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是钱仲阳借仲景肾气丸去桂、附而成,为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的主要方剂。
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组成。吕氏在临证时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诸多顽疾,屡起沉疴。
一、颈椎病
朱某,男,50岁。1991年6月8日就诊。头晕1年,1990年3月10日诊断颈椎病,用西药、牵引治疗均无显效。仍感头晕,以头顶部为甚,有压抑感,眼睛发胀难睁,运动、乘车时更明显,伴有心慌,紧张时更甚,失眠多梦。舌质红,边瘀暗,苔薄黄腻,脉细滑。属肝肾不足,痰瘀阻滞,经输不利。
宜滋养肝肾,化痰祛瘀。杞菊地黄汤加减:
生地、枸杞、朱茯苓各12克,丹参30克,山萸肉、菊花、天麻、葛根、苦丁茶、红花、川芎、泽泻各10克,白芍15克,全蝎6克。
守方治疗月余,临床症状消失。
颈椎病常见于40岁以上患者。由于椎间盘退化导致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此病多属中医眩晕病范畴。吕氏以《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髓海不足”为依据,认为是病为肾水亏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风夹痰湿上扰清空所致。用杞菊地黄汤补髓海不足,天麻、茯苓、全蝎、川芎、丹参、红花等药,以化痰祛瘀,使症状改善。
二、高血压病
田某,女,38岁。1991年6月1日应诊。自诉今年春节后感冒,出现前额头痛头晕,血压26/17.3kPa,服复方降压片等药治疗一周,血压24/17.3kPa,自觉症状未明显好转。诊时,两太阳穴及头顶痛且晕,眼花、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腰酸腿软,面赤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数。肾图检查提示:双肾功能轻度受损。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3个。白/球蛋白为2.9/3.4。
酚红试验(静注法)15分钟排泄<15%,2小时排泄<4%。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宜滋养肝肾,清泻虚火。六味地黄汤加减:
生地、山药、茯神各15克,丹皮、泽泻、怀牛膝、山萸肉各10克,桑寄生24克,白茅根、生牡蛎(研细先煎)各30克,肉桂1.5克,琥珀末10克(冲服)。
服药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血压稳定在17.3/12kPa。尿常规检查:蛋白微量,红细胞0~1个,舌质红润,苔薄白,脉细。守上方去肉桂,加泽兰10克,为巩固疗效,共服49剂,肾图及酚红试验结果接近正常。
肾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于下,阳浮于上,即叶天士所说“阴虚阳越”引起上述诸症。用六味地黄汤加茅根、牛膝滋补阴液,加牡蛎、琥珀镇静安神,少佐肉桂引火归元。吕氏认为久病必瘀,用琥珀、泽兰活血利尿,桑寄生滋补肾,且降压效果明显,故可重用。药方对证,沉苛难疾,守方而愈。
三、糖尿病
王某,男,60岁。1991年3月14日就诊。患糖尿病4年。现感头晕、耳鸣、眼睛干涩,神疲乏力,口干不喜饮,食欲尚好,睡眠多梦,尿多,大便正常,用胰岛素78u/日,美必达5片/日,治疗一月症状无改善,空腹血糖11.20mmol/L,尿糖++~+++不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属肺阴不足,肾精亏虚,精华失固,宜滋养肺肾,兼以固精。
六味地黄汤加减:
怀山药、芡实、沙参各40克,熟地、菟丝子各24克,山萸肉、枸杞、花粉各10克,石斛、续断、桑螵蛸各15克,益智仁6克。
每日1剂。另用玉米须10克,蚕茧6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服。服药1月后,症状明显减轻,血糖、尿糖基本正常。原方再进30剂,以巩固疗效,并嘱用玉米须、蚕茧当茶饮。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以三多(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其特征。病变部位重在肺肾,以肾为主。《外台秘要》载:“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故以六味地黄汤加枸杞、续断滋养肾阴;芡实、桑螵蛸、益智仁固精缩尿;沙参、石斛、花粉润肺生津止渴。玉米须、蚕茧为吕氏治疗糖尿病喜用的中药,性味甘平,对血糖的改善有一定的疗效。
四、癫痫
江某,女,19岁。1991年1月8日应诊。自诉7年前夜间突发手足抽搐,口吐涎沫,约3~5分钟后缓解,平均3~4个月大发作1次,某医院诊断“癫痫”,一直服苯妥英钠,近年来未见大发作。两月前因精神受刺激,突然仆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手足抽搐,约5分钟缓解,嗣后,每周发作1~2次不等,西药不能完全控制发作。诊时诉头晕,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失眠多梦,舌质红,边隐隐淡紫,舌苔薄白腻,脉软(虚)。证属阴亏风动,痰火蒙窍。
治宜滋养肝肾,化痰涤络。六味地黄汤加减:
砂仁拌熟地12克,山药、白芍、钩藤(后下)各15克,山萸肉、丹皮、茯苓神、法夏、制胆星、天竺黄、橘红、神曲、僵蚕各10克,炙远志6克,煅磁石30克(研细先煎),并配服竹沥口服液10ml,每日3次。
服中药期间逐渐停用西药,一月未见复发,自我感觉良好。续上方稍有加减,共服100剂,至今未见发病。
痫疾屡发不已,迁延日久,痰火伤耗肾阴,致阴虚阳亢,肝风躁动,痰随火升,上蒙清窍,内扰神明。《类证治裁》说:“此肾阴素亏,肝阳易亢,痰随火升,阻蔽心包。”故用六味地黄汤加磁石、白芍滋补肾阴以潜肝阳;远志、法夏、制胆星、天竺黄、橘红、神曲、竹沥清化痰热;僵蚕、钩藤平熄肝风。全方标本兼顾,药后未再发病。
五、美尼尔氏综合征
谢某,女,27岁。1990年12月8日应诊。诉1984年8月某夜间突发眩晕,视物旋转,闭目则减,伴恶心呕吐,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经西药治疗,时愈时发。诊时头晕,双眼视物旋转,不敢睁眼,时而恶心呕吐、耳闻蝉鸣,伴失眠多梦,腰酸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宜滋肾养肝,和胃降逆,拟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白术各15克,枸杞、山萸肉、天麻、菊花、法半夏、竹茹、怀牛膝各10克,茯苓、山药、泽泻各20克,钩藤24克(后下),服药2剂,症状大减,7剂告愈。
久病体虚,肾精亏耗,髓海不足,则眩晕耳鸣,腰酸乏力。《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晕。”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滋养肝肾,平熄肝风。阴虚兼痰湿则胃失和降,用温胆汤加减,和胃降逆,以达标本同治。
六、神经衰弱
李某,女,22岁。1991年4月20日初诊。诉顽固性失眠一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改善不明显。现感失眠多梦,甚则通宵不眠,心情烦躁,夜寐盗汗,记忆力减退,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属肝肾阴虚,心液失敛,宜滋养肝肾,兼敛心液。
拟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山药、茯神各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炙甘草各6克,合欢皮20克,连心麦冬12克,浮小麦30克,大枣7枚,黄连3克,煅龙牡各24克(研细先煎)。
服药1剂缓解,7剂告愈。
本病以失眠为主证,属肝肾阴液耗伤,阴不上承,心火独亢,心神失守所致。徐东皋说:“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者。”《类证治裁》亦载:“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故用六味地黄汤滋补肝肾之阴,少佐黄连清泄心火,过则反耗阴液,故以甘麦大枣汤补虚养心。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方药对证,久病不愈顽疾,1剂好转,7剂诸症消失,嘱服六味地黄丸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