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药指导思想为“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
1.补肾填精:肾精亏损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机之一。朱丹溪谓“有精虚精弱不能成胎者”;清·陈士铎《辨证录》对男性不育亦有“精空”、“精少”之论,其治疗原则为“精少者添其精”。
因此,补肾填精是基本大法。临床男性不育属肾阳虚惫、命门火衰者较少,故不宜温肾壮阳火热之品,久用温热反致阴精耗损。补肾填精具有三方面内涵:
其一,育肾阴以填精:肾阴、肾精互为相依,同为肾的物质基础,故以黄精、枸杞、五味子、熟地等滋阴填精。
其二,益肾气以生精:《内经》明训:“肾气盛,精气溢泻,阴阳和,故有子。”故以菟丝子、紫河车、淫羊藿等益肾气以生精。
其三,调气血以化精:气血相依,精血同源,故以党参、当归等品使气血充盛则精得化生。
现代研究亦证明不少补肾之品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①具有雄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样作用,而且具有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及调节全身机能作用。
②不少补肾药可通过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物质的活性和动态平衡而达到调整阴阳的目的。
③肾虚的实质表现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睾丸等腺体呈退行性病变,而补肾药可改善其功能。
2.活血化瘀:男性不育所见之“瘀”可包括“精瘀”、“血瘀”、“冲任之瘀”。所谓“精瘀”是“精稠”或“精浊”;“血瘀”多见于精索静脉曲张及睾丸损伤;“冲任之瘀”是冲任之脉为运行气血通调天癸之道,男性精路不通、脉络瘀阻常与冲任之瘀有关。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组织供血和循环,减少炎症反应及水肿,减少局部炎症的渗出,抑制纤维增生,促进腺组织的软化和缩小,改善组织缺血、缺氧,使睾丸、前列腺精索静脉丛的血循环改善,生精细胞功能得到重新调节,促进精子的产生、活力提高。因此在补肾药中配伍活血化瘀药能起到良好作用,可配以丹参、水蛭等活血化瘀之品。
3.清热利湿解毒:男子精子成活率降低与精液的质量密切相关,精囊、前列腺等副性腺炎症是其常见原因,检查可见精子畸形率高,精液中白细胞、脓细胞增多。近年来发现解脲支原体感染亦是影响精子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选用蒲公英、败酱草、车前子等清热、利湿、泄浊、解毒之品,现代药理研究亦证明这些药物对微生物有明显抑制作用。
二、用药特点为“阴阳并调、补中有通、补中有清”
1.阴阳并调:补益肾阳选用淫羊藿、菟丝子等;滋养肾阴、填补精髓选用黄精、枸杞子、熟地黄等,使阳得阴助,阴得阳化而生化无穷。再则奇经空虚常为精少,淫羊藿、紫河车等皆为填补奇经之品。阴阳并调符合中医“精气溢泻,阴阳和,故有子”的理论。
2.补中有通:精血喜动恶滞,若瘀滞不通或阻塞积聚则可引起精液异常或生精障碍,研究表明,精索静脉曲张等血瘀证在男性不育中广泛存在,表现为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生殖系统供血不良,故于补肾中寓于通瘀,可增强疗效。
3.补中有清:湿浊壅塞、精道不畅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理机制。临床所见,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引起不育,精液内有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应用蒲公英、败酱草等清热利湿解毒之品,可提高精子数量和质量。
另外,在应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的同时,可吸收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用药。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中锌、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黄精、枸杞子含锌较高,淫羊藿含锰较高,临床常配伍应用。蛇床子动物试验表明,本品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能使正常小白鼠延长交尾期,去势的小白鼠出现交尾期;淫羊藿能兴奋性机能,主要是使精液分泌亢进,精囊充满后刺激感觉神经间接兴奋而起。蜂房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促进性腺、性器官发育,有助精子生成。
川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当归有抗维生素缺乏症的作用,而维生素E与生育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