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某某,男,3岁。1992年11月11日初诊。
患儿于1992年7月30日因咳嗽三天入院,为第二次住院。第一次是因“反复咳嗽月余,加剧一周”而于1992年6月19日至7月22日住院,咳嗽呈阵发性,夜间为甚,并有发热。T39℃~40℃,偶见痰中鲜红血丝,经医大儿童医院治疗体温渐退而出院,但咳嗽未愈,转入杭州市第一医院。胸片示:节段性肺不张。考虑为支气管异物。五官科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物,术后咳少热退,予以出院,本次于三天前又咳,阵发性,剧烈时持续一小时,夜间为甚,始有发热,曾用丁胺卡那霉素静滴,体温退,仍见咳嗽,再去市一院住院。查体:T37.1℃,R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均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实验室检查亦均属正常,后给予止咳、抗感染(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青霉素、庆大霉素、灭滴灵等先后治疗)、支持疗法(输血2次,共200毫升)。8月3日,胸片(片号812721)报告:右肺下野感染伴脓疡形成。8月14日、8月24日及9月7日胸片复查,报告同前,大小与前相仿,约1.5cm×1.5×3cm。住院期间曾患上呼吸道感染两次,体温上升到39.6℃,控制后转入非感染病房,并给予大剂量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静滴。近10天来体温正常,咳嗽明显减少,两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干、湿罗音减少。精神好转,但营养状况较差。曾请中医、理疗配合治疗;请胸外科会诊,认为脓疡不能缩小,并提出感染在控制中,脓疡存在,建议手术。家长暂不接受,要求出院来詹氏处诊治。
诊见:患儿体属素体脾肺两虚,面黄形瘦,发稀而黄,平时汗多,外感易受,今年7月住院诊断为肺炎伴脓疡,住院近半年好转。日前又有新感,鼻塞流涕,痰鸣咳嗽不爽,伴有气逆,间有呕恶,胃纳不思,大便成形,小便短数,舌苔黄腻,指纹淡紫。
诊查:两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右下肺仍闻湿罗音,胸片示:右下肺炎伴脓疡。
治法:清宣豁痰运滞。
处方:
蝉衣2克、制天虫6克、杏仁6克、竹沥半夏6克、浙贝6克、化橘红5克、茯苓9克、炒苏子4克、冬瓜子9克、炒竹茹6克、炒淡芩2克、地龙6克。
7剂。
11月25日二诊因路途远,上方又服7剂,14剂服后,患儿鼻塞流涕明显好转,痰鸣咳嗽转松,清晨咳多伴呕吐,胃纳渐增,大便成形,日一次,小便色清,苔中白腻,指纹淡紫,证属外感已除,痰浊未尽。治拟清肃化痰运滞。
处方:
清炙桑白皮5克、前胡5克、清炙白前6克、杏仁6克、竹沥半夏6克、神曲6克、炒谷芽9克、浙贝6克、化橘红5克、炒苏子4克、炒淡芩2克、鸡金6克。
14剂。
12月9日三诊上方服后,咳嗽偶有,痰鸣已除,面色渐红润,胃纳增加,苔薄腻,指纹淡紫。诊查: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晰、罗音消失。胸片复查示:两肺未见实质性病变,心膈正常。与市一院胸片相比,右下肺炎伴脓疡已吸收(浙江中医学院门诊部摄片)。治拟益肺固表,健脾化痰。
处方:
炒苏子6克、杏仁6克、姜半夏6克、茯苓9克、炒白术5克、陈皮5克、炒苡仁9克、焦曲9克、炒谷、麦芽(各)6克、防风3克、生黄芪6克、枳壳2克。
7剂。
患儿又经上方加减调理月余,胃纳正常,精神活泼,体重较服中药前增加2千克。虽偶有感冒,但不日即愈,很少咳嗽。
1993年5月17日又去杭州市第一医院复查胸片示:两肺正常,未见实质性病变。与1992年9月7日胸片相比,右下肺炎伴脓疡已吸收(胸片号:979782)。
评析患儿素体脾肺两虚,外感易受,反复痰鸣咳嗽延已半年余,住院四次,均属肺气虚,外感引发咳嗽并发肺炎,而致肺脓疡。证属痰热内蕴,故缠绵难愈。詹氏认为患儿脾肺两虚,肺虚无以抗邪,反复外感;脾虚生化无权,体力日虚,生化不济,形体日瘦。故必须脾肺两顾。一方面以清泄痰势治其标;另一方面则须调理脾胃,扶正固其本,以达到增强体力而抗邪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