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惊泻的经验

惊泻是婴幼儿泄泻中的一个类型,好发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临床特征为大便泄下青稠不化有沫,水分较多,每天少则四、五次,多达十余次,便时稍有不畅感。患儿平素胆怯易惊,寝时多汗,容易罹患外感,多有湿疹病史,精神尚可,胃纳欠佳,舌苔多薄白或薄腻,指纹淡紫,若不注意调治,往往缠绵难愈。詹氏在长期的临诊经验中,对小儿惊泻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见解,主创有疗效显著的经验方“疏健分运汤”。

一、“脾虚肝旺”的学术见解

婴幼儿惊泻主要是肝脾功能失调所致,“脾虚肝旺”乃惊泻之病机关键所在。这是詹氏独到的学术见解。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量较成人更为迫切。然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未健,这就形成了营养需求大而相对谷气不足的内在矛盾;加之小儿饮食不能自节,寒温不能自调,无论外感、内伤均易致脾胃功能紊乱而导致泄泻。再则,小儿稚阴稚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体内阴阳之动态平衡及肝脾两脏之相互制约的生理关系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稍有偏颇则脾易虚而肝易旺。而且,小儿神气怯弱,见闻易动,大惊卒恐,每易致肝木亢旺,乘侮脾土,脾失健运,乳食不化而致泄泻。《证治准绳》曾指出:“小儿惊泻者,肝主惊。肝木也,盛则必传克于脾,脾土衰变则乳食不化,水道不调,故泄泻色青。”

二、“健脾分运、柔肝镇惊”的治疗特色

詹氏提出鉴于“脾虚肝旺”为惊泻的主要病机,故本病的基本治则应为“健脾分运、柔肝镇惊”。其方采用“益脾镇惊汤”和“痛泻要方”加减化裁治之。常用方药有炒白术、辰茯苓、炒白芍、防风、陈皮、钩藤、炒荠菜花、炒扁豆衣、扁豆花、焦曲、玉蝴蝶、藿香等。詹氏认为惊泻之脾虚,既非脾气衰弱,也非脾阳不足,而是脾失健运,故用白术、茯苓、陈皮健运脾土为主;他又指出,其肝旺既非肝经实火,也非肝阳上亢,故宜白芍之类通过柔养肝体以达到抑制的目的。这样,能使整个处方以扶土为主佐以疏木,切中惊泻之病机。在具体应用中有以下特点。

1.应以轻灵活泼之处方,适应小儿“生机蓬勃”、“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之特性。因此,詹氏谈到,因轻灵之品既可鼓舞脾胃之气,又可调整脾胃功能。此外,质轻味薄之品煎成汤剂后药汁清淡,苦味不甚,易于入口,便于小儿服用,故用药须选择质轻味薄之类为宜;同时还认为,药量宜轻,且服药以少量频服为妥。因惊泻患儿脾胃之气既伤,中州已不任重负,故药多量重不仅无益,反而愈伐其胃气。而少量频服,能缓缓振奋中土,促进药液吸收,从而加速泄泻的痊愈。

2.必须注意恰到好处地运用行气药。詹氏指出,行气药行而不守,可鼓舞脾胃斡旋之机而复升降出入之常,使补而不滞,敛中有通,只有气机流通才能使伏遏之热、蕴滞之湿、胶着之痰、停积之食得以推动荡涤。他常用的行气药有:木香、陈皮、玉蝴蝶、朴花等。

3.注意饮食调护为要务。

詹氏认为,泄泻本属脾胃之病,小儿饮食不知自节,稍有不慎泄泻常反复发作并易导致疳证。故临证强调饮食忌口,注意饮食调护实属重要。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擅长调治小儿脾肺的詹起荪》。詹乃俊 整理
2
本条ID:1409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