证从扶养脾胃入手,不仅可使羸弱之病体得以康复,且可强健中运、辅土制水,达到祛邪之目的。
3.中运乃升降之枢
脾胃位居中央,职司健运斡旋、交通上下、溉濡四旁。水谷入胃,其精微上输心肺以滋养周身,其水液糟粕下输膀胱传导于大肠,从而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走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气化功能。若脾胃被伤,枢机滞塞,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轻则呕、泄、痞、胀,重则肿满、关格。因此,临证凡遇机体升降之机障碍所引起的诸种病变,皆可区别不同情况,运用斡旋中运的方法获得疗效。是故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一书中指出:“中者,脾胃也……中者,四运之轴,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总由脾肾衰败,升降之机失调,三焦决渎不利,湿浊壅滞,尿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潴留,而致哕逆不食,腹满䐜胀,便结或便溏。湿浊久郁化热熏蒸于上,则苔腻口臭;郁蒸肌肤,则皮肤瘙痒,出现尿霜。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脾胃论治的临床运用
如上所述,“肾衰”一病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的病机,每使临证者攻补两难,治疗束手。赵氏每于复杂纷纭的病情中,抓住健运脾胃、斡旋中焦、调整升降之机的方法,以香砂六君子汤、旋复代赭汤、新加黄龙汤、小柴胡汤互相配合,加减化裁,因热利导,使中毒症状得以缓解。呕吐剧而大便不爽或闭结者,酌加焦大黄;呕吐剧而大便溏者,加大剂伏龙肝包煎;湿浊化热、脘痞剧吐者,先以黄连温胆汤苦降辛开、宣通中焦升降之机;胸胁苦满、呕吐不食,可与小柴胡汤和解之法,然后健脾益肾,扶正培本;阳和不敷、血脉瘀滞而血压升高者,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剂,每获良效;肾气衰败、下元虚惫之证候明显者,应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选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益肾药物,如仙灵脾、菟丝子、枸杞子、川断、女贞子、旱莲草、巴戟、桑螵蛸、桑寄生、沉香等。因为此类患者,多属病程绵长、气血双亏、阴阳俱损、虚实互见、寒热夹杂,故不适用大量辛热燥烈、滋腻蛮补之品。否则,每多引起血压上升,NPN升高,出血倾向加重等不良后果。
鉴于“肾衰”病机的特点,临证用药时应注意:清热勿过苦寒,以防伤阳;祛湿勿过渗利,以免伤阴;滋阴勿滞腻,益阳忌温燥。总以“保胃气、存津液”为施治原则。
尿毒症的基本病理特点是以脾肾气衰、湿浊留滞、精气化生不足为主。因此,根据《内经》“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气法时论》)的基本精神,除了恰当的药物治疗而外,饮食上的调理也是很必要的。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患者,限制食入蛋白质,不仅可减少氮质分解代谢产物的潴留,还可减少因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有机酸类的积聚。因此,提倡每日蛋白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0~30克,应挑选具有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高生理价值的蛋白质类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将等,从而保证人体每日蛋白质代谢的需要。并增加蛋白质的利用,减少病体蛋白分解。这与中医在饮食上要求宜进清淡之品,避免重浊厚味滞留害胃的观点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