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之名,始于伊尹,相传他是商代的名厨师。中医方剂的最早著作《汤液经》,据云出自伊尹之手。可见在商代,人们已经使用食物来治疗疾病。而且可能在早年,方剂中的食物占有主要地位。以后,方剂的组成逐渐改为以药物为主。这里所说的汤,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一种治疗手段。
汤与中药煎剂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例如:
①食物、药物并存。这些药物往往气味芳香,药性偏温。主要功用为理气健脾。在一般情况下,寒凉、攻下、利水、破血等药物均不使用。
②服用方法多为将这些药物及食物研为细末,每次用3~10克,加盐少许,沸汤点服。用量远低于一般中药汤剂,并且不予煎煮。
③适用于稍感不适的病人,即在病情轻微不需延医诊治时,可以自己服汤调理,也可为了预防不适而服用。
汤也不同于食疗。不同之处在于:
①食疗是以食物为主,而汤则往往食、药相杂,且草药所占的比重多较大。
②食疗是在进餐时食用具有治疗与营养价值、通过不同的烹调方法而制成的食品,可以补充营养,维持生命。而汤多在餐前服用,制作方法单一。且因用量甚微,不足以补充营养。
在中医古籍中,将汤列为专节叙述的当首推北宋于1078~1085年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卷十内单列“诸汤”一节。原载豆蔻汤、枣汤等16方,后又补入10方,共计26方。
“诸汤”一节的特点有二:一为与常用的桂枝汤等方剂不同,属于单列。二为此节中的诸汤多为调理脾胃而设。但卷三治一切气中专列治疗脾胃病的方剂,足证两者具有一定区别。“诸汤”的调理脾胃,不是用来治疗脾胃病,而是消除脾胃不适。这种不适,尚未达到发生疾病的程度。
明代《普济方》267卷为“诸汤香煎门”,诸汤一节中有53方,分别由《医方集成》、《和剂局方》、《卫生家宝》等10余种方书中摘出。以后,朝鲜金礼蒙在1445年编成的《医方类聚》中,将卷198作为诸汤门,除将《和剂局方》中的26个汤方全部收入外,还集《寿亲养老书》、《神隐》、《居家必用》等近10种医书中的汤方,共计125方,可谓集明初之前的“汤”的大成。以后,“汤”散见于明清的医书中。
现据《医方类聚》所载,对“汤”的组成及其功效简述如下:
一、组成
在125个汤方中,除去重复出现之外,数目约为100个左右。组成汤方的食物与药物,范围较为局限,这也表明汤的治疗范围远逊于中药汤剂。
1.食物:共41种。可分以下几类:
(1)果实:如橄榄、杏、乌梅、枣、林檎、葡萄、橘、橙、梨、莲子、松子、杏仁、核桃仁、杨梅、栗子。
(2)蔬菜:白菜、青椒、扁豆、山药、红豆。
(3)谷类:大小麦、粟米、白面。
(4)调味品:生姜、干姜、盐、蔗糖、桂、胡椒、茴香、丁香、麻油、薄荷、蜜、甘草。
(5)花类:梅花、茉莉、菊花、桂花、木犀。
上列食物,主要是水果、果仁及调味品。无任何动物性食物。
2.药物:共53种。可分以下几类:
(1)补益:人参、白术、地黄、枸杞。
(2)芳香开窍:龙脑、菖蒲、麝香。
(3)利水渗湿:茯苓、猪苓、泽泻。
(4)活血化瘀:三棱、莪术、川芎、姜黄。
(5)收涩:五味子、百药煎、金樱子。
(6)消食:神曲、麦芽。
(7)温里:毕澄茄、良姜、草果、肉豆蔻、椒目。
(8)理气:陈皮、木香、白豆蔻、砂仁、青皮、香附、乌药、沉香、檀香、甘松、川楝、川朴。
(9)其他:桔梗、葛根、木瓜、柏叶、紫苏、藿叶、荆芥、花粉、葛花、阿魏、白芷、苍术、益智仁、辰砂等。
在上列药物中,经常出现于汤方的,多为温里、理气药物。其他类的药物,包括补益药在内,甚少使用。有的如三棱、阿魏、泽泻等,仅见于个别汤方。
二、功效
古代医家使用“汤”来进行医疗保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因所举汤例多为引用前人文献,故仍保留过去的计量单位):
1.脾胃失调:这是“汤”的主要适用范围。临床表现有腹中觉冷、胸膈胁腹等处胀满或疼痛、呕恶、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腹泻等。有关汤方甚多,举例如下:豆蔻汤: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胸膈痞滞,呕吐呃逆,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饮食。
肉豆蔻二斤,甘草二斤十二两,白面一斤半,丁香一斤十二两,盐三斤四两,为末,每服一钱,沸汤食前点服。
枣汤:治脾胃不和,干呕恶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
生姜5两,甘草3两,枣去核一斤,为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常服健脾胃,顺气进食。
2.止咳化痰,调肺气,利胸膈:肺部疾病如咳嗽痰多,呼吸不利,胸闷气短等,于虚人、老人中较为常见,故此类汤方为数不少。举例如下:杏霜汤:调肺气,利胸膈,治咳嗽,止痰逆。
粟米一斗六升,盐十六斤,杏仁十斤,甘草十斤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调服,不拘时候。
常服悦泽颜色,光润皮肤。
3.生津止咳:津液内生不足,或呕吐、腹泻过度以致损伤津液,可用此类汤方,举例如下:白梅汤: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口干烦渴,津液不足。
檀香十两,盐十五斤,甘草十三斤半,白梅二十九斤。为末,每服一钱,擦生姜新汲水下。
如酒后干呕,恶心舌涩,如茶吃。
4.去暑邪、除烦渴:举例如下:二宜汤:治冒暑引饮,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
干姜四斤,甘草三十斤,杏仁、桂心各四斤四两。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如伤暑烦渴,用新水调下,不计时候。
5.宁心安神:凡精神不佳,心烦恍惚者,可用此类汤方。举例如下:檀香汤:治精神不爽,头目昏眩,心情烦躁,志意不定。
白芷、川芎各二两,檀香三两,桔梗三十两,甘草六两。为末,每服一钱,盐少许,沸汤点服。
常服调中顺气,安神定志,清爽头目。
6.解酒:酒醉时可服。举例如下:醒醉汤:橄榄一斤,盐二两,甘草二两。为末,以沸汤点服,自然生津液,醒醉。
7.美容:汤方内服,可使容貌美好。举例如下:秘方金樱煎法:下霜时取金樱子,杵烂,用酒榨取汁,滤过后慢火熬成膏,后入檀香诸香在内,瓦罐收储,沸汤点服。能活血驻颜。
8.养生延年:此类汤方,久服可以延年。举例如下:仙术汤:辟瘟疫,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
苍术四十八斤,枣二斗四升,干姜二十四两,杏仁六斤,甘草十四斤,盐二十五斤。为末,每服一钱,在食前沸汤点服。常服延年,明目驻颜,轻身不老。
上述为汤方的主要功效,至于其他功效,限于篇幅,不予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