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痫豁痰汤治疗癫痫

名医简介

詹起荪(1921〜),浙江中医学院教授。

痫证为小儿比较常见的疾病,若经常发作,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尤对智力发育影响较大。根据痫证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拟就定痫豁痰汤,疗效显著。处方组成:

明天麻、钩藤、辰茯苓、制僵蚕、地龙、陈胆星、炒,当归炒、白芍、郁金、陈皮。

方中明天麻熄风定痫,钩藤平肝熄风、镇痉止搐,制僵蚕祛风化痰,定痫镇痉,地龙祛风定痫通络,陈胆星清痰热止惊搐,为治痫之要药。如《婴童百问》曰:“南星调雄猪胆汁少许啖之辄效。”辰茯苓健脾化痰,宁心定痫,当归、白芍和血活血,郁金清心解郁,行气破瘀,陈皮理气解郁,宽中化痰。诸药配伍共奏熄风定痫,豁痰活血之功。

如风邪外袭痰阻气道者,可加贝母、橘红豁痰理气;有乳食停积者,可加神曲、炒薏仁消积;血滞心窍者,可加丹参活血。

药物剂量随病程长短、病儿年龄、体质和症状轻重而定,一般应轻量维持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巩固疗效。每日1剂,2次煎服为宜。1岁内幼儿可1次煎,少量多次给药,以保证体内一定的药物浓度并避免呕吐。

例1高某,男,15岁。1982年7月7日初诊。

有癫痫病史。脑电图检查提示“癫痫”可疑。去年至今反复发作,发时目呆、痰壅、四肢抽搐,以夜间为主。胃纳一般,大便干,溲短而浑,苔薄腻,脉弦滑。拟平肝熄风,镇痉豁痰。

处方:

辰茯苓9g、钩藤9g、白蒺藜9g、地龙6g、竹浙半夏6g、菊花6g、制僵蚕6g、明天麻5g、陈胆星5g、郁金5g、陈皮5g。

复诊(7月10日):服上方3剂目前喉间痰鸣、胃纳一般,大便干,溲黄,苔薄黄腻,鉍弦滑。拟前方出入:

辰茯苓9g、钩藤9g、竹沥半夏6g、杏仁6g、制僵蚕6g、明天麻5g、陆胆星5g、部金5g、炒当归5g、炒白芍5g、陈皮5g。

三诊(7月17日):服上药7剂后,近日未见发作。寐时惊恐不安,喉间有痰,咳不多,胃纳一般,大便尚可,溲浑而短,苔薄腻,脉弦滑。拟前方出入:

辰茯苓9g、钩藤9g、冬瓜子9g、竹沥半夏6g、制僵蚕6g、明天麻5g、陈胆星5g、郁金5g、贝母5g、橘红5g、菊花5g。

四诊(7月24日):服上药7剂后,现寐欠安,喉间痰鸣,肢痠乏力,胃纳一般,大便尚可,溲浑,苔薄白,脉细滑。拟前方出入:

辰茯苓9g、钩藤9g、白蒺藜9g、制僵蚕6g、桑叶6g、贝母6g、陈胆星6g、菊花6g、明天麻5g、郁金5g、橘红5g。

连服上方10剂余。随访观察5年,未见复发。

例2叶某,女,7岁。1982年3月27日初诊。

去年春季突然目呆神昏跌倒,口中有痰涎,手足拘急,曾发作四五次。前天又作,作后头痛,智力迟钝,纳呆,二便尚可,苔薄腻,脉弦滑。近日鼻塞流涕,咽红,咳嗽不爽。拟清宣豁痰,平肝镇静。

处方:

钩藤9g、白蒺藜9g、制僵蚕6g、竹沥半夏6g、桑叶6g、杏仁6g、贝母6g、明天麻5g、橘红5g、天竺黄5g、苏梗4g、蝉蜕2g。

复诊(3月31日):服上方4剂,近2日夜间再未发,痰滞稍松,胃纳不思,二便尚可,苔薄腻,脉弦滑。拟前方出入:

钩藤9g、白蒺藜9g、炒谷芽9g、制僵蚕6g、竹洇半夏6g、贝母6g、菊花6g、神曲6g、明天麻5g、前胡5g、橘红5g。

五诊(4月10日):近阶段未见发作,胃纳一般,二便尚可,拟前方出入:

辰茯苓9g、炒谷芽9g、桑叶6g、制僵蚕6g、地龙6g、神曲6g、明天麻5g、炒白芍5g、炒当归5g、陈皮5g、炙甘草3g。

六诊(4月17日):服上方7剂,诸症有所好转,效不更方,再进7剂。

七诊(4月28日):服药后未见再发,智力有所减退,纳谷不香,二便尚可,苔薄白,脉弦滑。拟平肝安神,佐以豁痰。处以下方剂:

辰茯苓9g、白蒺藜9g、丝瓜络9g、炒谷芽9g、桑叶6g、制僵蚕6g、菊花6g、钩藤6g、炒当归5g、陈皮5g。

续以前方出入,随诊观察5年未见复发。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癫狂痫卷》
2
本条ID:1501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