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学,是我国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藏的精粹内涵,主要依靠数以万计的丰富典籍文献予以传世,并由此得到继承与发扬。
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其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也是迄今所见世界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和临床体系的一门切于现实应用的医学科学,为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所共识。
世传中医药图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大部分,内容精彩纷呈,瑰宝璀璨夺目。
作为“宝库”,蕴藏着大量的学术、临床精华,有待于深入挖掘,使之进一步弘扬光大,造福于人类健康。
在我国的早期医学著作中,有几种被公认为是奠定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的必备典籍。如《黄帝内经》(含《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元·戴起宗,明·刘纯、张三锡、卢之颐,清·徐大椿、黄元御、邹汉璜等医学名家,均重视这四种医典的学术奠基作用,后人称为“四大经典医著”。1955年冬,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举办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时,明确提出了学员必须学习《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大经典著作。到了80年代,对四大经典医著又有了新的提法,我个人认为:前述几种早期医学名著,均系重要、必读之典籍。
回顾我国医药学发展史,曾有过几次医学图书的整理、编纂运动,其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有两次。一次是宋仁宗执政期间,成立了校正医书局,钦命掌禹锡、林亿、高保衡等主持此项工作,重点是将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名著(包括《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多种医籍)进行整理、校正、刊行,使这些典籍的整理本以崭新的面貌广为流传,影响遍及国内外。另一次是清代康熙年间,由陈梦雷、蒋延锡领衔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这是现存规模最大、有较完善编写体例、反映当时时代水平的医学官修类书,内容包括《素问》、《灵枢经》的原文及选注,脉诊,外诊法,脏腑身形,临床各科病证有关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以及总论,医家传记,艺文,纪事,杂论,外编等。上述内容,囊括了中医领域的多学科内容,适应了时代的需求。由于编者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去芜存菁”和诊治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全书编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平。这部1000余万字的宏编,计520卷,刊行于雍正四年(1726年),作为大型医学类书,甚便于学习、查找读者所需的内容,其实用价值亦须予以充分肯定。
本世纪30年代,曹炳章编纂《中国医学大成》及《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裘吉生主编《珍本医学集成》、《三三医书》,丁福保等主编《四部总录·医药篇》等,均为中医药古籍的编辑、整理和撰写书目提要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2年卫生部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召集全国中医研究、教学单位的中医文献专家开会,制定《中医古籍整理校注通则》。规划要求于10年内点校、整理中医古籍数百种,其中以《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等11种作为重点中医古籍,进行校注、语译,并列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文献研究的重要科研课题。1992年5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香山饭店召集会议,制定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国务院聘请了中医界两位专家参加古籍小组(一名成员,一名顾问),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事,大大有利于从宏观上指导中医药古籍的整理出版,并在具体规划方面加强并促进对这方面工作的领导。
根据1991年由薛清录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新编本)统计,从战国至1949年止,存留于世的中医药图书(包括少量有学术价值的抄本)共计为12124种,这是从全国113个大中图书馆藏书予以综合统计的数字,加上建国后出版的千余种新书,目前中医药图书的数量约在13500种左右,这是其他学科古籍很难相比的。又据此新编本的“类表”载述,中医药古籍共分12类。现将诸类略作调整、归纳如下:
(1)医经;(2)基础理论;(3)伤寒、金匮;(4)诊法;(5)本草;(6)方书;(7)临床各科(包括临证综合、温病、内科、妇产科、儿科、外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科);(8)针灸、推拿;(9)养生、导引气功;(10)医论、医案、医话;(11)医史;(12)综合性医著。今分别将12类医籍中学术临床水平较高、刊本多、影响大的名著列举、简介如下。
1.医经:这一类主要指《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和《难经》。这三部典籍成书于战国至汉代。内容以阐述中医药、针灸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主,兼述临床医学、病证及治法研究等,学术价值很高,堪称是奠基必读之典籍。后世有不少注本或研究性论著,如《黄帝内经素问》有:唐·王冰注本,明清注本则以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较为著名。有关《内经》的类编及摘编性著作则有“隋唐间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明·张介宾《类经》、李念莪《内经知要》,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等。属于发挥性的论著有: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宋·骆龙吉、明·刘浴德《内经拾遗方论》,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等。《灵枢经》注本则有明·马莳《灵枢经注证发微》,清·黄元御《灵枢悬解》等。《难经》注本,以宋·王九思《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元·滑寿《难经本义》,明·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清·徐大椿《难经经释》、丁锦《古本难经章阐注》等较为学者所重视,其中尤以《难经本义》的注文更为精当。
2.基础理论:现代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应以医经著作为指导。此处介绍系上述医经以外、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的论著,包括:旧题“汉·华佗”之《中藏经》,南齐·褚澄《褚氏遗书》,金·张元素《医学启源》,明·孙一奎《医旨绪余》、赵献可《医贯》,清·黄元御《四圣心源》等书。
涉及病源、病候及临床医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论著,则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最为著名,全书共57门,载述病证、证候1720条,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还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藏象、骨度、经络以及生理等方面的著作。
3.伤寒、金匮:这一类主要是指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后世将之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及其多不胜数的注本及研究性著作。《伤寒论》是一部以论述伤寒热病为主的名著,为中医辨证论治及八纲、八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本多达400余种,其中以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张遂辰《张卿子伤寒论》,清·喻昌《尚论篇》、柯韵伯《伤寒来苏集》、尤怡《伤寒贯珠集》、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唐宗海《伤寒论浅注补正》等书学术影响较大。属于发挥性的伤寒著作有: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许叔微《伤寒发微论》、郭雍《伤寒补亡论》,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刘完素《伤寒直格》,明·陶华《伤寒六书》、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戈维城《伤寒补天石》,清·张璐等《伤寒大成》、黄元御《伤寒悬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吴贞《伤寒指掌》等书。另有以伤寒为主的方论性著作,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清·徐大椿《伤寒论类方》、陈念祖《长沙方歌括》、《伤寒真方歌括》等。此数种对读者学习经方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大有裨益。
4.诊法:此类著作,主要介绍中医诊病方法。前贤将诊病概括为望、闻、问、切四种(简称四诊)。在中医古籍中属于综合性诊法内容的,则以宋·施发《察病指南》,清·林之翰《四诊抉微》等书较有代表性。而重点阐论脉诊的专著如晋·王叔和《脉经》,该书论脉已明确分为24种。嗣后则有托名著作《王叔和脉诀》(简称《脉诀》),另有宋·崔嘉彦《崔真人脉诀》,元·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明·张世贤《图注脉诀辨真》,清·沈镜《删注脉诀规正》等,在诸家脉诀中,又以唐·杜光庭《玉函经》,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李中梓《诊家正眼》,清·张璐《诊宗三味》、周学霆《三指禅》等较有学术特色,影响亦较广泛。
望诊方面的专著有明·汪宏《望诊遵经》,清·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等书。舌诊著作如元·敖氏原撰、杜本增订之《敖氏伤寒金镜录》,清·张登《伤寒舌鉴》、梁玉瑜《舌诊辨证》等。
5.本草:《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托名“神农氏”的一部药物专著。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多数学者认为汉代的可能更大)。该书序列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七情合和、五味四气等药学基础理论。书中共载述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本经》原著已佚,现存多种辑本,在学术上各具特色。梁·陶弘景在此书基础上另纂《本草经集注》,增补了药物及主治内容。属于《本经》系统论著,另有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清·张璐《本经逢源》、邹澍《本经疏证》、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等,可供研习《本经》的读者参阅。
综合性本草著作有:唐·苏敬《新修本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专著。唐代另一种本草名著——《本草拾遗》由陈藏器所撰,原书已佚,佚文可见于多种本草著作,内容主要是补《本经》之遗佚,故以“拾遗”为书名。宋代,由朝廷组织编写《开宝本草》(尚药奉御刘翰等领衔主编),另有《日华子诸家本草》及掌禹锡《嘉本草》、苏颂《本草图经》等名著。值得重视的是,唐慎微主编之《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这是一部以总结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的名著,共收1746种药,并将药物分为103类。在此以后,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本草名著有宋·寇宗《本草衍义》,元·王好古《汤液本草》,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等。
明·万历年间,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该书收载药物1892种,有丰富的插图和附方,书中阐述本草内容殊详,并提出较为科学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是一部享有国际声誉的药物、博物学名著,学术影响至为深广,现有多种外文译本。
迄于清代,先后刊行了刘若金《本草述》、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名著。此外,偏重于阐发药性的本草专著有《珍珠囊药性赋》(原题:金·李杲撰)。另有有关炮制药物的专著,如刘宋时期的雷斅所撰之《雷公炮炙论》,这是我国早期有代表性的炮制名著。清代简明易学的药物专著有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等书,属于食疗性质的本草著作有:唐·孟诜《食疗本草》,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清·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等;救荒性质的药物专著有明·朱橚《救荒本草》;本草谱录性编著如清·刘灏等《广群芳谱》、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内容十分丰富。
6.方书:
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古佚医学帛书,内有《五十二病方》,共列医方280首,据考证约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被认为是最早的医方著作。在未发现此医学帛书之前,以书籍面貌传世的方书著作,则以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在早期方书中具有代表性,其中不乏用于急救及常见多发病的方治内容。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反映了当时对各科疾病的诊治水平的显著提高。其后王焘《外台秘要》,该书保存了若干已佚古医籍和名医的治疗方剂和方论。宋·王怀隐主编《太平圣惠方》,该书总结了公元10世纪以前的临床各科病证及治法、方药、选方达一万余首。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圣济总录》,收选方剂近两万首。宋代著名方书另有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洪遵《洪氏集验方》、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严用和《济生方》等。
迄于明初,朱橚领衔辑编《普济方》(原为168卷,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之改编为426卷),搜方达61759首,这是现存规模最为恢宏之方书巨著。明代其他较有影响的方书有:董宿、方贤《奇效良方》、张时彻《摄生众妙方》、吴昆《医方考》、王肯堂《杂病证治类方》等。清代以罗美《古今名医方论》、汪昂《医方集解》、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费伯雄《医方论》、陆懋修《不谢方》等方书较为实用。
属于歌括、便读的方书编著有:清·汪昂《汤头歌诀》、陈念祖《时方歌括》、《时方妙用》、张秉成《成方便读》、李文炳《仙拈集》等。突出走方医诊疗经验及验方著作则有清·赵学敏《串雅内编》、《串雅外编》、谢元钦《良方集腋》、祝补斋《卫生鸿宝》、鲍相傲《验方新编》(此书刻本极多,影响很大)、龚自璋《医方易简新编》、费山寿《急救应验良方》等。此外,研究《本草纲目》附方的方书,则以清·蔡烈先《本草万方针线》、曹绳彦《本草纲目万方类编》较为著名。
7.临床各科:中医临床古籍属于综合性内容(即包括各科多种临床病证证治内容者)的著作很多,但其中多数是以内科证治为主,兼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病证。如宋·窦材《扁鹊心书》,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李杲《兰室秘藏》,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朱震亨《金匮钩玄》及《丹溪心法》,明·徐彦纯《玉机微义》、王纶《明医杂着》、虞天民《医学正传》、方广《丹溪心法附余》、皇甫中《明医指掌》、龚廷贤《万病回春》及《寿世保元》、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清·喻昌《医门法律》、蒋示吉《医宗说约》、陈士铎《石室秘录》及《辨证奇闻》、张璐《张氏医通》、程国彭《医学心悟》、徐大椿《兰台轨范》、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及《医学实在易》、江涵暾《笔花医镜》、林佩琴《类证治裁》、赵濂《医门补要》等书。
属于温病的名著有:明·吴又可《温疫论》,清·叶桂《温热论》、薛生白《温热条辨》、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雷少逸《时病论》、戴天章《广温疫论》、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刘奎《松峰说疫》、余霖《疫疹一得》等。
更偏重于内科病证证治的名著有:金·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明·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薛己《内科摘要》、秦昌遇等《症因脉治》,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吴谦《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浊》、尤怡《金匮翼》、费伯雄《医醇剩义》等。另有风、劳、臌、膈及血证专病论著,较著名的如:清·姜天叙《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元·葛可久《十药神书》,明·龚居中《痰火点雪》、汪绮石《理虚元鉴》,清·吴澄《不居集》(以上四种均偏重于劳病证治),以及熊庆笏《中风论》、张寿颐《中风斠诠》、唐容川《血证论》等。
关于妇产科,现存内容较为完整的早期名著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著名的有:明·万全《万氏女科》、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武之望《济阴纲目》,清·肖赓六《女科经纶》、傅山《傅青主女科》、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沈金鳌《妇科玉尺》、竹林寺僧《竹林寺秘传女科》等。产科专著,最早有唐·昝殷《经效产宝》,宋·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此二书之内容均较精要可取。迄于清代,又有不少卓有影响的名著,如亟斋居士《达生篇》,刊本多达130余种,几乎成为家庭必备之医籍。该书强调产妇在分娩时宜沉着、镇静,要掌握好“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要诀,这实际上是早期的“无痛分娩法”,其先进性、科学性,令人叹为观止。在其后倪枝维《产宝》、阎纯玺《胎产心法》、陈笏庵《胎产秘书》等产科著作,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儿科著作亦颇多,早期有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传之《颅囟经》(一作“东汉·卫汛撰”),今存本已非全帙。具有中外影响的是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钱氏对儿科病证,主要采用五脏辨证法以决定其治法,方药精审,讲求实效。其后又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作者佚名),此书以儿科病证医论丰富著称于世。明代则有万全《幼科发挥》、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清代以夏鼎《幼科铁镜》、许豫和《许氏幼科七种》及吴睿堂《保婴易知录》等书之学术临床价值较高。儿科著作中另有痘疹、麻疹专著多种。麻疹医籍以清·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最具代表性;痘疹专书早在宋代即有陈文中之《陈氏小儿痘疹方论》。其后明·翁仲仁《痘疹金镜录》,清·宋麟祥《痘疹正宗》、朱纯嘏《痘疹定论》等均有较大影响。有关小儿惊疳著作,则以清·庄在田《遂生福幼合编》最受医家、病家欢迎,刊本近70种之多。
关于外科,现存最早专著为刘宋·刘涓子传、南齐·龚庆宣所编之《刘涓子鬼遗方》,此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晋以前的外科成就,学术影响广泛。在其后的外科名著有:原题宋·窦杰撰(后经明·窦梦麟续增)《疮疡经验全书》,元·齐德之《外科精义》,明·汪机《外科理例》、王肯堂《外科证治准绳》、陈实功《外科正宗》(此书以“论治精”著称)。清代又刊行了较多的外科名著,如:祁坤《外科大成》、陈士铎《洞天奥旨》、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顾世澄《疡医大全》、高秉钧《疡科心得集》、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高文晋《外科图说》等书,在学术、临床方面各具特色。
外科的专病著作则有宋·李迅《集验背疽方》,清·张镜《刺疔捷法》、过铸《刺疔汇要》、梁希曾《疬科全书》(疬指瘰疬,相当于淋巴结核,多见于颈部),明·薛己《疠疡机要》(麻风专书)、陈司成《霉疮秘录》(性病专著)等。
伤科方面,早期名著有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此方较集中地论述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并收录了40余首有关伤科病证的治疗方药。明清时期亦有若干专著,其中以明·薛己《正体类要》,清·钱秀昌《伤科补要》、赵竹泉《伤科大成》较受学者和专业医生的重视。
眼科较早的专著有《银海精微》(原题:“唐·孙思邈撰”)和元·倪维德《原机启微》。此二书的刊行、传世,使眼科理论与临床方治趋于系统、成熟。其后,明·葆光道人《眼科龙目论》、傅仁宇《审视瑶函》、邓苑《一草亭眼科全书》,清·吴谦《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黄庭镜《目经大成》等书,亦有较大学术影响,成为眼科常用的参考书。
咽喉口齿病作为临床小科,也有不少精品论著,如:《咽喉脉证通治》(作者佚名,刊年朱于考证)和清·张宗良《喉科指掌》、郑梅涧《重楼玉钥》,以及由燕山窦氏撰、朱翔宇所编辑之《喉症全科紫诊集》等,均为喉科名著。其中尤以《重楼玉钥》更具代表性。郑氏作为喉科世医,相传迄今不衰。此外,白喉、喉痧均有多种专书。白喉如:清·李纪方《白喉全生集》、耐修子《白喉治法忌表抉微》(此书风行甚广,刊本近百种)等。喉痧有清·陈耕道《疫痧草》、张振《痧喉正义》等书,所选方治,多有良效,至于口齿科,明·薛己撰有《口齿类要》,书中对口齿病证的证治有精要的载述。
8.针灸、推拿: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医书共有14种,其中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战国以前的作品,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两部人体经脉学和有关灸疗的专书。前述医经类之《灵枢经》有相当比重的针灸学术论述。晋·皇甫谧将《素问》、《灵枢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此书原刻本已佚)三书有关针灸学内容予以分类合编,撰成《针灸甲乙经》,这是我国最早、内容趋于系统、完整的针灸学专著。后世针灸著作又以明·徐凤《徐氏针灸大全》、杨继洲《针灸大成》,清·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等书较有代表性。《针灸大成》对后世的学术临床影响尤为广泛。
有关经络、孔穴专著,早期尚有隋唐时期杨上善《黄帝明堂经》(共13卷,今仅残存1卷),实际影响较大的是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滑寿《十四经发挥》,清·陈惠畴《经脉图考》等书。
此外,介绍针灸医术的著作有:元·杜思敬《针灸节要》,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西方子《西子明堂灸经》以及有关太乙神针方面的著作等。
推拿、按摩,古代多用于小儿,其名著如:明·龚廷贤《小儿推拿秘旨》,清·熊应雄《推拿广义》,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张振《厘正按摩要术》等书。
外治法专著则以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一书内容最为丰富。
9.养生、导引气功:在古代养生著作中,宋·陈直撰、元·邹铉增补之《寿亲养老新书》以内容博洽切于实用著称于世。他如元·丘处机《摄生消息论》、王圭《泰定养生主论》,明·高濂《遵生八笺》、胡文焕《寿养丛书》(包含《养生类纂》、《三元参赞延寿书》等16种养生学专著)、冷谦《修龄要旨》、李中梓《寿世青编》等。
导引气功,也有较多的专著,如马王堆汉墓医书中有《导引图》,绘有44幅多种运动姿势的彩色人形图,并附文字说明,属于医疗和体育相结合的著作。明清时期,有幼真先生《胎息经注》、尹真人《性命圭旨》、潘霨《卫生要术》等书。另有原题达摩祖师《易筋经》,书中载述有关医疗体育、锻炼身体的方法,并附图解。此书在医疗、体育界流传颇广。
10.医论、医案、医话:医论著作,较著名的有:宋·程迥《医经正本书》,元·朱震亨《格致余论》、王履《医经溯洄集》,明·韩矛心《韩氏医通》,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唐大烈《吴医汇讲》等书。
医案著作很多,其中大型的医案类编有:明·江《名医类案》,清·魏之《续名医类案》、俞震《古今医案按》等。个人医案著作较广的有:明·汪机《石山医案》、孙一奎《孙文垣医案》,清·喻昌《寓意草》、尤怡《静香楼医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徐大椿《洄溪医案》、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等。
医话著作亦颇多,其中以明·黄承昊《折肱漫录》,清·计楠《客尘医话》、王世雄《潜斋医话》、陆以《冷庐医话》尤为著名。
11.医史:有关医史著作,我国自宋代开始就有史料性编著,强杲所撰之《医说》,资料堪称博洽,颇具代表性。属于通史性质的著述则有: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郑文焯《医故》;侧重于传记性的编著为宋·周守中《历代名医蒙求》,明·李濂《医史》,清·陈梦雷《医术名传列传》等书。
12.综合性医著:这类医书的数量较多,它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多方面的综合内容,难以简单地将之归入上述十一类医著中,在综合性医书范畴内,有的侧重于医学通论,如: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楼英《医学纲目》、李梃《医学入门》、张介宾《景岳全书》、李中梓《医宗必读》,清·罗美《古今名医汇粹》、景日眕《嵩崖遵生书》等。关于丛书合刻的则有:金·刘完素《刘河间医学六书》、李杲等《东垣十书》,元·杜思敬《济生拔粹》,明·薛己等《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万全万密斋医学全书》、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王肯堂《六科证治准绳》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李中梓《土材三书》,清·喻昌《喻氏医书三种》、傅山《傅青主男女科》、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张璐《张氏医书七种》、王琦《医林指月》、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徐大椿《徐氏医书八种》、沈金鳌《沈氏尊生书》、吴谦《医宗金鉴》、章楠《医门棒喝》、王士雄《潜斋医学丛书》、陈念祖《南雅堂医学全集》、陆懋修《世补斋医书》、唐宗海《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周学海《周氏医学丛书》等。
综上所述,读者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中医药古籍的博大精深。其所蕴藏无可比拟的瑰宝,必将焕发出更为璀璨夺目的光彩,为我国和世界各民族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