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一、胃之生理

1.胃主受纳,也能磨谷:《巢氏病源》提出“胃受谷而脾磨之”的论点后,一般认为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纳。其实,胃既主受纳,也能磨谷。程应旄在《医经句测》中明确提出“胃无消磨健运则不化”之说,强调胃不仅只是受纳,也能消磨谷物,水谷必须经胃的消磨、腐熟后,营养成分才能被小肠吸收。

2.体阳用阴,多气多血:由于胃腑体阳而主动,其动自上而下,蠕动不已,才能使已腐熟之谷气下入小肠,故“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的论述,在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一再提到。

胃不仅是“水谷之海”,也是“气血之海”(《灵枢·玉版》),两者相辅相成。《素问·气血形志篇》指出“阳明常多气多血”,此“阳明”既指经脉,亦包括胃腑。在生理上胃腑多气多血,故在病理状态下,气病多而血病亦多。

3.上清下浊,主降宜和:喻嘉言《寓意草》中提到“一胃分为三脘,上脘多气、下脘多血”,并认为“上脘清阳居多,下脘浊阴居多”。此论甚为精辟。胃部容量较大,形态“纡曲屈伸”,应该分部位,深入了解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上脘是胃底为主的部位,下脘应在胃角水平线以下,上、下脘之间属于中脘。胃中气体轻而在上,水谷及胃中津液贮于下脘。

胃以通降为顺,胃气和则能食而化,气血以生,寝寐得安。降与和具有同义,降则和,不降则病。

4.胃气为本,喜润喜燥:关于“胃气”的含义,除胃的功能外,还体现在气血充盛,运行通畅,缓和均匀的正常脉象。临床如见重病之人,胃尚能纳,犹有生机;若谢谷不纳,胃气败绝,则预后严重。

据徐氏的体会,对临床病例应作具体分析,用润用燥,根据病情。人体素质有阴阳偏胜,所食的谷、肉、果、菜,其性不一,四时寒温不同,情绪及劳逸有异,故胃之喜恶亦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病后津亏,汗多液耗,郁热伤阴,口干舌红者,当用柔润。若寒邪内侵,痰饮停聚,泛吐痰涎,舌白口粘者,当用辛燥。梨汁、蔗浆,胃燥所喜,秋燥亦宜;姜葱薤蒜,胃寒宜进,冬月所适。一润一燥,各有相当,俱为胃家所宜。从胃对食品、药物之属性所需而言,既喜润,亦喜燥。

二、胃之病理

徐氏常言,胃病的病机有虚有实,病理因素有寒有热。虚实和寒热互为关联,而气血病理是其基础。

1.气血之病

(1)气病:气滞不畅,可表现为胃脘痞胀,疼痛,不知饥,食入而胀尤甚。气滞甚则窜络,还可撑胀及于两胁,或及于胸腹。嗳气或矢气可以排其滞气,故得嗳及矢气觉舒,嗳气不遂则脘胀尤甚。

气逆之状,如呃逆,恶心,呕吐,并常伴先嗳气,食后呃逆,有时可出现食物反流。

实证常见明显的气滞、气逆病机,胃虚亦可伴见气滞。胃气既虚,磨化功能不足,气机不畅,气留而不降,亦可伴见气滞。如兼肝气横逆,乘侮胃土,则胃气虚而可伴见气逆。如脾气亦虚,阳微不升,胃气亦随脾气下陷。

(2)血病:胃热胃实,气火上亢,可以伤及胃络而致出血。胃中虚,气不摄血,亦可出血。

出血之症,其血必虚。根据出血量之多少,而呈现相应的血虚证候。与此同时,离经之血不能尽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瘀。气滞久则血运不畅,可致血络瘀滞。气滞与血瘀又可相互影响。气滞不消,其瘀尤甚;血瘀不祛,其气尤滞。

血虚者其气亦虚,尤以原系气虚之人,因气不摄血而出血者,气血俱虚之证尤著。

2.胃寒胃热

(1)胃寒:外感寒邪,经口入胃,或经体表肌肤通过经络而及于胃。胃气虚,胃阳虚弱者,寒自内生,(胃之阳虚与脾肾之阳不足亦有关)其寒虽有内外之分,每常相兼,如有内寒者易感外寒,感受外寒者亦易加重内寒。

胃中寒,胃气易滞。饮食水谷不易腐熟,容易停积于胃中。胃寒而气滞,津液凝聚,可以成为痰、饮,表现为多唾清涎,呕吐,脘痛且胀,胃中有水声、腹鸣辘辘、头眩等症。

(2)胃热:素体胃热;或酒食不节,胃中生热;或肝气久郁化火犯胃;或胃阴不足,阴虚生热。

胃热由于外邪所干者属实,自内而生者有虚有实。胃中热则耗伤胃津,热愈盛则津伤尤甚。

此外,胆热可以犯胃。《灵枢》早就提出“邪在胆,逆在胃”之说,《素问》亦有“口苦者,胆疸也,疸者热也”之论。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脾胃病专家徐景藩》。单兆伟 刘沈林 徐丹华整理
2
本条ID:14057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