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倪某,男,7岁。1991年7月15日初诊。
患儿出生时不哭,输氧后才好转,三年前突然目视神呆,面色发青,四肢抽搐,喉间痰鸣,其后反复发作。近阶段右侧抽搐明显,脑电图描记为“癫痫”,今年4月开始发作转频,经多方医治无效前来就诊。
诊查:面色萎黄,精神尚可,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平肝熄风,镇痉豁痰。
处方:
明天麻9克、钩藤(后下)9克、辰茯苓9克、制天虫6克、地龙6克、陈胆星6克、郁金5克、白蒺藜9克、甘菊6克、炒白芍5克、陈皮5克、炒淡芩2克。
7剂。
二诊(7月29日)。患儿服药后仅发一次,时间明显短暂,症状较轻,且胃纳明显好转,大便干,苔薄黄腻,脉弦细,治拟前方出入。
处方:
明天麻9克、甘菊9克、白蒺藜9克、郁金5克、陈胆星6克、炒淡芩2克、炒桑叶9克、佩兰6克、炒枳壳3克、鸡金6克、炒谷芽9克、楂炭6克。
7剂。
三诊(8月5日)。服药治疗后,近阶段未见发作。寝时偶有惊窜不安,喉间有痰,咳不多,胃纳尚可,大便如常,溲浑而短,苔薄腻,脉弦滑,治拟前方出入。
处方:
明天麻6克、辰茯苓9克、钩藤(后下)9克、陈胆星6克、郁金5克、冬瓜子9克、竹沥半夏6克、浙贝6克、化橘红5克、甘菊6克、白蒺藜9克、炒白芍5克。
7剂。
四诊(8月12日)。服药后未见发作,其余诸症基本消除。嘱其续服“定痫豁痰汤”(详见经验方)半月后停药。随访两年未见痫证再发,患儿基本痊愈。
例二,周某,女,8岁,1991年11月11日初诊。
患儿出生时剖腹产,生后即哭。今年7月2日夜突然神昏目视神呆,痰鸣抽搐。每次发作时自不知觉,曾作脑电图检查诊为“左中央致痫灶”,曾服用西药治疗无效。
诊查:患儿面黄形瘦,反应较差,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平肝熄风,豁痰定痉。
处方:
明天麻9克、辰茯苓9克、白蒺藜9克、甘菊6克、地龙6克、竹沥半夏6克、制天虫6克、陈胆星6克、郁金5克、陈皮5克、浙贝6克、化橘红5克。
二诊(11月18日)。服药7剂。昨夜再发一次,痰滞稍松,胃纳一般,大便干,溲黄,苔薄黄腻,脉弦滑,拟前方出入。
处方:
明天麻9克、辰茯苓9克、钩藤(后下)9克、陈胆星6克、竹沥半夏6克、杏仁6克、制天虫6克、郁金5克、炒当归5克、炒白芍5克、陈皮5克、地龙6克。
7剂。
三诊(11月25日)。服药治疗后,近阶段未见发作。胃纳一般,二便尚可,苔薄腻,脉弦滑,嘱服“定痫豁痰汤”半月后停药。一年后随访,未再发作,已基本痊愈。
评析癫痫多发于学龄前后的儿童,多因惊、食、痰、血诸因引起。在《婴童百问》中有“神气怫郁,瞪眼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流涎,肚腹膨紧,手足抽搐,似生似死,或声或默,或项背反张,或腰脊强直”的记载。而詹氏认为,痰阻气道,气机壅滞又为本病发作之病理所系。正如《幼科释谜》中言:“然诸痫证,莫不有痰,咽喉梗塞,声出多般。致痰之由,惊食风寒,血滞心窍,邪犯心宫”。故癫痫一证其位在心、肝、脾三脏。盖心藏神,惊则伤神,小儿神志怯弱,若有所惊恐,则神失所守,邪阻心窍,神明内乱,窜扰经络。肝气郁滞,肝风内动,目视神呆,四肢抽搐。脾失健运之职,水谷滞而酿痰,阻于膈上,脉道闭塞,孔窍不通,脏腑气机升降之路痹阻,阴阳不能顺接,清阳受蒙,则神识迷糊。更由于痰阻气道,时有聚散,故癫痫之作,多为时发时止。詹氏根据以上的病机见解,制定了以熄风定痫、豁痰通窍活血的治疗大法。并自拟“定痫豁痰汤”。
从上述病例评析,方中明天麻、钩藤有平肝熄风,定痫止痉之效;制天虫、地龙有祛风通络,化痰定痫之力;陈胆星、竹沥半夏清热化痰;当归、白芍活血祛瘀和血;郁金清心解郁,行气破瘀;辰茯苓健脾化痰,宁心安神。并随症加用白蒺藜、桑叶、甘菊等以加强平肝作用。又脾虚生痰,痰随气逆,可致痫证反复不愈,故方中多配有朴花、藿香、炒白术、炒枳壳、神曲、炒谷芽等健脾燥湿,化痰理气之品,妙在清除内生痰浊之因。
临床上除用上述药物根据具体病情加减治疗外,詹氏还常配以单方。以朱砂、儿茶两药纳入猪心炖熟,量患儿胃口给服,提高疗效。
在治疗中,詹氏还指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患儿多数为大发作,所发时间多短暂且有逐渐增长趋势,发作次数亦逐渐增多,故应抓紧时机尽早治疗,其疗效亦较显著。
2.家庭护理关系很大,若经常情绪紧张,疲劳或经常外感,饮食失调则容易诱发,即使未见大发作,亦往往出现小发作或夜寝不宁,喉间痰鸣或两腿肌肉拘急不舒。
3.对较大患儿平时生活应多加照顾,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到火旁水边及公路上去游玩,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