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痛、麻、痉、痿诸证为骨伤科临床常见病证,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消除诸证常为骨伤科临证之首务,但诸证病因复杂多样,尤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一、肿胀
1.肿胀是骨伤科常见客观症状之一,临证当首先明辨肿胀的性质、时间、部位及增减变化等。
2.肿胀病机:骨伤科肿胀多为局部经脉因伤受损,离经之血阻塞络道,瘀滞于肌肤腠理。
首先是皮肉浮胀,继而肿处增大,表现为各种性质的肿胀。肿胀常有虚、实、寒、热、风、湿之分;亦有血肿、水肿之分。另外,异常的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扩张亦可形成肿胀。
3.辨证论治:肿胀分虚、实。实证见肿胀明显、界限清楚、拒按,常为伤病早期;虚证则多为漫肿、指压留痕,患肢抬高可减轻,常为伤病后期,或久病卧床,缺乏功能锻炼。治当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为法。
4.肿胀分新、陈。新肿为损伤早期,局部肿胀,其势迅速,边缘清楚。因损伤程度、范围不同,其张力有别,病有轻重。临证当尤慎危证,如瘀滞气血阻断,则肿胀严重,肢体表现青紫、发凉,知觉迟钝或消失,尤当慎重(如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宜采取果断措施。陈伤肿多迁延不愈,伴疼痛隐隐,宜配合中药外洗及功能锻炼。筋伤时常不见肿胀,当全面审察,视其疼痛及功能情况,明确诊断,以防误漏。骨折肿胀常见肿消而功能未复,宜据骨折情况分期论治。
5.肿胀部位不同,治亦有别。肿胀有局部、全身之分,局部则见四肢同时肿胀,或仅见上肢、下肢或偏于一侧,或局限于关节。全身肿胀常属“水肿”范畴,当明辨脏腑,常责之肺、脾、肾、心、三焦诸脏腑。
6.四肢肿胀不独因伤而致,每兼它证。湿热蕴结者,因素体阳气偏盛,复受风寒湿邪侵袭,热为寒郁,久则化热。表现肿胀、疼痛、肌肤灼热、皮色发亮,兼见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疏风祛湿,方用白虎桂枝汤加减。气滞肌表而肿者,则因气机不遂,复受外邪,营卫不调,气滞不畅,表现四肢浮肿,肤色苍白,按之即起。治宜行气、疏导、温散,方用香苏葱豉汤加减。寒湿凝滞者,湿浊停滞经脉,肢体肿胀、重着,宜散寒除湿,方用乌豉汤加减。
气虚血瘀者,经脉不通,见四肢肿胀,按之难起,皮色有紫斑,宜益气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黄芪、桂枝等。热毒结聚为肿者,见发热而肿,皮色发红,伴寒热,为炎症所致,治宜清热解毒为法。
7.常见腿膝肿者,可据肿胀部位选用行经药,配合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全身肿胀常属“水肿”范畴,外感、内伤皆可致肿,主要责于肺、脾、肾三脏,以肾为本。亦有阴阳、寒热、虚实间的错综转化,治宜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为法。故临证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二、疼痛
疼痛是骨伤科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临证当辨疼痛之部位、性质、时间及变化情况等。
1.疼痛病机:骨伤科疼痛主要由损伤所致,因经脉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络而致,其病机多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疼痛有虚实之分,拒按者为实,喜按者为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故疼痛症见复杂,当全面审视,以辨疼痛之部位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气、在血,性质属风、属寒、属热、属虚、属实等。肿痛伴发常为创伤必然出现的症状、体征,其病机为“气伤痛,形伤肿”。
2.根据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治宜通畅经脉、荣养经脉为法。筋伤骨折,必伤及血脉,则致气滞血瘀,气机壅塞,故不通则痛。因气滞者,其痛局部不肿,皮色不变,痛呈弥漫,痛点可移;因血瘀者,局部肿胀,压痛明显,可见青紫瘀斑,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桃红饮加川芎、桂枝、黄芪等,或配虫类搜剔之品,如全蝎、地龙、蜈蚣等。“不荣则痛”者,因气血虚弱,气虚则血瘀,血运不畅,荣养失职,经脉瘀阻而痛。伴见面色苍白,肌肉无力,神倦懒言等,治宜补气养营、活血化瘀为法。
3.痹证必兼疼痛,亦分“五体痹”、“五脏痹”,每因风寒湿邪而致。其风胜者,以祛风为主,配合补血之品,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方用防风汤加减。寒胜者,宜辛温散寒,方用乌头汤加减。湿胜者,宜利湿散风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者,用三痹汤加减。
4.不同部位的疼痛又有其特殊性,如肩痛、背痛、足痛、肢体痛、头痛等,病因不同又见痛之性质不同,如慢痛、快痛、放射痛、牵涉痛、精神性痛等,故当兼顾其特殊性,辨病、辨证、辨型相结合,方可效佳。
三、麻木
指肌肤感觉减弱或消失,不知痛痒,亦称“不仁”,属“痹”、“中风”范畴。
1.麻木病机:麻木可见于四肢或半侧肢体,四肢俱麻者不多,常见双上肢或双下肢或单侧肢体麻木。麻木可因虚而致,亦可因外感、瘀血等而致。临证当分虚实,虚证则患肢软弱无力,实证则肢体疼痛郁胀。《素问·逆调论》有“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故因虚而致麻木。
2.辨证论治:麻木分虚实,治宜“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证宜补气血,健中焦为主;实证则有祛风、散寒、化瘀、活血、行滞、熄风等法。虚实夹杂,则辨孰轻孰重,权衡缓急,辨证施治。
风寒入络者,因腠理疏松,风寒外袭,气血不利,经脉失养所致。风邪胜者,宜祛风护卫,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气血失荣者,宜益气养血,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或八珍汤加减。“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气滞血瘀者,宜行气通经,活血通经为法,常用羌活行痹汤、桃红四物汤加减,每多效验。
3.风痰阻络型麻木,因痰饮久伏,风邪引动,风痰搏于经络而发病,宜祛风化痰,方用导痰汤合玉屏风散。肝风内动型麻木,因肝阳素旺,阳动升风而发病,宜清肝熄风为法,方用羚羊钩藤汤。上二型多伴见震颤,常为中风先兆,尤当谨慎,预防为主。湿热郁阻,经络壅塞,气血不达而麻木者,宜清热利湿通络,方用加味二妙散。
四、痉证、痿证
痉证和痿证是中医学中两大病证。临床表现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病证,统称为痉证。临床表现以肢体筋脉弛缓、肌肉削瘦、手足麻木、萎软无力、肌张力下降、肌力下降为特征的病证,统称为痿证。施氏对痉证、痿证的论治有独特发挥,尤其从痉证、痿证论治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拓展了颈椎病的中医内治法。
1.痉证的辨证论治:脊髓型或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发作早期,部分外感疾病、颅脑损伤疾病等,症见肢僵、项背强痛、躯体裹束感、腹胀便秘、尿闭肢肿、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出现震挛现象、舌质紫暗、脉弦带滑等,归属为痉证范畴。临床实践中,根据血瘀、腑实、水肿、外感症状、虚实特点及所表现的轻重缓急分五型论治。
(1)气滞血瘀型:气血瘀滞,筋脉失养,则其病在筋脉,瘀阻则血行失畅,则其病在血液,治宜行气活血,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使血行而筋脉得养,则痉证缓解。
(2)腑实内聚型:多见阳明腑实证,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可方选大承气汤,则通腑解痉。
(3)浊水闭阻型:见筋脉强直、尿闭腹满,常见肢体水肿。则宜峻下逐水,方选十枣汤。但此法为引路之法,待尿解肿消,再改用他法续治。若无腑实之证,则因热盛伤津,阴液被劫,筋脉失养,引发本证,可用增液承气汤或白虎桂枝汤,以泄热存津,养阴增液。
(4)邪壅经络型:以外感为主,风湿之邪壅塞经络,亦符合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或见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治宜祛风、散寒、和营为法。
方选羌活胜湿汤或栝蒌桂枝汤,则邪去痉止。
(5)阴血亏损型:因虚为病,多为阴血亏虚或失血、汗下太过而发。故有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槁,所以筋挛。治宜滋阴养血,方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则阴血得养,筋脉柔和,痉证自除。
2.痿证的辨证论治:脊髓型或以脊髓型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颅脑损伤等,发病日久或后期,见头晕神疲、心悸自汗、腰膝酸软、四肢不举、筋脉弛缓、肌力下降、肌张力下降、舌苔薄或腻、质淡体胖、脉细带滑等症,归属痿证范畴。临证中,根据脏腑气血的亏损和湿滞症状所表现的轻重主次,分四型论治。
(1)中弱元虚型:为中气虚弱、元气虚损,治循治痿独取阳明之法。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治宜益中固本,方选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效缓功著。
(2)肝肾亏虚型:则因元气败伤,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治宜补益肝肾,开创性地使用地黄饮子成功调治肝肾亏虚型颈椎病痿证。
(3)气血不足型:气血不足则推动乏力,筋脉失养,感觉不敏,屈伸不利,甚者部分肌肉萎缩。亦符合脾主身之肌肉,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血虚则不能营养的基本理论。治宜调补气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4)脾虚湿重型: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故脾虚湿重,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治宜健脾化湿,方选香砂六君丸。
临证中,痉证、痿证常见病情错综复杂,虚实夹杂,用药当灵活兼顾。施氏指出,颈椎病痉证属阳证,颈椎病痿证属阴证。但究其病因,无论属阴属阳,最终离不开气滞痰瘀。故治疗突出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