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案

秦某某,男,46岁,1994年6月24日初诊。

患者于两年前夏季患急性菌痢,当时未能彻底治愈,其后反复发作,尤以食荤饮冷后发作较著。曾到数家医院治疗,有用木香槟榔丸消除积滞,有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散寒,有用真人养脏汤及赤石脂禹余粮丸以收涩,均未能获效,或即有效,亦不能持久。患者因久治不愈,已失去治疗信心。

近日因饮食不节而诱发旧疾,证见腹痛阵作,时有肠鸣,大便带有粘液,肛门有下坠感,日三、五行,面黄纳差,口干,时有形寒,苔黄微腻。系湿热蕴积肠道,传导失司,脾胃运化失职,气行不畅所致。治宜调和气血,清热化湿,方用芍药汤化裁。

处方:

白芍药12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土大黄12克、木香5克、槟榔10克、肉桂3克、甘草3克。

3剂。

二诊:服上药后,得大便甚畅,所下脓血粘液较多,自觉身轻体爽。然肠中仍不时鸣响,腹痛隐隐,痛则欲便。仍予前方加减。前方内加入草果、知母、川朴,连续服用20剂左右,病乃大瘳。

评析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中有脓血或粘液等。本病多起于痢疾、泄泻经久不愈之后,临床上可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本病例为急性菌痢未能彻底治愈而致常年累月反复发作,每次多因寒温失调、饮食不节而诱发,病已历两年,不堪其苦。在诊治本患者时,先通过详细询问而知其平素较嗜食肥甘及酒,故其湿热素盛,再加上感受湿热之邪,肠中湿热与积滞互结,致气血瘀滞。治以调和气血,兼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积。此即经云:“泻白而便脓血,气行则血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初诊所用处方取芍药配合当归调和营血,甘草缓急止痛;用黄芩、黄连苦寒之品燥湿而清泄肠热。方中土大黄(即羊蹄),有导热下行、去腐生新之妙用。木香、槟榔能行气导滞;在苦寒之中配以肉桂,意在温通行气,且能防止苦寒损伤阳气之弊。本方气血并治,寒热同用,推陈出新,调和气血,肠中积滞湿热得以排出,大便较为畅通。二诊时加入川朴以加强行气之力、草果以温脾燥湿,同时又用知母以制草果之燥烈,故用药之后,病情日见减轻,终于使顽疾获愈。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现代温病学科创始人孟澍江》。杨进 整理
2
本条ID:14023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