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黄芩黄连汤

治法:
解肌清里法
出处:
清·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方制: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主治: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

方论选萃

明·许宏太阳病桂枝症,宜发肌表之汗,医反下之,内虚邪热,遂剩不止……喘而汗出者,即里热气逆所致,故用葛根为君,以通阳明之津而散表邪;以黄连为臣;黄芩为佐,以通里气之热之热,降火清金,而下逆气;甘草为使,以缓其中而和调诸药者也。且此方亦能治阳明大热下利者,又能治嗜酒之人热喘者,取用不穷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王晋三是即泻心之变,治表寒里热,其义重在芩、连,肃清里热也,虽以葛根为君,再为先煎,无非取其通阳明之津;佐以甘草,缓阳明之气,使之鼓舞胃气,而为承宣苦寒之使。清上则喘定,清下则利止,里热解,而邪亦不能留恋于表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柯韵伯枝枝证,脉本缓,误下后而反促,阳气重可知。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者,此暴注下迫,属于热,与脉微弱而协热利者不同。表热虽未解,而大热已入里,故非桂枝、芍药所能和,亦非厚朴、杏仁所能解矣。故君气轻质重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肃之芩、连,以止汗而除喘,用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后内诸药,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又与补中逐邪之法迥殊矣。(《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清·喻嘉言其汗外越,其气上奔则喘,下奔则泄,故舍桂枝而用葛根,专上阳明之表;加芩、连以清里热,则不治喘而喘自止,不治利而利自止,又太阳两解表里之变法也。(《尚论篇·卷一》)

清·尤在泾无汗而喘,为寒在表;喘而汗出,为热在里也。是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伤寒贯珠集·卷二》)

清·陈古愚葛根通阳明之津,从里达表,从下腾上,芩、连入肠止痢,苦以坚之,得甘草之甘,苦甘相合,藉以补中土而调脉道。(《伤寒论集注》)

近代验证

例一 门纯德治噤口痢案(选自《名方广用》)

王氏,女,36岁。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已八日,病势日增,邀余诊治。家人述,近二日仍发热,便次频频,虽量少但皆有脓血,恶心呕吐,已水食不进。诊见:面色焦黄,两目深陷,神倦懒言,舌面干燥,脉微而数。余认为此乃噤口痢之危证。津液胃气大伤,且表邪不解,湿热毒邪内盛。余斟酌再三,遂出以清里解表生津的葛根芩连汤,方为葛根24克、川黄连6克、黄芩12克、炙甘草6克,急令水煎温呷服,幸好饮药未吐。一剂后,身热渐退,后重亦轻,便次明显减少,诊其脉象细略数,又给与仓廪汤以益气解表,败毒养胃。一剂后,诸证好转,已能稍量进食。后继以仓廪汤冲服香连散数日,症状消失。调养月余而康复。

例二 陈苏生治痿证(重症肌无力)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海某,男,28岁。

初诊:1963年2月。

主诉:1960年出差南疆,归来自觉眼睑升举无力,某医学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住院治疗三个月,无效。又去某军医大学求治,诊断同上,给与中西综合治疗八个月,亦未见显效。1963年2月来我院诊治。

诊查:步履乏力,走十丈路即需休息,两臂提物无力,久坐即感腰膂如折,食欲不佳,夜寐不酣,小便黄,舌苦薄白,脉来濡细,病程已三四年,久治无效。

辨证:大凡物理,逢热则纵,逢寒则缩,肌之无力,总是肌之萎躄不振,过去一贯服用温壮之药,如参、芪、桂、附、鹿茸之属,今当反其道而行之,所谓正治不已,则从治是也。证属湿热留注,肌肉萎废。

治法:宜清热利湿通络。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处方:葛根12克、黄芩6克、黄连8克、知母9克、防已9克、苡仁12克、桑枝12克、苍术9克、黄柏9克、牛膝9克、甘草9克

再诊:治痿独取阳明,葛根走阳明,故以为君。三黄苦寒坚阴,故以为辅。七剂之后,原上下楼有困难,喘不上气,今上楼已比较轻松,下楼仍有抖索之感。过去眼睑升举无力,今自觉眼睑跳动,如前所未有。

复诊:9月24日。根据《串雅》起废神丹及起废神方,皆以麦地等阴药为主,故改拟处方。

处方:麦冬15克、熟地15克、元参12克、五味子3克、葛根12克、苡仁12克、枣仁12克、苍术9克、制半夏9克、合欢皮12克。

又服药七剂,自觉脚力比前轻劲有力,过去从单位来门诊,中途要停2—3次,今已能不歇而至。过去手腕不能持重,今已能抱小孩矣!因其收效甚佳,嘱守方再服。前后服药六十余剂,肌力大增,能下乡参加劳动。1962年11月归来又索前方继服。曾与较量腕力,已不逊常人矣!

按语

一代宗匠程门雪夫子谓:“此乃经府同治之妙方也。葛根解表,芩、连清里,经府同调。凡伏邪从阳明蕴发,初起即见自下利而壮热不解,燥躁口渴,或泛恶溲短而赤,其所利之物臭秽异常,自觉利时肛门灼热者,是协热而利也。此方用之最效。伏邪温病蕴发之地,以肠胃为最多,故一起即是阳明病也。蕴发时重者必自下利,此利为热毒之利,故本方之芩、连尤为相当。而伏邪之起,必有外邪相为牵引,伏邪如薪,外邪如火,一触即发,葛根解肌清热,亦在所必用。王孟英葛根劫胃阴,乃穿凿之论。葛根清热生津,《本经》所载也。”葛根芩连汤之妙用,剖析无遗。非识验俱到者,焉能达此境地。今人恐难望其项背耳。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59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