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特,女,34岁,英国籍英语教师。1989年2月8日初诊。
主诉:经行腹痛19年,以经行首日为甚。
该患者从15岁月经初潮始,每月均有痛经,尤以第一日为甚,长期需口服或注射止痛药。
2年前在英国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痛经减轻,近期又逐渐加重。经量多,色黯,有血块,持续7~8天,周期尚准。末次月经1989年1月18日。胃纳欠佳,形体消瘦,舌淡黯,苔白,脉沉细迟缓。
已婚4年,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未孕。
诊断:(1)痛经;(2)不孕。
辨证:寒凝血瘀,胞脉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
小茴香10克、桂枝12克、干姜5克、蒲黄9克、五灵脂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乌药各15克、苍术9克、鸡内金10克、谷芽30克。
嘱每日1剂,另加服田七痛经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并戒生冷寒凉之饮食。
服药1周后,月经来潮,痛经大减,经量亦减少,夹小血块。自诉是月经来潮后从未有过的舒畅,几乎不感觉腹痛。称中药为“魔水”。
其后仍按上方加减调理,巩固疗效。
评析此例患者痛经迁延近20年,病程较长,痛势较剧,并有月经过多,经期较长,经色黯、有血块等血瘀的表现,舌淡,脉沉迟则属寒象。英国地处寒带,且较潮湿,久被寒湿所侵,血为寒凝,瘀阻胞脉,“不通则痛”,故痛经日甚,且渐成症瘕包块,胞脉、胞络阻滞,难以孕育。
方用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加减,以小茴香、桂枝、干姜温经散寒,温通经络;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乌药行气止痛,白芍缓急止痛,苍术燥湿健脾,谷芽、鸡内金消导化瘀散结,醒脾胃。配合田七痛经胶囊温经活血,行气止痛,使积瘀消散,痛经即解。
罗氏认为,痛经以实证居多,又以血瘀最为常见。由于经前血海充盈,冲任之气较盛,若受情志或寒热之邪所伤,气滞、寒凝或热灼,均可导致血瘀,瘀阻胞中,经血不得畅下,或寒凝胞宫,血脉凝涩不通,则有痛经之疾,且其痛较甚。若气血虚弱或肝肾不足者,冲任空虚,胞脉失养,虽有腹痛,其痛亦轻。故痛经以实证居多,其痛在经前或经行第一、二日,腹痛的性质常为胀痛或绞痛,经行不畅,有血块,块下则痛减。常见于原发性痛经(包括膜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病症。他创制的“田七痛经胶囊”以田七、蒲黄、五灵脂、川芎、延胡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配以小茴香暖宫散寒止痛。曾治疗251例痛经,有效率89.2%,药理实验提示有解痉和镇痛的作用。
实证之痛经的治疗,重在经前用药,选用行气活血,走而不守之品,使经行畅顺,通则不痛,可预防或减轻痛经。若痛经缓解,仍需继续调理3个月左右,以巩固疗效,否则容易复发。
此例并有不孕症,经检查,发现输卵管阻塞。因病人要回国,未能继续治疗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