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发展的思考

温病学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中医学发展历史上曾有过其值得自豪的辉煌。特别在明清时期,因疫病不断流行,沿袭千余年的《伤寒论》治法已不能满足对多种外感热病的诊治需要,温病学因之而崛起,不仅把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诊治水平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了很多充实和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中医药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使中医温病学有了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理论上,更加系统、规范,而且有所创新;在临床上,大大地提高了对外感热病的诊疗水平,丰富了治疗手段;在实验研究上,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有了新的发现。但对于温病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温病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温病学研究与现代医学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澄清,否则将直接影响未来21世纪温病学科的发展。

一、温病学科的性质

对于温病学科性质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温病与《内经》、《伤寒》、《金匮》相同,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属古典医籍范畴,因而在教学时,侧重于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等原著选的讲解,甚至自编教材,完全讲授原著;在研究时则着力于纯粹文献整理,这既不符合温病学科内容中讨论大量疾病具体诊治的现状,而且更扩大了温病学与临床的差距,温病学的发生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有的则认为温病学是一门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因而教学时注重临床诊疗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为了切合实际,甚至以现代医学病名代替传统温病病名自编教材。温病学无疑能够直接解决临床外感热病的辨治问题,但其学科内涵决非仅仅局限于此,它有临床学科的内容,讨论具体疾病的证治,而更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基础学科的属性,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忽视了这一点,也将阻碍温病学科的正常发展。

温病学是在总结前人防治温病理论和经验,并汲取近代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学科。其学科性质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具有临床学科的属性。温病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学内容,其理论原则和诊治方法不仅是治疗温热病证的依据和手段,而且也是临床各学科诊疗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它被视为中医四大经典学科之一,为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必修课程。同时,温病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价值。它的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诊治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直到现在仍是防治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其中不少治疗学内容还运用于内、外、妇、儿等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它又具有临床学科的属性。

二、温病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温病学在其学科内容体系上具有理法方药俱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和承上启下作用的特点,它既体现了对中医理、法、方、药各基础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又体现了对温病诊疗实践和其它临床学科的指导意义。因而,温病学既可在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又可作为一种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辨治思路和方法,指导各科临床实践。

所以,温病学在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既是深化基础理论的提高课,同时,又承担了传授中医学防治四时外感热病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具体言之:

1.延伸基础:通过温病学卫气营血和三焦理论为核心的辨证施治体系的学习和理解,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外感热病的辨治理论与方法,正确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藉以开拓辨治思路,进一步提高对中医学理、法、方、药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明清时代有代表性温病学原著的学习,及对主要温病学家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的了解,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继承传统中医药诊疗精华及阅读古代医学原著的能力。实践证明,仅仅学习《中医诊断学》中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内容,难以真正掌握这两种辨证施治体系和方法。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病篇》等温病学原著通篇贯串着辨证论治的精神和思路,只有认真学习温病学理论及原著内容,并在临床上不断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卫气营血和三焦辨治体系,才能真正领悟中医辨证论治的真谛所在,从而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基础理论和知识进行深化和延伸。

2.贴近临床:温病学及温病学经典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不仅对拓展和深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的辨治思路具有指导性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各中医临床学科立法处方用药基本功能的基础理论。

温病学既有与《伤寒论》辛温解表法、温阳法、和解法相应的辛凉疏透法、滋阴法、分消上下法,更有温病学独有的清营法、凉血法、开窍法、熄风法、祛湿法等治法。这些治法含有丰富的理论,是临床各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温病方的来源有化裁《伤寒论》经方而成的变通方,如小陷胸加枳实汤、香附旋复花汤等;有自创新方,如三石汤、三香汤、黄芩滑石汤等等,这些方剂不仅疗效高,而且组方严谨,现行的《方剂学》又较少介绍,因此,只能通过温病学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在临床用药方面有很多独特的经验。如吴鞠通《温病条辨》认为枳实“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根据吴氏“开幽门”的经验,以枳实治疗胃痛有卓效。叶天士用虫类药搜剔络脉、用血肉有情之品补奇经的心得均十分可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可见温病家辨证选药的经验,对于临床辨证用药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3.指导实践:温病学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诊治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直至今日仍然承担着中医药防治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医疗任务。近年来温病学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临床外感热病的诊疗水平,丰富了治疗手段,在常见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诚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不断涌现,有些感染或传染病能够得到迅速控制,但中医温病学的治疗优势依然存在。尤其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疾病,现代医学尚缺乏可靠的抗病毒药物,温病学的治法和方药仍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此外,近年发现的令世人所恐惧的艾滋病,在对其治疗无可奈何之际,不少有识之士已将目光转向中医温病学,从而显示了温病学对临床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以及在感染及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

综上可见,温病学科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既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化和延伸,又对拓展中医临床各科的辨治思路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承担了中医药防治外感热病的临床重任。在21世纪中医发展的进程中,温病学科上述各方面的作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

三、温病学科的发展方向

近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研究生学科目录进行了较大修订,将温病学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三门课程归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的确,温病学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有许多共性,均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化和延伸,理法方药俱全,起到承上启下,为临床各科奠定基础的作用。但由于温病学所具有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双重性质,既体现了对中医理、法、方、药各基础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又体现了对温病诊疗实践及其它临床学科的指导意义。鉴于温病学科这一特殊性,在学科融合的新形势下,温病学的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种强化,则是建立在温病学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未来的21世纪,温病学科究竟如何发展?深化固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于理论体系的突破,《伤寒论》对《内经》的发展在于形成了六经辨证施治体系,温病学对于《伤寒论》的发展,则在于卫气营血和三焦体系的确立。因此,发展温病学的着眼点,应放在对温病学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的深化和突破上。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在对温病理论的深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如对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温病治则,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对特殊病原体的重症温病,由于其来势凶猛,逆变迅速,就不能按部就班,见症施治,因循等待,尾随其后,必须要有预见性地先发制病,药先于证,这样不但不会引邪入里,反能主动迎头痛击,顿挫病邪,阻断截止疾病的恶化,称之为“截断扭转”。

“截断”学说虽尚有其不完善之处,但针对传染病这一独特对象,这种积极的治疗思想是可取的,是对温病传统治则理论的深化,并有其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放眼21世纪,温病学的发展应在对固有理论体系的深化方面有所突破。

2.揭示运用规律:温病学有自身独特的理法方药运用规律,是随着温病学体系的形成而逐渐积累和完善的,从目前而言,虽对温病学代表性医家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的处方用药经验有所研究,但距真正揭示温病学的理法方药规律尚有相当差距。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加大文献研究力度,不断总结临床治疗经验,力求在揭示温病理法方药运用规律方面有所突破。

3.指导各科运用:充分重视和发挥温病学理论对其他临床各科疾病的普遍指导价值。众所周知,历史上的温病学家,如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等,在内科杂病、儿科、妇科等其他各科的证治方面均有许多建树,后世以及近几十年来运用温病学理论治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温病学中常用治则治法的研究成果更是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这不仅说明掌握好温病学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中医师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性,而且也提示温病学理论证治与临床其他各科有许多相互沟通之处。因此,加强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临床各科运用的研究,将成为温病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4.研究新方新药: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原来对广大群众危害最大、最常见的各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防疫措施的广泛实施,其多数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极为显著的下降,个别传染病如天花甚至已经绝迹。与此同时,又出现了许多中医古籍中尚无记载的,如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感染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病治病的要求亦不断提高,对医疗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如在药物的使用上,不仅要求治愈率高,而且要疗效迅速,服用方便。因此,一向以“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见长的温病学,必须适应“疾病谱”及群众需求的改变,在新方新药的研究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四、温病学研究与现代医学发展

科学的发展总是循着综合——分析——再综合的模式进行的,这第二次的综合是以科学分析的成就为基础的,分析的重要手段便是实验。中医理论企图不通过分析阶段而一步跨入第二个综合是不现实的。传统的中医理论虽然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归纳出来的,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这个理论框架毕竟较为原始,缺乏包容性(指对其它科学的成果),研究手段也较为单一。因此,欲使温病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除了文献和临床研究外,必须借助于研究手段的丰富和更新。

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一致性,温病学研究借助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成果,并应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的步伐,与其同步进行,则更新研究手段是最为便捷的。在具体运用的思路和方法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中西医理论的综合应用为前提:利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成果丰富温病学研究的手段,必须以中医温病学理论为指导,参照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理论,融合二者之长,既体现温病理论特色,又不悖现代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温病学研究与现代医学发展的同步进行,必须以中西医理论的综合运用为前提。如在实验用动物模型的选择上,即应根据实验目的,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确定。目前已研制的温病证候的动物模型及复合模型,主要适用于卫气营血证候本质的研究,中药(包括方剂)对某证候的实验性治疗及疗效验证,以及该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还可用于针对卫气营血证候治疗的新药物及新剂型的开发和研究等。直接借鉴现代医学的动物模型,显然不能用于温病证候本质及治疗方药的研究,但可用于温病方药对某疾病疗效的实验观察及药理作用的观察等。

2.温病证候本质的研究为中心:“证”贯穿于中医基本理论,它是疾病过程中病因、病机及机体形态、功能、代谢等变化的总体反映,因此许多中西医结合专家一致认为研究中医理论的研究要从“证”入手。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急症工作的深入开展,借助现代科学手段,从多方面揭示卫气营血证候不同阶段机体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在探明其实质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初步阐明:卫分证为感染性疾病的初期阶段,机体对致病因子处于防御反应状态,尚未发生机能或代谢的明显障碍;气分证为感染性疾病的中期或极期阶段,机体对致病因子呈亢进性反应,造成机体和代谢发生较为明显的障碍;邪入营血为感染性疾病之危重阶段,不仅机体代偿不足,抗损伤作用衰退,而且多系统如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微循环系统的障碍更为突出。这些研究都为丰富温病理论,揭示其证候实质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探讨证候本质,似应以临床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中医证候本身来源于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所表现出的证候,避免了人和动物在各方面的差异,避免了造模型过程中的操作误差,是天然的原型;临床资料完整,填补了模型症状的缺如;临床证候所包含的病种广泛,有利于大范围提炼共性指标。因此,必须借助临床阵地,不断引入现代医学的新方法和新成果来开展温病证本质的研究。只有卫气营血、三焦证候本质的不断揭示、不断阐明,才有可能研制出更多既符合临床证候特点,又能反映证本质特征或与证本质有较多接触点的中医温病证候动物模型,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3.先进技术与方法的运用为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温病学实验研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其研究结果能够被世界所接受,就必须不断引入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先进技术和方法,与现代医学和世界科技发展同步。如对温病清热药物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若仅仅停留在抑菌实验及对病原微生物接种后的病死率的观察上则远远不够,而应运用现代药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细胞、分子,以至基因水平揭示其疗效机理。

4.开拓新的理论和治法为目的:温病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治疗经验。为数众多的方药尚需要借助动物实验进行药效研究及深入的机理研究。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温病证候及具有代表性的方药,取得较为可喜的成果,从而揭示了部分温病证候、古方及中药的疗效机理,向中医药的现代化及与世界科技接轨方面迈出了可喜一步。

但是,目前温病基础性研究,多以证实某种理论的科学性或者合乎有关西医理论为目的,此种验证模式陈陈相因,鲜有新理论和新发现。而温病学理论现代研究的目的决不应该仅仅单纯停留在“验证疗效”、“阐明原理”上,而应利用动物实验研究探索温病新的理论和新的治疗手段。1985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Brown和Goldstein教授就是主要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研究,发现了LDL受体途径对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调节机理。在温病基础理论研究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即使是在“验证疗效”、“阐明机理”的实验中,其研究的新发现也会引起我们新的思考,从而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外感内伤俱擅的温病学家王灿晖》。马健 刘涛 翟玉祥 整理
2
本条ID:14038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