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下关Xià guān(ST7)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取穴:正坐或侧卧,闭口,在耳屏前约一横指处,当颧弓下缘中央的凹陷中取穴。此处闭口有空,张口则闭。
类属
足阳明胃经穴。本穴的脉气所发,自《黄帝明堂经》以下无分歧,皆归入足阳明经,而《黄帝明堂经》之前的《素问》却将本穴及上关二穴均归入“足少阳脉气所发”。今则上关入“足少阳经”,下关归“足阳明经”,使得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两个穴位的密切关联。
适应症
主治:牙齿、面部、耳部病症。常用于下颌关节脱位,面肿,齿痛;耳聋,耳鸣;口眼喎斜。
操作
直刺0.5~1.2寸。
阐释
关,为开阖之枢机。木穴有关牙齿开阖,故称之以“关”,以其在颧骨弓下,且与上关相对,故名为“下关”。以治牙齿、眼,耳、偏风诸症,取意于“关”也。
附:临床应用举例
1.颞颌关节痹,下关,温针治疗。[河北中医,1987,9(3):25]
2.面痛,主穴下关,辅穴合谷。深刺紧提慢按手法。[江苏中医,19的,10(2):18]
3.牙痛,下关、颊车、合谷。[针灸学报,1990,6(2):42]
4.三叉神经痛,独刺下关治疗。[中国针灸,1999(10):613]
5.周围性面瘫,自制药艾盘灸下关、翳风穴治疗。[中医外治杂志,2001,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