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罗元恺(1914〜1995),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凡伴随月经周期以下腹痛为主症,不论痛在经期、经前、经后或两次月经之间而有规律性发作者,均属痛经范畴。本证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以青年女子为多见,但亦可见于中年妇女。惟辨证时必需注意与妇科其他急腹症或内、外科的腹痛相鉴别,其要点主要在于是否伴随月经周期有规律地发作。
痛经一证,有实有虚,有虚中夹实。实证之中,以气滞、血瘀、寒凝为多,但亦有血热壅阻者。盖气滞则血滞,血滞可成瘀;寒主收引,能使血脉凝涩;热邪灼烁津血,可使血液浓、粘、凝、聚。其机理均因不通而痛。此外,亦有因精血亏损、冲任失养而痛者。故行气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凉血清热和滋养肝肾等法,为痛经的治疗原则。兹分述如下:
一、气滞血瘀证
多于经前便有小腹或乳房胀痛,情绪抑郁。经行初期即明显腹痛,或兼肛门胀迫,甚或痛至呕吐、冷汗、肢厥,经色紫黯而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腹痛暂缓减,舌色黯滞或舌边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可用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方:乌药、元胡、香附、枳壳、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灵脂、丹皮、红花、甘草)加减,兼服田七痛经胶囊(自拟方,广州敬修堂药厂生产:田七、灵脂、蒲黄、元胡、川芎、小茴香、木香、冰片)。
二、寒凝血瘀证
多见于继发性痛经。除体属阳虚者外,如过食寒凉生冷冰伏之品,往往为本证之诱因。行经时症见小腹冷痛或疼痛,得热则舒,畏寒,四肢不温。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滴,甚或昏厥。经色淡黯而有血块,或如黑豆汁,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弦迟。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可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方:干姜、肉桂、没药、小茴香、当归、川芎、赤芍、元胡、蒲黄、灵脂)加减。
上列两证,西医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如能坚持中医药治疗,多能取效。
三、血热壅阻证
经前小腹疼痛或有灼热感,经来则痛甚。经色深红,质稠夹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有低烧,口干,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凉血清热,通经止痛。可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方: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柴胡、牛膝、当归尾、川芎、甘草、枳壳、桔梗)加减。热盛者去川芎加丹皮、炒栀子;痛甚者去川芎、桔梗,加田七末(吞服)、广木香。
四、精血亏损证
本证多见于产褥过多(含人工流产及引产)、房劳过度之中年妇女。腹痛多见于月经之中、后期,往往经量愈多而愈痛,经色淡红而质稀,除腹痛外,每伴有腰酸倦怠、神疲头晕等证候。此因精血亏损,冲任脑脉失养之故。可用调肝汤(《傅青主女科》方:当归、白芍、山药、山萸肉、巴戟、阿胶、甘草)加减。
曾治珍妮特,34岁,已婚,英国人,外语学院教师。原发痛经19年,经来时剧痛2〜3小时,必需用止痛针、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年前曾在英国手术治疗,术后痛经曾减轻,近半年来又复发作。经量较多,持续7〜8天才净,夹有血块。平时白带多而清稀,胃纳欠佳。舌淡黯,脉沉细迟。诊为寒凝血瘀痛经,治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方:
另服田七痛经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服药7天后,月经来潮,经量较前减,持续时间也缩短,腹痛基本消失。按上法连续治疗3个周期,半年来已无痛经。她再诊时说十多年来月经期从未有这样舒适,竖起拇指盛赞中药是“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