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某某,女,12岁。1991年11月20日初诊。
患儿反复呕吐六年余,约二周左右发作一次,每次呕吐时伴头晕、头痛,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及清水,吐前有上腹部不适,吐后缓解。平时常有恶心、嗳气、头晕、胸闷,肢倦乏力,长期胃纳不思,大便粗糙气秽,有时食后即便。转辗中西医治疗,虽能暂且缓解,但未能根治。患儿痛苦不堪,家长焦急万分。西医怀疑植物神经性癫痫及神经纤维瘤而住院检查。经三大常规、肝功能及血液有关生化检查,除血色素偏低外均属正常,听力、前庭功能、头颅摄片及胸片均无异常,CT检查亦无殊。出院时诊断为“周期性呕吐”前来诊治。
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呕吐又作,昨日呕吐四次,吐出多为酸臭食物,头昏胸闷,脘腹不舒;胃纳不思,肢倦乏力。苔白腻微黄,脉弦细。证属:脾虚湿蕴,食滞不运所致。
治法:理脾化湿,和胃运滞。
处方:
姜半夏6克、茯苓9克、陈皮5克、炒竹茹6克、炒枳壳2克、炒淡芩2克、郁金5克、明天麻6克、神曲9克、炒谷芽9克、炒苡仁9克、川朴花5克。
7剂。
11月27日二诊患儿服药后,呕吐已止,头昏胸闷亦减,胃纳稍增,大便成形气秽,有时食后即便,苔白腻,脉弦细,治拟前方出入。
处方:
姜半夏6克、茯苓9克、炒竹茹5克、陈皮5克、炒枳壳2克、佩兰9克、明天麻6克、郁金5克、炒苡仁9克、神曲6克、炒谷芽9克、朴花5克,7剂。
12月3日三诊经半月服药治疗后,患儿胃纳正常,精神好转,苔薄白,脉细。治拟前方出入,佐以调理脾胃以善后。
处方:
炒党参5克、茯苓9克、炒白术5克、陈皮5克、姜半夏6克、炒枳壳2克、郁金5克、神曲9克、炒谷芽9克、炒苡仁9克、川朴花5克,7剂。
随访至今两年余,患儿未再发生呕吐,胃纳增加,面色红润,体重由原来29千克增加到35.5千克。
评析患儿素体脾虚,健运失职,湿蕴食滞不运,蕴阻中焦,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时有上逆呕吐。湿蕴则清阳不得上升,痰浊反而上扰,则头昏胸闷,食滞不运,纳差脘腹不舒,大便粗糙气秽,脾虚食则即便。詹氏抓住脾虚失运,湿蕴中焦,气机不利之病机关键,提出了以理脾化湿,清泄痰热之温胆汤加味治之,使反复发作之顽疾,服药三周后得愈。
温胆汤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等组成。以姜半夏燥湿祛痰,和胃止呕为主;陈皮、茯苓理脾化湿祛痰;竹茹清热和胃止呕;枳实改枳壳以行气导滞;去方中甘草以防中满。
另加明天麻平肝止晕眩;郁金、佩兰宽胸开郁;朴花助陈皮行气;黄芩清湿热;苡仁、神曲、谷芽健脾和中运滞。全方共奏理脾化湿,和胃运滞之功。继则以六君子汤加减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