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脾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然其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主运化:包括运化精微和水湿,前者是主要的,后者为相应之辅。故治脾病重在健运脾气,脾气健运,水谷能化精微,水湿不内停。
2.关于脾统血:联系《难经》谓脾“主裹血”、《灵枢》谓“脾藏营”,两者可以理解为藏与统的动态平衡机制。“统”包括统摄和统调。统血无权,可导致血离其经,血溢于外。如裹藏过多,不能正常地调配运行,则脾脏裹血虽多,仍可见血虚及或出血之证。裹藏之血若瘀滞日久,成为“老血”,则同样亦不能营其正常运行、滋养等功能。
3.与抗病功能有关:《灵枢》谓“脾为之卫”、“脾者主为卫”。此“卫”即指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徐氏在临床上观察120例脾虚病人,治疗前后对比,Ig G、Ig A、Ig M等数值增加,提示体液免疫功能的增强,也证实了这一点。故主张在外感疾病的防治措施中,也应重视提高脾胃功能。在复杂或重证外感疾患的病程中,亦应注意勿使脾胃气阴受损,并及时予以调治,俾正气充盛,邪气自祛。在热病恢复期的善后调治中,能重视脾胃功能,有助于早趋康复,避免复发或再感外邪。
4.脾与涎和意:《素问》谓“五脏……脾为涎”,“五脏所藏……脾藏意”。《难经·三十四难》亦谓“脾藏意与智”。关于脾与涎和意的关系,脾气虚者,可见多涎;脾阴虚者,则见少涎。这可从涎的唾液淀粉酶活力差的动态观察中得到证实。脾虚患者经用健脾药治疗后,临床郑状改善的同时,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也得到恢复,从而促进消化腺的分泌趋向正常。“意”和“智”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如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活动等。
脾病甚多,在临床最常见的脾病主要有:泄泻(尤其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等。由于脾居中焦,为升降之枢纽,故脾与其他脏腑互有联系。脾胃有病,还可反映为头面诸窍与二便的病症。可见脾脏在病理状态下,可影响到整体。
脾病的病机及其证候的相互关系和治则方药,可归纳如下:健脾益气理脾行气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广木香砂仁陈皮脾气下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脾阳虚配加干姜、附子、草豆蔻脾血虚配加归身、白芍、枣仁、龙眼肉脾阴虚配加莲肉、扁豆、石斛、白芍兼食积配加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湿困配加苍术、厚朴、半夏、藿香、佩兰停饮配加桂枝、茯苓、白术、甘草、泽泻水肿配加猪苓、车前子、连皮苓、玉米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