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化瘀治疗术后粘连

腹腔手术之后,合并肠管不同程度粘连者并不少见。患者常以腹痛腹胀、大便不畅或秘结为主症,少数重症有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之可能。临床所见,一般肠梗阻总以气滞为主,且因腹腔手术常有余血留滞于腹内,成为瘀血,故其基本病机不外乎气滞血瘀。但气滞与血瘀的主次,轻重程度各有差异。且因肠腑气血不和,常可影响于胃,胃气不和,甚则上逆,则伴有胃脘痞胀,饮食减少,嗳气频多,甚则呕恶。脾胃升降失常,还可兼夹湿、热、食滞、寒凝等病理因素。日久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影响精微转移敷布,导致不同程度的虚证。病久不愈,虚实夹杂,调治更为困难。然究其根源,每多由实致虚。故对症状较著,腹部胀痛,持续不解者,还当重在行气化瘀,并应据证而配以温中、化湿、清热、消导与和胃降逆等法或兼顾补虚,益气或滋阴相配合。

偏于气滞者,柴胡疏肝散为一般常用之方。并可据证参用木香匀气散(《世医得效方》:丁香、木香、檀香、砂仁、蔻仁、沉香、藿香、甘草)、木香枳术丸(《卫生宝鉴》方:木香、枳实、白术)、三和散(《医学入门》方:紫苏、沉香、羌活、川芎、木香、槟榔、白术、大腹皮、甘草)等。偏于血瘀者,可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瘀煎(《景岳全书》方:归尾、山楂、香附、红花、乌药、青皮、木香、泽泻)等。

临床所见慢性肠粘连患者,常由于某些诱因而发作加重,如饮食不节、劳倦、情志不畅、受寒等等。故平素应注意防范,发作加重时亦应据证审因而治之。有的患者或由饮食生冷,或在气温骤降之时,也有在房事后腹部受凉,以致寒凝气滞,腹痛发作,畏寒喜暖。如遇上述诸因,温药祛寒、行气通阳之法常可奏效。如由饮食寒冷所致者,配用丁香、肉桂、良姜等;外寒引发者,宜酌配苏叶、桂枝、生姜、防风等;阴寒内盛者,需用肉桂、附子等。按肉桂温里祛寒、行气行血,凡腹痛属寒者,固为常用之品,即使有热象者,于清热通腑方中配用此药(如黄连、大黄等药加配肉桂),也有反佐之功。肉桂还可研成细粉,掺少许置于天枢、关元、气海等穴(选1~2穴)位皮肤上,外贴约5厘米×4厘米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亦可再用热水袋温敷贴药部位。

内服外治,更增其效。

1984年1月27日曾诊李某,男,41岁,10年前曾行胃次全切除手术,一年后腹部胀痛时作,腑气不畅。2月来发作加频,腹痛较甚,喜温畏寒,大便多日不解,钡剂X线检查诊断为肠粘连。视其舌苔薄白,诊得两脉细弦。病属腹痛,证乃气滞血瘀兼有里寒,治以温中理气通瘀。药用肉桂3克(后下),紫苏叶、梗各10克,乌药10克,延胡索12克,橘核10克,红花10克,三棱10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分二次煎温服。外用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敷于关元穴,胶布外贴。服药及外治二日,腹中鸣响,矢气多,大便畅行,腹部胀痛大减,5剂而腹痛消失。以后发作次少,腹痛程度亦显著减轻。发作当时正值严寒,患者腹痛甚而且胀,畏寒,故方中以肉桂配紫苏叶、梗,温中祛寒之力尤增,与行气化瘀之药相伍,更有协同作用。类似病例或偏于寒邪或偏于气滞,通过服药调治数月而使病情显著好转者甚多,兹不赘述。

又如马某,男,46岁,农民,1975年10月患阑尾炎,经手术治疗,创口愈合良好,惟右下腹时觉隐痛,痛引阴部,行走时需微伛其身躯,不能直腰,经多种治疗效果不着,一直未能从事正常劳动,于1978年1月来诊。询知饮食、大小便均尚正常,舌苔脉象亦无明显异常,右上腹轻度压痛,无明显包块,病属腹痛,考虑此证可能由于术后气滞血瘀,瘀在少腹经脉,拟方化瘀行气为主,取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用炒当归10克、炒川芎10克、赤芍10克、延胡索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炙乳香10克、炒小茴香3克、制大黄5克、薏仁30克、败酱草30克,每日1剂,二次煎服。服药5剂后少腹疼痛已轻。服药20剂时,腰部可以逐渐挺直,腹痛不着,调治月余,逐渐恢复正常劳动。以后在天阴之时少腹尚觉隐痛,于前方中去败酱草,服3~5剂,症状随即控制。随访至1985年春,宿疾未见发作。

按少腹逐瘀汤原方主治项谓:“此方治小腹积块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本例手术后右少腹疼痛,位于手术疤痕部之附近,与术后血瘀有一定关系。痛引阴部,腰不能挺直,恐与瘀滞经络,影响局部气血运行有关,故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治之。处方中多种药物俱入厥阴肝经,气血俱通;加苡仁祛湿浊,败酱草解毒行瘀。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脾胃病专家徐景藩》。单兆伟 刘沈林 徐丹华整理
2
本条ID:14058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