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刍议

关于“脾阴”的问题,古医籍有零星记载,但未予重视。近些年来,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还有人作专题研究。这无疑是有益的。

最早提出“脾阴”的是明代医家缪希雍。他说:“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自清代至民国时期,对脾阴的讨论才多起来,分析其背景,一是温病学说形成期间,特别重视温热病伤阴津的特点,当然首先考虑脾胃之阴;二是唐容川、张锡纯等中西汇通派从现代胃肠生理学知识中得到启发。不论出于何种考虑,从生理上认识脾胃阴阳是对的。

《易传》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张介宾说:“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道即法则、规律。不论是用阴阳来定义法则、规律,还是用法则、规律来定义阴阳,阴阳的对立统一既是绝对又是相对的。缩小到五脏来讲,每一脏都可分阴阳,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相对而论,肺分肺气、肺阴,肝分肝气、肝血,也是阴阳。当然,脾也可以分脾阴、脾阳。六腑中,胃可分胃阴、胃阳,而其他五腑则习惯上不提胆阴、胆阳,膀胱也不分阴阳,肠也不分阴阳。但与五脏相配,就赋予六腑为阳的概念了。这就是习惯上很少称“脾阴”的道理。

脾与胃的关系比较特殊。古人非常明白,脾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上占主导地位,但脾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其余四脏在抽象概念中各有一个相对的实物。胃也是消化的器官,虽然从属于脾,但胃确实有形有物可见。因此,《内经》在确定了脾与胃各自的功能后,又往往将脾与胃相提并论,甚至当互词使用。这也是脾与胃常常同治的道理,既然脾与胃关系密切,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故脾气既虚,胃气也不足;胃阴既虚,脾阴也不足;补脾气之药,也可补胃气,滋胃阴之药,也可滋脾阴。临床上,有脾胃气阴两虚者,而很少有脾阳虚与胃阴虚同时存在,也很少有脾阴虚与胃阳虚同时存在的情形。叶天士时或提及脾阴,实际上也是胃阴的互词。原则上,“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以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是正确的,脾胃同治也是对的,要把四君子汤理解为补胃气,把益胃汤理解为滋脾阴,又未尝不可,因为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鉴别脾阴虚还是胃阴虚的可靠指标。脾实质的现代研究,目前多是从口腔、胃肠分泌液中找指标,脾胃同治,更有依据,也许脾阴、胃阴也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易水学派的继承者和创新者王祖雄》。吴光炯 整理
2
本条ID:14045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