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认为:三焦辨证内容比较具体,证候典型,病位明确,既概括了温病过程中性质属实的证候,也反映了性质属虚的证型;既有温热性质的病变,也有湿热性质的证候。因此,临床在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时,必须结合三焦辨证,并正确掌握其辨析要点,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温病过程中各脏腑病变的特异表现,以及在病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发展过程的动态演变等,从而更深刻地揭示温病的本质。
一、上焦病证
邪在上焦主要包括肺与心包的病变,临床辨证除了根据肺与心包的特有表现,结合病程阶段进行辨析外,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1.分析主证,区分类型:邪入肺经所产生的证候,既有属于表证的肺卫证,也有属于里证的肺热证,两者虽然病变部位都在上焦肺经,但在浅深层次上有表里之分。这种表里差别,不仅是程度上的浅深差异,而且存在着证候性质的差别。因此,正确认识肺经证候的表里界限,对于正确阐明病机变化以决定治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氏认为,辨别表里界限,特别要着眼于热势的高低、恶寒与否、出汗情况、咳喘表现、苔脉变化等,同时,结合病程阶段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咳嗽、气喘、咯痰、胸闷、胸痛等是体现病位在肺的主要见症,这些见症的产生从总的方面来说都是由于邪热侵肺,肺气失宣的结果,但具体分析其病机又有差异。他认为:邪在肺卫,肺气失宣时一般只见到咳嗽,有痰不多,较少气喘、胸闷。当邪热入里,痰热壅肺时则可见咳嗽气喘,痰多粘稠,胸闷胸痛等。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是心包证的主要见症,温病过程中出现的神志异常常因病机不同而具体情况有异。王氏指出,热闭心包证由于清窍闭阻,神明活动受堵,其神志异常多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若仅见烦躁不宁,时有谵语,则多属热扰心神,如营分证营热扰心、阳明腑实证胃热乘心等。因此,认真分析肺经和心包经的主要症状,是分析病位浅深、病势轻重的关键所在。
2.辨察兼证,分析因果:王氏认为温病邪在肺经,常因兼夹其它病邪或因其病机变化而形成兼夹证候,常见的有兼湿阻气分、血脉瘀滞、阳明腑实等,热入心包是温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危重证候。它不仅病势深重,而且病机复杂,在其形成过程中常兼夹其它证候,其中不少兼证又每与心包证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而使病情更为复杂多变,如热闭心包证易于动风、易致血络瘀滞、易夹痰浊以及易兼腑实等。因而临床在识得主证的基础上,注意辨察兼证,并分析其因果关系,实是正确诊治的一个重要环节。
3.观察动态,审视突变:邪在上焦肺卫,虽属病变初起,病势较好,但有时病情也可发生突变,出现危重证候,如“逆传心包”。对此,王氏强调必须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如发热的情况、神志和舌象的改变等,同时还应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发生演变的规律性认识,去判断病证的传变趋势;热闭心包虽邪热内陷病情危重,但其性质尚属实证,诊治正确及时犹可救治,若邪闭太甚,正不敌邪,则可在内闭的基础上进一步导致正气的溃败,而形成内闭外脱的危重局面,不少患者常于此际死亡。因此,王氏指出:在辨析心包证时,必须密切注意因闭致脱的可能发生,而患者的面容、气息、脉象、神情等变化则是临床辨析的要点所在,也是“握机于病象之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中焦病证
中焦的病变一般多见于温病的中期或极期阶段,此际邪实热盛,正气抗邪多较剧烈,病证性质有湿热和燥热之分,同时邪正虚实的消长变化也较迅速。因此,王氏提出辨析时当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病证的病位重心:中焦病变包括了脾、胃和大肠的病证,其中阳明胃肠的病变属邪热燥实之证,太阴脾经的病变属湿热之证。临证时除应根据发热、苔脉等一些整体反应进行辨析外,重视胸腹部症状和体征的诊察是十分必要的。如病在阳明胃经者,多见壮热、大汗、烦渴、脉洪大等,一般无明显的胸腹部症状和体征;邪在太阴脾经者,除有身热不扬、苔黄腻、脉濡数外,还有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等中焦湿困之象;邪在阳明肠腑,除有潮热、烦躁、苔黄焦燥、脉沉有力等见症外,还有腹部胀满硬痛、大便秘结等“热结”之象。因此,明确中焦病证的病位重心,实是区分证候类型,正确辨证的关键所在。
2.审察证候的演变趋势:邪传中焦阳明胃肠,邪热亢盛,轻者燥胃肠津液,重则耗肝肾真阴。故王氏强调应重视对阴津耗伤的辨析,判断病证的传变趋势。阳明胃热属无形之热,里热熏灼,不仅燥其胃津,且壮火食气,加之热迫津泄,往往因汗出较多,元气亦易随之外泄,因而常易在热灼津伤、口燥烦渴的基础上,导致津气俱伤而伴见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等,若再进一步发展,甚至还可出现身热骤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等津气欲脱、化源欲绝之变。腑实之证耗伤阴液亦为临床所常见,但腑实阴伤较之胃热津伤又有自身的特点,即腑实内结,不仅极易消灼胃津肠液,且阳明大实不通,还可进一步深入下焦克伐少阴癸水而成“土燥水竭”之变。湿热困阻中焦,由于湿性重浊粘滞,其传变相对较慢,然也并不是“久在一经不移”,太阴湿热经过一段时间的困阻蕴蒸后,亦可发生传变。王氏总结出:湿热上蒙清窍,可引起神志昏昧;下注膀胱,可致小便不利;内蕴肝胆,可出现身目发黄;外郁肌肤可蒸发白㾦;湿热化燥,内迫营血,灼伤血络可致斑疹、便血,甚至有气随血脱之变;湿困日久,从寒而化,阳气受损则可导致肾阳虚衰,水湿内停的“湿胜阳微”之证。因此,临床应立足于动态观察,根据其证候变化掌握其演变的趋势。
3.分清湿热的偏轻偏重:湿困中焦的病证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脘痞苔腻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湿中蕴热、困阻于脾为病机特点。盖湿属阴邪,热为阳邪,两者虽同处一体,但因其性质相反,故又相互对立,并随人体阴阳体质之不同而有湿偏重和热偏重的不同病机变化。王氏认为,脾为至阴之脏,太阴脾的病证多属湿重于热的类型;若在阳盛之体,湿邪化燥而转化成为热重湿轻之证,则病机又以阳明胃热为主。病变初期湿遏热伏,多以湿重为主;病变中、后期湿郁化热,多以热重为主。临床辨证当围绕热象的表现、口渴情况、舌苔、脉象等以区分湿热的孰轻孰重。
三、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肝、肾的病变,是指温病后期热邪耗伤下焦肝肾之阴所致的真阴欲竭证候。此时邪热虽然不甚,但虚损甚剧,病势颇为深重。王氏提出在辨析下焦病证时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临床特点,明确证候性质:下焦肝肾的病变多由上、中焦病变不愈传变而来,多属温病后期脏腑衰竭阶段的病变。故邪传下焦,虽邪势已衰,但真阴枯竭之象十分明显。王氏认为辨别这种阴精欲竭为主要病机变化的证候,必须根据其身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甚至齿黑唇裂、舌绛少苔、脉虚细数等阴虚内热的证候表现,结合病至后期的病程特点,明确其“邪少虚多”的病机性质。下焦病变中的肝风内动是属虚风内动,病变的本质由肝肾阴精亏损,不能濡养筋脉所致,即所谓“水不涵木”。它与下焦热灼真阴证有着内在的联系,即后者是前者形成的基础,前者则是后者发展的结果,辨别时除要抓住真阴耗损的表现外,还须注重对动风抽搐现象的分析。
2.区别轻重程度,审察发展趋向:下焦温病的基本矛盾为热灼真阴、肝肾阴损,虽病势深重,但在程度上仍有轻重可分。王氏指出:若见身热、心烦不得卧的水不济火,心火亢炽之“虚中夹实”证或临床仅以阴虚内热之象表现为主者,其真阴耗损尚轻;若并见心中大动、神倦、脉虚等阴精不能滋养脏腑,精不养神的表现,则提示阴伤较重。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常见的演变有阴虚动风和阴竭气脱两种趋向,前者是由“水不涵木”而进一步造成的虚风内动,后者则是在真阴枯竭的基础上导致心气外脱,辨证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神色形态、肢体抽搐的有无、汗出情况、舌脉变化等。
3.注意证候兼夹,鉴别相似病证:王氏的经验证明:邪入下焦肝肾的虚风内动证,主要见于温病的后期,病机以虚为主,证候表现亦呈一派虚象,但在病程中也可兼夹痰、瘀留滞经脉,阻闭机窍之变,从而出现虚中夹实的病证。这时就须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候特别是肢体活动和语言表达情况以及苔脉等来进行辨析。另外,在临床辨证中还要注意虚实动风的鉴别,虚风实风证治大相径庭,不能混淆,辨证时除了根据病程阶段、形成特点进行分析外,重视动风抽搐表现上的差异,如抽搐的强度、幅度、频率以及热象、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证明,临床运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除了要掌握其证候特点以作为辨别证候的客观依据外,在具体辨析过程中,根据各个证候的性质和特点,在思路上明确分析要点和注意环节十分重要,如病变的阶段、病位重心、传变趋势、兼夹证候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深入地认清证候性质,准确地把握其变化特点和发展转归,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