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男,14岁,学生。1958年8月30日初诊。
双目红肿疼痛5天。
患者自诉于5天前突然起病,先病于左,后病于右,肿胀刺痛,痛痒交作,逐渐加重。四诊所见:双目红肿如桃,怕光流泪,沙涩难睁,眼眵堆积,胶结不开,白睛红丝缕缕,头额连眼眶胀痛,坐卧不宁,伴恶寒发热,口苦而小溲短赤,大便干燥,舌尖红,苔薄微黄,脉弦数。此乃风热火眼,治宜疏风清热,消肿止痛。处方:睛明、瞳子髎、太阳、耳尖。
以上穴位,睛明用28号毫针直刺1.5寸深,每3分钟提插捻转针泻手法一次,眼眶和眼珠均有沉重酸胀感,留针半小时。后三穴三棱针点刺出血,每穴约0.5毫升,针后热泪盈眶,头痛眼胀,当即轻松,病势大减。9月1日复诊,红肿消退过半,可见光亮。又刺攒竹、太阳出血,三日后随访已上学念书,其病获愈。
评析本病中医名为“天行赤眼”或称“暴发火眼”,俗称红眼病。好发于春秋二季,且能传染于他人。其发病之因,多由风热毒邪,时行戾气,或过食辛辣煎炒,兼风热上熏于目而成。
本病历代医籍多有载述,如《玉龙歌》云:“两眼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胜玉歌》亦云:“目内红肿苦皱眉,丝竹攒竹亦堪医。”杨氏认为此病属阳实火热之证,治宜疏风泄热,消肿止痛为法。取足太阳经穴睛明、攒竹主治一切目病,太阳主表,刺之疏散上焦风热;耳尖、太阳为经外奇穴,点刺出血,泻头目壅滞之热邪;瞳子髎刺血,因少阳属胆木主风,能疏风热以泻相火。数穴合用,刺血为主,可达散风清热、通络明目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