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证初期常表现为吞咽时胸骨下部有梗阻噎塞灼热之感,继而出现吞咽困难,噎塞不下行,反流呕吐,可间歇反复发作,病人异常痛苦。有时患者咯出少量痰涎,食物稍能下移,大便多秘结如羊矢状,可通过内窥镜检查是否癌肿或贲门失弛缓症,如属前者当按癌肿治疗。余对贲门失弛缓症有一定经验,此病为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食管下端括约肌不能弛缓,食管张力和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病,临床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可见舌红少津。由于吞咽困难,体重下降,脉细弱等,辨证属气阴两亏,津液不足。气虚无以斡旋,贲门弛张节律失常,阴亏液伤饮食入口难于下行,大便燥结。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谓此病乃“……中气衰惫,不能撑悬于内,则贲门缩小,以致幽门、小肠、大肠皆为之紧缩。……胃气不能息息下降,而冲气转因胃气不降,而乘虚上干,致痰涎亦随逆气上并,以壅塞贲门。夫此时贲门已缩如藕孔,又加逆气痰涎以壅塞其间,又焉能受饮食以下达乎?”张氏此论颇为精湛,余对本病观察,除张氏所论为中气衰惫、冲气上干、痰涎壅塞外,阴亏津伤亦为本病之重要病机,因参考张氏之参赭培气汤、东垣之通幽汤制定一方,名为益气滋阴镇逆汤,组方如下:石斛20克、北沙参20克、生熟地各15克、当归20克、太子参30克(或人参15克)、生代赭石30克、清半夏15克、枳实15克、郁李仁20克、佛手15克、知母15克、桃仁15克、寸冬15克、甘草10克。
方用人参以补中气,扶助脾胃之功能,斡旋贲门失常之节律,代赭石镇冲气之上逆,参赭合用补中有降,当归、石斛、沙参、麦冬、生熟地滋补阴液,郁李仁、桃仁润燥通幽,半夏、佛手、枳实降逆化痰疏郁理气。合之具有益气养阴、镇逆疏郁之功,用于本病效果颇佳。
如一妇女,50岁。患膈证食难下咽,梗阻噎塞不下行,时反胃吐出,进流食稍好,但亦不通畅。经医院检查排除食管癌,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治疗不效,病人十分痛苦。自述因与丈夫不和,精神忧郁日久,初觉食下不顺,继则噎塞梗阻,每日只能进食100克,大便秘结,舌红,脉沉,小有数象。投以上方嘱徐徐进药少量服之,连续用之以防吐出,初服药吐出约一半,继续服后吐出少量药,连服一剂半,觉通顺未吐,能进少量食物。前方加大黄7克,服后大便通,进食稍有梗阻,原方连续服之而愈。后以此方治愈多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