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之生理病理

祖国医学将心分为神明之心和血肉之心。前者是指脑神经而言,后者指心脏而言。

心位于“肺下肝上”、“形如未开莲花”。“心为诸经之主……而血脉,脉气流于诸经”。“此一主者,气血之根,生化之本,十二经之网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所谓肺下肝上,是指心脏居胸腔,大如拳。“左右有肺”,“心尖略向左”,“色赤而鲜”,“体外圆滑,内腔如囊,中有横直膈膜相隔如户如房”,心脏主持血液循环。以肝的疏泄阳气,肾脏的阴精上交于心,借着自然界的诸阳之气渗透于中,转化为心气,在心气的鼓动和神明的调节下,使心脏不断地发生节奏性跳动,将血液输入血脉,循环于机体,然后由全身各处汇集的“各经之血,无不上会于肺”,从而构成机体的大小循环,担负着“食气入胃,浊气(精气)归心,淫经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主呼吸,司清浊之运化”的任务,保证了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动。

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心与肺心肺为阳,同居于胸中膈上,肺主气,心主血,气血相依,相互为用,相互促进,构成气得以濡之,血得以煦之的生理活动。气机所动受血液滋养而不亢不燥,推行血液循环于全身,内濡脏腑,外养四肢百骸;血赖气的熏蒸而动,循行不息,从而形成肺主气,以呼吸清浊,推行营卫,施布津液;心主血,以运行营养物质,供机体生理之用,此谓:“心主血,肺主气,血为营,气为卫。

相随上下,调之营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人心肺在膈上也。”心与脾心居胸上处于上焦,脾居于腹处于中焦,以募原和脾支脉构成气化机能之用。心阳和营精下济于脾,则脾气得充,阴精得助,阴阳相交则转化为元气。元气生,则中轴得定,运化之机得畅,胃气得行,升降机能得以斡旋于上下。水谷得化,津液以布脾血得以统运,营气以行,上布于心,心营得资,心体得养,则神气安宁,血气乃和,此谓“心之脾胃”之用的机理。

心与肝心与肝的生理关系是以气血为用的,因肝脉的分支络于肺,吻合于心脉,则成“心肝气通”。

心主营运的血液藏于肝,肝体阴用阳,其性刚劲,主动,主升,得心输其血精以濡润之,刚劲之质得以柔和之体,以布升发之阳,此谓“阳潜于阴、阴出于阳”之理;肝体柔和,生阳畅茂,疏泄之机得通,心受其气,则心气得充,心阳得助,血液得行,营卫得布,津液得散,机体得养,脏腑得滋。

此为“清净之气……生于肝……役于心”之义。

心与肾肾的支脉,络于心脏,以成心肾相交,升降相因,阴阳相济的关系。心阳转化为心气,是以肾阴上交于心,则阳得阴而化。心气温润、血液得行,此为心阳动而火不亢。肾阳转化为肾气,是以心阳下济于肾,则肾阴得阳而生,肾之真气,上通脏腑,以为生理之用,此为心肾相交之理。

心与小肠心是从少阴之脉络于小肠,而小肠经脉也络于心。因而构成心与小肠在生理上互为表里,阴阳互用。心为阴火为君而主静;小肠为阳火为相主动,动静相合则蒸精化液而生冲和之气。

因此,心有此气则心动不疾不徐,以行血液循环之用,其脉乃调,神则内藏,心动有节,以营、精、津,注入机体,脏腑得润,皮、毛、筋、骨得濡;小肠得此气,则行受盛之用。以济泌别,上供心脏之需,内滋心火;下济它脏它腑,以滋身体,则生理活动若一。

心与胆心与胆相通,心为君火“经与上生于下”而为阴,阴主静,静则为柔;胆为相火,位于下而为阳,阳主动,动则为刚,从而在生理上形成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升降相关,清浊已分,清浊之间是为少阳升阳之气。而升阳之气以助中气(木疏于土则运)。中气者,阴阳升降之轴,气血循行之枢。少阳升发之气借此枢轴上升于心,则心阳有助,心气有资,以行于血,血得煦,则营运于精、气、津以供生理之需;君火之气借此枢轴下降于胆,则胆之少阳升发之气得血以濡之,津以润之。虽为相火之体,而其气不燥而生冲和之气以供之用,故《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黄坤载亦说:“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清浊之间是为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此即所谓心病治胆,胆病治心的道理。

综观上述,心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是相互为用的,故心病则神摇,神动则脏腑不安,心神不宁而疾甚矣。故《推求师意》说:“心动则心之所以为病,病则有因,因者,内外之邪所致。”

一为先天所致。因先天禀赋不足,心内如房如户之体不全,而引起血行不畅,内蓄瘀血于心,瘀血内结,血不舍神则神气外浮而成心悸、怔忡之患。

二为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乘机体。正气不足,卫气不固,腠理不密六淫之邪侵入肌腠,流入关节。久而不除,则邪气深犯于脉,发为脉痹。内舍于心,导致脉气不通,心体受损,房户伤,而生心痹。“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三为湿热病毒作用于咽,渗入营血,浸淫于心,久则心体受伤,体伤则气耗,耗则不能养神,而生怔忡、短气之疾。

四为素体禀赋不足或病后虚弱所致。精血不足,或病后虚弱所致,津血内虚,心体失养,心神不能内藏,动摇于外,则呈心悸之患;亦有损伤于阳,阳虚则气虚,虚则不能生神。导致神气内空,心无所主,故心悸作矣。

五为情志所伤,情志发疾有四:一者喜怒不止,怒而不止,郁闭肝气,不能疏泄于外,内逆化火,气火相结,扰于内则魂魄不安反上逆,触犯心神则不宁,心悸乃发。二者思虑日久,或饮食劳倦过度,损伤于脾,脾伤不运,斡旋无力,升降阻滞,发生清者难升,浊者难降,引起气血生化无能,气血匮乏不能上奉于心,故使心乏清气资养、精津滋润,神不能内守而生心悸之患。故周慎斋曰:“脾既不转输,则心亦无以奉生而化赤。”又曰:“心之脾胃虚则气不到于心,心则无成,亦不奉生”。三者为暴喜伤阳。“喜出于心”,阳伤则心气弱,弱则火衰;或肾虚久亏,亦有先天肾水不足;或过恐,或房劳伤肾,肾伤则水弱精虚,从而在生理上形成了心火弱不能吸收肾水上升于心,肾水不足则不能引心火下降于肾,造成水火不济,心肾不交,相火不能下潜,反而上腾冲击于心,神摇于内而呈心悸、怔忡之病。故周慎斋曰:“神者心也,气者肾也。”又曰:“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即为上述之义。四者为“惊吓则胆伤”。少阳春生之气乏,心失少阳升发之气资助则心气乏,“内动于心,心动则神摇”,“心无所依”而病心悸怔忡之患。

六为久患肺胀、喘咳之疾,肺体受损,体胀气逆于内不能宣发于外,肃降于下,残留于肺,引起经气不畅,络血不通,使心气滞,血行不利,滞留于心,久则肺心同病而呈喘,悸不得卧,此为《巢氏病源》“肺气虚极,邪则停心”之理也。

七为久食膏粱厚味,脂液内生,渗入营血着于血脉,留而不去,久则脉体不柔,心之毛脉行血不利,清气内乏,心体失养,而生心痛或真心痛,亦有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或心气阴滞,或大寒犯心,引起心与血脉功能失调,形成瘀血阻络,心乏清气之养,津血滋荣而生真心痛。

八为亡血竭气或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虚不能生血,血少则不能养心,则心动神无所归,而病心悸怔忡。

九为久患心痹、真心痛,肺心同病,心体损极,心阳内乏,心气内脱,血气不能通达四末,经络瘀滞,而生心衰之危候。

其它如瘿气、白喉、热毒犯心、药物中毒等等,损于心而成心疾。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擅治急难重证的任继学》。王兰茹 张孝 整理
2
本条ID:1403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