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降逆治反胃(肠粘连)案

患者李某某,女,28岁,已婚,教员。初诊:1966年5月26日。

患者于1959年施行阑尾手术。术后时觉腹胀痛,恶心呕吐。至1964年因症状加剧,于同年6月下旬住市某某医院,进行中药及针灸治疗。住院3个月,其他症状有所好转,惟呕吐仍旧。又于同年转住某某医院进行西医治疗,症状未见好转。1965年赴广州某某医院治疗,亦未见效验。呕吐依然如故,而体质日趋虚弱。于1965年7月22日经某某门诊部X线胃肠钡餐透视,发现十二指肠球部粘连转位(幽门管及十二指肠向胃小弯侧移位)于结肠处结肠迂回呈重叠,局部有压痛(可疑该处有粘连)。本拟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患者病历多年,辗转治疗数处,体质虚羸,拒绝再行外科手术,前来诊治。

初诊:患者面色白,气弱言微。据诉:呕吐已两个多月,食入则吐,四肢无力,时时昏倒。

近日竟至饮水亦吐,滴水不留腹,全赖滴注葡萄糖液以维持生命。此外,尚感口渴,腹胀,大便不通。舌绛苔少,脉微如丝。

此乃脾胃气阴两虚,升降失宜。法当滋养胃阴,和中降逆。投以严用和《济生方》之橘皮竹茹汤化裁。处方:

太子参12克、麦冬12克、麦芽12克、代赭石15克、枇杷叶10克、姜竹茹10克、赤茯苓10克、黄芩10克、陈皮6克、生姜5克、甘草3克。

另:西洋参3克炖冲服。嘱服10剂。

6月8日复诊:上药服至第6剂后,始觉腹中雷鸣,腑气乃通,大便已下,均如龙眼核样之坚硬。呕吐锐减,食欲稍进,口已不渴。前方已见效机,乃守前意。于上方去生姜、黄芩,加火麻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再服6剂。

三诊:经上述二诊,服药10余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呕吐痊愈。二便如常,食欲亢进,已能进稀粥。惟觉腹稍胀,再书予《金匮》之橘皮竹茹汤合张元素的丁香柿蒂汤加减化裁,续服月余,病渐康复。随访至1967年2月,呕吐未再复发,饮食倍增,体重增加,面色红润,已能工作。

至今20余年,呕吐未见复发,偶有便秘,腹部不适,常以二诊之处方服1~2剂,即大便通畅,而体质尤健于昔也。

评析本例患者系经西医施行阑尾手术后肠粘连,致呕吐频作,经多方诊治,未见显效,乃至食入则吐,虽王太仆有“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之说,即认为膈食属热,反胃属寒。但盛氏治此反胃患者,不泥于此。根据患者呕吐时久,胃阴耗伤。食入则吐,精微变化无源,则胃气亦虚。再参之口渴便秘,舌绛脉微等症,弃温补而不用,而选用严氏之橘皮竹茹汤以滋养胃阴,清补降逆。药仅10余剂,化险为夷。再宗此法,灵活施治,病情日有起色,最后不仅痼疾冰解,且体壮于昔。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研经典推陈出新精通气化学说的盛国荣》。柯联才 盛云鹤 整理
2
本条ID:1403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