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临证与诊法、治法

一、症状学为临床研究之基础要素

王氏强调,从症状学观察入手,探索疾病的演变规律,判断病势的善恶顺逆,以预测其转归,指导临床治疗是中风病临床研究的重要任务。

1.病名、病类诊断必以明察主症为基础:王氏认为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的脑髓神机受损是中风病的证候特征。其主症为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謇塞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次症见头痛、头晕、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多、呃逆;舌象有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红有紫气、或红绛、有瘀斑;苔薄白、白腻、黄或黄腻;脉象多弦,或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

神昏初起即可见: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有的病人起病时神清,数日后渐见神昏;多数神昏病人常伴有谵妄、躁扰不宁等症状。

半身不遂:轻者仅见肢体力弱或活动不利,重者则完全瘫痪。有单个肢体力弱或瘫痪,也有一侧肢体瘫痪不遂者;病人起病时即可完全瘫痪,也有起病时仅为力弱或不全瘫痪,而进展性加重,直至完全瘫痪不遂。急性期,病人半身不遂多见患肢松懈瘫软,少数或为肢体强痉拘急。后遗症期,多遗有患肢强痉挛缩,尤以手趾关节僵硬、屈身不利最为严重。

口舌歪斜:多与半身不遂共见,伸舌时歪向瘫痪侧肢体,常伴流涎。

言语謇涩或不语:轻者仅见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觉舌体发僵;重者中风不语。

部分患者在病发之前,常伴有一时性的言语不利,旋即恢复正常。

本病发病前常有先兆症状,如素有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甚则晕厥,一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骤然内风旋动,痰火交炽发病者,急性期可出现呕血、便血、壮热、喘促、顽固性呃逆,甚至厥而不复、瞳视或大或小,病情危笃,难以救治。

2.观察症状,以明辨病性与病情轻重:中风病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强痉拘急,属内风动越;若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而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则以邪热为主;若肢体松懈瘫软而舌质紫暗,说明阳气不足瘀阻较甚;若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咽干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另外,王氏临床尤其强调神志和瞳神的变化,并以此来辨病势顺逆。若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若病人渐至神昏、瞳神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若目不能瞬,或瞳神大小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愦、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烁热而四肢发凉乃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证及呕血证,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3.舌象与脉象:舌象和脉象的观察在中风病中,尤其是急性期,对判断其证候虚实寒热属性、预测病势转归、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舌下脉络青紫、瘀点、瘀斑、脉络迂张在中风病急性期呈现率很高,因此可提示舌下脉络的异常与中风病的急性发作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此证对于中风的预防与早期诊断,可望具有高于现行评定标准的临床价值。王氏认为中风病见舌质红绛无苔者必是阴液不足、内风动越之证,即使见于恢复期,此类患者也易复中。资料表明急证患者以舌质暗淡、暗红、苔黄或黄腻者为多见。

从脉象上看,王氏认为,中风病急性期脉弦滑者多,且认为急性期偏瘫侧脉弦滑而大者,病虽重,若及时救治,预后尚好。反之其脉沉细、沉缓、沉缓又结代者则病多危重,预后不良。

二、辨病机临证思路清晰

1.发病:本病起病多急。在活动状态下发病,尤其是在用力不当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者,多突然昏仆或无昏仆而突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多于短期内病情发展至严重程度。于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病者,多呈渐进性加重。部分病人发病前有头晕、头痛、手足麻木或无力、一时性言语不利、阵阵心悸等先兆症状。

2.抓住主诉,分析病位: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謇塞,中风病位在脑髓血脉。临证时,一般根据有无神志障碍而分为中经络、中脏腑。神志清楚,以半身不遂等症为主者,属中经络,病位较浅,病情尚轻;以神识昏蒙为主者,属中脏腑,病位深,病情重。

3.确定病性:中风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以内风、痰浊、瘀血、邪热为标。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若素有头晕、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强痉拘急,属内风动越;若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而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甚或项强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则以邪热为主;若肢体瘫痪而舌质紫暗,说明瘀血较甚。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病发于静息、睡眠中者,症状较轻,头痛、头晕多不显著,常为缺血性中风;而于活动、用力中起病者,症状多重,每伴有头痛、呕吐及瞳神改变,常为出血性中风。

临床中尤其要注意辨察病人的“神”。如果起病时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较深,病情危重,需积极救治,法以祛邪开窍醒神为先。邪扰清窍,或痰浊瘀血蒙塞清窍者,神志时清时寐,是正邪交争的表现。如病人渐致神昏,瞳神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甚病情加重。如神志转清,则正盛邪衰,机体逐渐恢复。

4.病势与病机转化:若初起时,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神志清醒,则清窍尚未被蒙塞,病情尚轻。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渐至神昏、清窍不开、神昏日重,则病情危笃,甚则合并呕血、便血、厥脱等证,即难救治。

中风病的病机转化决定于内风、邪热、痰浊、瘀血等病邪与人体正气相争及其消长变化。

急性期,邪气盛,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脉之外,清窍蒙塞,如果正气不衰,经过辨证论治,邪热清,内风熄,痰浊化,瘀血祛,神明逐渐恢复,半身不遂诸症亦可逐渐减轻。如平素体弱,正气先衰,或邪气过盛,气血逆乱,窍闭不开,脏腑功能紊乱,则正气耗伤,终至元气败脱,阴阳离绝。

恢复期,虽然病邪大减,但正气亦已大伤,已无神昏窍闭,但由于正气虚衰,其半身不遂诸症仍然存在,尤其是年老体衰、肾精大伤、髓海空虚之人,每见呆、痴之症。

中风病初起时,内热征象多不明显,但内风煽动,痰浊、瘀血内蕴,阳气郁积,多有化热趋势。内热既盛,一是邪热烁伤正气,二是能炼液为痰,三则化风迫血,从而加重气血逆乱上冲之势。这在中风病的病机转化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治法多样,创通腑化痰大法,致力剂型改革,强化急诊观念

纵观中风一病,是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证候。在急性期虽有本虚的见症,而常以风阳、痰热、腑实、血瘀的“标实”症状较为突出;又因风痰浊邪蒙蔽心窍,壅塞清阳之腑,是下虚而上盛的症状比较明显。按中医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以祛邪为主,可用平熄肝风、清化痰热、活血通络、通腑泄热等治法。此时邪气亢盛,证候偏实而病程短暂,所以治无缓法,应迅速祛除病邪。当然在投以通腑泄热治疗的时候,又应想到本虚的一面。到恢复期以后,证候多由实转虚,是本虚标实而侧重在“本虚”,上盛下虚而侧重在“下虚”,其虚可见气虚与阴虚,但以气虚为多见。按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应以扶正培本为主。因有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症在,又可知血瘀、痰浊阻络的标实症在,故治疗方面最宜标本兼顾,而益气活血、育阴通络、滋阴潜阳、健脾化痰都是常用的治法。

把中风分闭、脱证首见于李中梓。清代尤在泾的中风治疗八法中开关即为开窍法。中风神昏窍闭当以开窍法救急,这是共识,但如何开窍历代认识并未统一。有人主张芳香开窍,有主张豁痰开窍,有的认为勿需单用开窍药,应以活血化痰为主。现在安宫牛黄丸已成为治疗中风闭证的主要用药,并对其治疗中风的剂型改革、作用机理、给药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原安宫牛黄丸设计研制成功清开灵注射液,现已经广泛应用于中风病的临床治疗,并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风病急症必备用药。

较早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的为朱丹溪,此后王清任力倡活血化瘀法。近十几年来,活血化瘀法在中风病治疗中已得到了普遍重视。但人们对中风病急性期,尤其是出血性中风,运用活血化瘀的认识还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使用活血化瘀药会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再出血,因此不主张运用活血化瘀药。80年代后期,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其机理作了探讨。进入90年代,随着对出血性中风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特别是出血性中风有了很大的进展。王氏认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以瘀血为基本病理基础,以痰瘀热结、蒙蔽心神为基本病机,在治疗上应重在祛邪,采用破血行瘀、通经活络为主要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出血量在40ml以下属于中腑证者疗效更为明显,在促进颅内血肿吸收、促使神志醒转方面一般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王氏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中风病急性期半数以上患者有大便不通、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等临床症状,表现出一派痰热腑实证,且病情变化迅速,有向上向外之势,向上邪犯清阳之府进一步加重脑窍的气血逆乱,而致神识昏蒙甚则昏愦;向外耗气伤阴致大汗淋漓,舌卷囊缩,病多不治。此外,腑气不通,胃气上逆,损伤胃络还可见呃逆、呕血、便血等坏证。王氏拟化痰通腑饮治疗,方用全瓜蒌、胆南星消痰热、利大肠、熄痰风;重用生大黄苦寒峻下、荡涤肠胃积滞;芒硝软坚散结、助通浊之力。给予化痰通腑治疗后,患者往往神志转清,瘫肢好转,腻苔渐化,病情大有转危为安之势,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发展了中风病的病机学说,完善了中风病的治疗方法。

最先把通腑化痰法应用于中风病的首推金元时代张元素所创立的三化汤,其后刘河间也提出中风“内有便溺之阻格者”可用三化汤以及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治疗。明代王肯堂复拟三一承气汤治疗中风便秘、牙关紧闭、浆粥不入者。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说,“中风若二便不秘,邪之中犹浅”,以大便是否秘结来判断病邪的深浅。

中风病急性期,虽本虚标实,但以实邪大壅大塞为主,通腑清下最宜。一者可借通降阳明胃腑之势,令“气复反”;二者可借泻下之力,引血热下行,以缓解在上之“血菀”;三者借硝、黄泻下之力推陈致新,使邪毒有出路;气血逆乱是中风病发病的主要病机,所以在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中,及时通腑降气、畅利中焦、调理气机升降,使之趋于正常,对病情的发展、转归至关重要。

关于通腑法的作用范围,无论是中经络抑或中脏腑,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只要不是极虚欲脱,在急性期都可用通下法,且下之宜早不宜迟。若有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脉实则更是必用之征。王氏指出通腑与通便有不同的意义,采用开塞露清洁灌肠虽然可以通便,但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他还指出,服至大便泻,腑气通为度,不宜过量,同时还需根据正气之盛衰、病机之兼夹,灵活配伍扶正、化痰、平肝、活血等法。在给药途径上,仍以口服或鼻饲疗效较好,肠道直接给药、保留灌肠也有疗效,但效果不如口服或鼻饲。

自王氏创通腑化痰法治疗中风病后,这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作为中风病急性期的一大治疗法则被广泛推广使用,成为近十年来中风治则治法的一大鲜明特色。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擅长诊治脑病的中医药学家王永炎》。刘金民 整理
2
本条ID:1404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